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课

图为北京国子监,它历 经元、明、清三代,是 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国子监又称 “太学”、“国学” )
2021/3/12
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 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
积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极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 盛。
2021/3/12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
匈奴为患等问题 ③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2)措施:
2021/3/12
汉武帝刘 彻(公元 前156年~ 前87年)
人教版高中历 史必修三第二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 成的?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 位如何?请用史实说明。
2021/3/12
本课探究:
探究一: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无为而治”的原因(主、客观)、 目的、表现、成效 2、汉武帝“有为而治”的原因(必要、可能)、 措施(联系必修1、2——政治、经济上的措施)
2021/3/12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 五经书影 规定 “五经”,设立五经博士。 (2)中央设立太学,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 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各郡县设立学校,初 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 儒学讲经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2021/3/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京国子监中的孔子像
2021/3/12
知识链接: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①: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 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 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②: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 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 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限天田人、感薄应 敛、省赋役D.君权神授
2021/3/12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2、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实质
4、特点
2021/3/12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 ”,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 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2021/3/12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 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 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 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 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 转向“家天下”
探究二:董仲舒的 “新儒学”
“新儒学”的内容、实质、特点、影响
探究三: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儒学能够成为正统思
想?
2021/3/12
一、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1)含义: (2)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贫困,国力不强 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
(3)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4)表现: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5)成效:
2021/3/12
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 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 为中国民族之抟(tuán)成,三为中国政治 制度之创建, 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 应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021/3/12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 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 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 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系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特点
2021/3/12
外儒内法
5、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021/3/12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上: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 大量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上: 儒家垄断中央、地方教育
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人,西汉思想家, 政治家,著名今文经学大 师。汉武帝即位后,诏令 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 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 策。董仲舒连上三篇奏章 ,称“天人三策”,此后 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 ,修学著书,著有《春秋 繁露》。 2021/3/12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不单纯是 为尊儒,其真正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统治,因此,所有有助于 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文化他也都会吸 取。
2021/3/12
2、新儒学“新” ?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消 极
2021/3/12
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不 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 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秦 朝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西汉初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1、内容
材“料春一秋“大臣一愚统以”为诸不“在罢六黜艺百之家科,、独孔子尊之儒术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材“01料君0二年权1“神月天1授子5日”受—下,命—午“于《1天天5汉时,人书3天合1•董下分一仲受左”舒命右“传于(》天天北子京人”时间 )上天之感出 ,亦 ,应现 西有 天”号 汉喜 人称 宣怒 一帝“之也年千气。间年,发最哀生长乐一日之次环心—日食,—食”与加时天人强,象相君宣奇副权帝观,的即。以需刻历类要下史合 诏之张“德?说 不三: 称纲“也五皇。常天””汉见—宣异的—帝,伦巩的以理固认戒君道识朕权和躬、做,稳法是定体朕统现之治了不秩序哪逮的种、需主吏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