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发展质量诊改实施方案

学生发展质量诊改实施方案

学生发展质量诊改实施方案学生发展质量诊改实施方案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校第一届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体系,根据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要求,学校研究决定启动学生发展质量诊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诊改目标明确学生培养目标、素质标准;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制度;健全创新、创业、创优教育制度;健全对育人部门工作及效果的诊改制度;突出育人目标达成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提升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形成育人工作常态化诊改机制;健全学生安全与生活保障制度,突出安全设备完善与维护、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学生诉求回应速度、学生满意度、意外事故率、家庭困难等特殊学生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实施对学生服务部门质量诊断与改进,形成常态化安全与生活质量保证机制。

二、工作原则1、问题导向原则。

通过有针对性的访谈调查与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查找育人体系建设与学生成长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负面清单,进行整改。

2、目标导向原则。

学生发展质量诊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发展质量标准为指引,推进学生发展质量诊改工作。

避免为“诊改”而诊改,实实在在抓育人工作,完成预定目标。

三、任务分解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影响因素参考提示任务要点牵头部门 5 学生发展保证 5.1 育人体系育人规划是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学生素质教育方案制定是否科学,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因材施教,注重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是否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

1.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标准;2.完善学生素质教育方案;3.完善学生发展质量保证体系;4.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学生处 5.修订人才培养目标;6.实施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

教务处诊改制度是否实施对育人部门工作及效果的诊改。

1.对育人部门工作进行监控与诊断。

质量办实施与效果育人工作是否已形成常态化诊改机制;育人目标达成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1.形成育人工作常态化诊改机制;2.分析育人目标达成度;3.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积极性进行对比分析。

质量办5.2 成长环境安全与生活保障是否实施对服务部门服务质量的诊改,并形成常态化安全与生活质量保证机制;学校安全设施是否不断完善;学生生活环境是否不断优化;学生诉求回应速度、学生满意度是否持续提高;意外事故率是否不断降低。

1.完善管理服务部门质量保证制度;2.形成常态化安全与生活质量保证机制;3.撰写管理服务部门质量诊改总结;院办 4.完善学校安全设施;保卫处 5.优化学生生活环境;后勤处 6.健全学生申诉机构、制度;7.提交学生满意度诊改报告;8.开展学生意外事故统计分析。

学生处特殊学生群体服务与资助建立家庭困难学生、残障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生活保障管理运行机制情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情况;能否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必要的设施、人员、资金、文化等保障。

1.完善特殊学生生活保障机制;2.健全心理健康运行管理机;3.修订特殊困难学生设施、资金、文化保证机制;4.修订特殊学生生活保障制度。

学生处四、工作程序1、对照标准,自我诊断学习诊改文,分析诊断要素、诊断点,结合20XX年学院质量诊改发现的问题(附1),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质量标准,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自我诊断,并填写《学生发展质量自我诊断表》(附2),于20XX年6月15日前提交质量办。

2、扎实整改,形成报告根据任务分解表和自我诊断表,对照《学生发展质量诊改评审表》(附3),扎实做好学生发展质量诊改工作,并形成《学生发展质量诊改报告》(附4),于20XX年9月30日前提交质量办。

3、诊改复核,持续改进质量办在20XX年10月,根据各部门诊改情况,组织诊改复核(依据附3)。

各部门依据复核意见实施整改,持续改进。

附:1.学生工作问题清单2.学生发展质量自我诊断表3.学生发展质量诊改评审表4.学生发展质量诊改报告(参考格式)质量诊断与改进办公室20XX年5月2日附1 学生工作问题清单序号问题描述涉及部门、人员1 招生工作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关注新媒体技术在招生上的应用情况。

调研显示,本校微信/微博/QQ群、招生网站、百度贴吧等信息渠道的覆盖比例相对较低(24%~37%)。

招生宣传内容方面,分别有60%、56%、52%的人认为招生宣传中需要加强提供“就业状况”、“校园环境和生活条”、“专业信息介绍”方面的信息。

学生处2 新生适应性方面,本校大一学生中71%的人遇到过问题,在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中,学校未帮助解决或缓解的问题占62%,明显高于同类院校(52%)。

具体来看,本校大一学生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学习问题(45%),其后依次是人际关系问题(27%)、经济问题(26%)等。

在各类问题中,学校未帮助其解决或缓解的主要是恋爱问题(89%),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69%)、经济问题(63%)。

学生处、辅导员3 学习指导方面,大二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多个方面的主动性均低于大一学生,如大二学生经常或总是“制定短期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课后复习笔记”、“和老师讨论课程或作业上的问题”的比例均低于大一年级,这从侧面说明大二学生学习态度相对于大一学生较松懈,学校应对大二学生加强监督与指导,避免学生出现较多学习问题而影响学业与个人发展。

学生处、辅导员4 学习纪律方面,根据本校大三考证的学生反馈,45%的人表示“为了考证逃选修课和公共课”,39%的人表示“经常在课堂上看考证辅导书籍”,32%的人表示“因为考证,放弃了一些实习机会”。

由此看出,存在一定比例的学生因考证而影响正常的课程学习。

学生处、辅导员5社团工作方面,本校社团活动的组织工作刚完成制度框架的搭建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

社团是十分重要第二课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观念、弘扬工匠精神都会有积极影响。

团委6 学生工作方面,本校20XX届毕业生认为母校的学生工作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与辅导员或班主任接触时间太少”(59%),其后依次是“学生社团活动组织不够好”(37%)、“解决学生问题不及时”(33%)等。

学生处、辅导员7 后勤服务方面,本校大一至大三学生对食堂服务及饭菜质量的满意度(83%)相对较低。

产业中心附2 学生发展质量自我诊断表部门: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自我诊断意见改进措施 5 学生发展保证 5.1 育人体系育人规划诊改制度实施与效果5.2 成长环境安全与生活保障特殊学生群体服务与资助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附3学生发展质量诊改评审表部门: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观测点等级 5 学生发展保证5.1 育人体系育人规划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学生素质教育方案科学,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效果良好。

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良好。

诊改制度组织实施对育人部门工作及效果的诊改,形成了常态化诊改机制。

实施与效果育人工作已形成常态化诊改机制,诊改效果显著。

完成育人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

5.2 成长环境安全与生活保障组织实施对服务部门服务质量的诊改,并形成常态化安全与生活质量保证机制。

学校安全设施不断完善,学生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意外事故率不断降低。

学生诉求回应速度、学生满意度持续提高。

特殊学生群体服务与资助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残障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生活保障管理运行机制,运行良好。

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运行良好。

能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必要的设施、人员、资金、文化等保障。

说明:1.等级按照A、B、C三级评定。

达到或超过评审标准的认定为A等,基本达到标准的认定为B等,低于标准的认定为C等。

2.评审结论:13个观测点,达到11个A(含)以上的,有效;9个A以下的,异常;其它为待改进。

附4学生发展质量诊改报告(参考格式)部门:一、自我诊改工作概述(500字以内)(一)育人规划1.存在问题与主要原因2.改进措施与成效(二)诊改制度1.存在问题与主要原因2.改进措施与成效(三)实施效果1.存在问题与主要原因2.改进措施与成效(四)安全与生活保障1.存在问题与主要原因2.改进措施与成效(五)特殊学生群体服务与资助1.存在问题与主要原因2.改进措施与成效二、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表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自我诊断意见改进措施改进成效佐证材料 5 学生发展保证 5.1 育人体系育人规划诊改制度实施与效果 5.2 成长环境安全与生活保障特殊学生群体服务与资助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注: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2.每一诊断要素的“自我诊断意见”需阐明目标达成程度,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总体不超过500字。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应占一半左右篇幅。

3.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措施”需突出针对性、注重可行性。

总体不超过200字。

4.每一诊断要素的“改进效果”指实施改进措施之后已经显现的实际效果,不是预测或估计成效。

如果措施尚未实施,请加说明。

总体不超过200字。

5.自我诊改务必写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