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 Cl :35.5 S:32 Ca :40 一.选择题(每题仅一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经检验甲试管里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里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若氧原子模型用“●”表示,氢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甲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3.张明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与条件,他选择了健康植株上正常生长的两片叶子,将其中一片的主叶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中间部位的正反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然后在暗室中放置24小时,再在太阳光下照6小时。
取下两叶片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 部位呈棕褐色,B 部位呈蓝色,C 部位不呈蓝色。
以上实验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B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阳光C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D .光合作用需要阳光4.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O 2).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 A .氧元素 B .氧气 C .水 D .氯酸钾5.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NB 、OC 、HgD 、H 26.为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 2Cr 2O 7)的仪器检测司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酒精分子,因为酒精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 2 (SO 4) 3]。
重铬酸钾和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分别是 ( )A 、+3,+5B 、+5,+3C 、+3,+6D 、+6,+37.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
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l ,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B .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C .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D .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化学性质不一样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无二氧化锰,可以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 B .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这个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C .仅由两种物质结合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变化才是化合反应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9.a 克氢气b 克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后点燃,生成的水的质量 ( ) A .一定等于(a+b )克 B 一定大于(a+b )克 C .一定小于(a+b )克 D.一定不大于(a+b )克10.物质X 和物质Y (构成它们的微粒分别用“□”和“○”表示)的反应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描述,下列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A .X +2Y =XY 2B .3X +6Y =X 3Y 6C .3X +8Y =3XY 2+2YD .3X +8Y =X 3Y 8 11.根据维生素 C 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 , 应用右图实验可以 测定果汁中维生 素 C 含量的多少。
要得出正确结论 , 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B.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 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D.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1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错误结论是(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13.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
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14.X 、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X 3Y 2B 、X 3Y 4C 、X 2Y 3D 、XY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物质a b c d D . 月份 销量 2005年产品销售曲线 B .S=vt C . A .反应前质量(g)10 10 10 2反应后质量(g)待测 2 21 2 A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16.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如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合成有机物或分解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
根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C、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D、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最大时的温度18.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A、指针偏向右B、指针偏向左C、仍处于平衡状态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19.一种不纯的硝酸铵(NH4NO3)氮肥,经测定含氮37%,则其中混入的另一种氮肥可能是()A NH4Cl B NH4HCO3 C (NH4)2SO4 D CO(NH2)220.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气体性质H2N2O2CO2Cl2气体的沸点/℃-252 -196 -183 -78 -34被吸附体积/mL 4.5 11 35 97 494A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二.填空题(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21.毒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与社会安宁,是世界的一大公害。
“摇头丸”是国家严禁的一种毒品,分子式为C9H13N,它的一个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它由种元素组成。
22.有A、B、C、 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A是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D是_______.(写化学式)23.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就会引起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使CO2和H2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工原料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乙烯+4H2O,则乙烯的化学式是。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填序号)①开发新能源②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量③植树造林24.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氢分子;(2)两个氢氧根离子;(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5.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 n+1RO2n+1,相对分子质量为m,R元素的化合价是,相对原子质量是。
26.如图,装满二氧化碳、氧气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则最后在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试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内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7.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
0B段干重减少是因为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消耗掉了贮存在植物中的有机物。
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始于图中的点。
28.如右图所示,在密闭容器内的两只烧杯中,A杯中加有50ml水,有一粒绿豆大的白磷浸没在水中,B烧杯中含有一粒绿豆大的白磷。
⑴当恒温箱的温度由25℃逐渐上升至60℃,A、B烧杯中白磷出现的变化(白磷着火点为40℃):A烧杯_____________;B烧杯_____________。
⑵由上述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平时实验室应将少量白磷保存在________中。
⑷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3-29京沪高速公路发生了液氯泄漏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达到2901万元人民币。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氯气遇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有剧毒。
氯气有强烈腐蚀性,设备及容器极易被腐蚀而泄漏。
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事发后,淮安市迅速组织武警、消防官兵妥善处理污染源--液氯槽罐,用烧碱(NaOH溶液)对其进行中和,反应后生成了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1)“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属于氯气的__ (物理、化学)性质。
(2)实验室收集氯气时,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可用_________ 法。
(3)写出用烧碱溶液处理漏的液氯的化学方程式为⑷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时,污染区居民应向上坡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请解释其中的原理: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30.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
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请回答:(1)碘-13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精品文档(2)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另外一种碘原子“碘-127”,其核内质子数是53,中子数是74,它与碘-131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