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
木兰科植物;
活动要求:详细记载每一种植物的分布地点、同学
们一起讨论和总结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对校园内木 兰科植物的布局提出自己的意见。
樟目Laurales
Amborellaceae Trimeniaceae Monimiaceae Calycanthaceae 蜡梅科 Idiospermaceae Lauraceae 樟科 Hernandiaceae 莲叶桐科
教学设计
1.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出木兰科的特征,分布、 花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 容的位置(5分钟)
2. 观看木兰科植物的图片
3. 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木兰科花图式
难点:花的各部分相对位置的确定
木兰科(Magnoliaceae)
特征 1、植株:木本,具香气 2、叶:单叶互生,托叶大,早落,具托叶环 3、花:花大,花被。雌雄蕊螺旋排列花托上 4、果:蓇葖果 5、分布:热带亚热带亚洲,我国约130种。少
教学设计
1.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出樟科的特征,分布、花 程式、识别特征、经济用途和分类地位等内容 的位置(5分钟)
2.观看樟科植物的图片 。
3.对照花的结构讲解樟科花图式。
樟科( Lauraceae)
特征: 1、木本,常绿或落叶 2、单叶互生,革质,全缘,三出脉,具油细
为什么被子植物的数量会如此之多? 为什么被子植物有广泛的适应性?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特征
1 具有真正的花 2 具雌蕊 3 具有双受精现象 4 孢子体高度发达 5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1.分类的必要性 2.分类原则的困难 3.进化与原始性状的相对性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3.哈钦松、古德、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等 显花植物的概念:狭义,即被子植物
教学设计
与中学内容的衔接——花的结构
难点:如何理解“被子”与“裸子”的区别
重点:1.双受精现象
2.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3.生物多样性与被子植物特征的相关性
讨论
世界被子植物共有1万多属,约20万多种, 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3万余种。
出脉或羽状脉;木本,单叶、互生,无托叶, 核果或浆果,子房上位,无胚乳 2 樟目的进化地位: 一般认为樟目由木兰目起源的较进化的类 群,表现在花部3基数,轮状排列,雄蕊的花 丝明显,心皮结合,胚珠少数,花粉无孔或双 孔。
3 经济用途 药用——樟的枝叶(樟脑和樟脑
油)、肉桂的树皮(桂皮油)
3 经济用途 观赏——含笑、荷花玉兰、玉兰、鹅掌楸、
白兰花等
药用——辛夷花蕾(散风寒等);厚朴树皮、 根皮和花(治消化不良等);
香料——白兰花、含笑花 4 国家保护种类 鹅掌楸(二级)、 厚朴(二级) 凹叶厚朴
(二级)等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外活动
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云南师范大学校园
胞,故具香气 3、花:花被6-4,两轮,G(3:1:1) 4、核果 5、分布:热带、亚热带亚洲,我国390种左右,
我国亚热带的主要树种
代表:樟、肉桂、山胡椒、楠木、檫木、山鸡 椒等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植物
卤菜的原料有桂皮,它是肉桂的树皮
樟科小结
1 野外识别要点: 全株含芳香油,花药瓣裂,花3基数,三
被子植物分类学以形态学特 征为分类的主要标准,尤其是 以花及果实的形态特征作为标 准的最为普遍。此外,解剖学 方面的特征以及地理分布也常 被采用为辅助性的条件。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
讨论:一个有网状脉的植物能否判断为双子叶植物? 总结:性状的相对性
一、木兰亚纲
胡椒目
樟目
马兜铃目 八角茴香目
木兰目 原被子植物
罂粟目 毛茛目
睡莲目
木兰目 Magnoliales
Winteraceae 林仙科 Degeneriaceae 单心木兰科 Himantandraeae Eupomatiaceae Austrobaileyaceae Magnoliaceae 木兰科 Lactoridaceae Anonaceae 番荔枝科 Myristacaeae 肉豆蔻科 Canellaceae
数分布于美洲 代表:木兰、荷花玉兰、含笑、厚朴、马挂木、
木莲等 讨论:为什么说木兰科是最原始的类型?
荷花玉兰
紫玉兰 含笑 鹅掌楸
含笑名称的由来
思考
一般一个属的不同的种的分布区是一致的,但 是鹅掌楸属的两个种,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分 别分布在亚洲和美洲,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八章 被子植物 Angiospermae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特征 被子植物的起源 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 被子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概念演变的历史
1.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32年提出的被子植物 的概念:玄生科种子包于蒴果内,以区别于唇 形科紫草科外露的小坚果
2.荷夫马斯特(Hofmeister)(1851)第一 次提出被子植物的概念,并使用广义的显花 植物概念
观赏——樟 木材——楠木、樟 蜜源植物——香叶树、白楠等 4 国家保护种类 楠木(二级)、樟(二级)
毛茛目 Ranunculales
Ranunculaceae 毛茛科 Circaeasteraceae 星叶科 Berberidaceae 小檗科 Sargentodoxaceae 大血藤科 Lardizabalaceae 木通科 Menispermaceae 防己科 Coriariaceae 马桑科 Sabiaceae 清风藤科
线索:阅读大陆飘移学说
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
木兰科小结
1 野外识别要点: 枝具环状托叶痕;木本,单叶、互生,
心皮离生,螺旋状排列,聚合蓇葖果。
2 木兰目的进化地位: 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1个目,其原始
性状表现在,单叶,全缘,羽状脉,虫 媒花,花常单生,花部螺旋状排列,花 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 丰富,聚合蓇葖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