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夯试验段总结

强夯试验段总结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0 一六年七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1.2主要工程量 (1)
1.3强夯试验段范围 (1)
2、试验依据 (1)
3、试验目的 (1)
4、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2)
4.1组织准备 (2)
4.2机械、仪器准备 (2)
4.3技术准备 (2)
5、试验方案 (2)
5.3强夯试验段工艺流程 (3)
5.4拟定技术参数 (4)
5.5强夯施工 (4)
6、试验总结 (5)
6.1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5)
6.2施工参数的确定 (6)
6.3施工质量标准 (7)
6.4施工安全措施 (7)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出口路基为高填斜坡填石路堤,填方边坡高度≥20m,路基右侧为改沟及反压护道工程。

为保证高填方路堤的压实,防止路基成型后沉降开裂。

**两段高填方路基采用强夯分层补强进行处治。

第一层高度以填方为12米范围开始,高度小于8米的填方段第一层不强夯,其上路堤每填高6-8米强夯一次。

1.2主要工程量
表1-1 强夯主要工程数量表
1.3强夯试验段范围
我部在已填筑路基达到强夯设计要求标高的段落,选取**范围为强夯试验段。

2、试验依据
⑴《**施工图设计》第二册;
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PG B01-2003;
⑷《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⑸《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试验目的
⑴总结路基强夯夯击次数与沉降量关系,确定最佳夯击能、间歇时间、夯间距以
及最佳夯击次数。

⑵确定强夯作业标准施工方法。

⑶确定施工作业人员组成和分工,制定出相适应的施工和质量管理方法。

4、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4.1组织准备
我部高度重视路基强夯试验段工作。

试验段由项目总工负责,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工程部、测量组、试验室、安质部配合,路基施工队直接实施。

4.2机械、仪器准备
根据试验段的工作量以及实际到场设备,确定设备组合为:长江L252型履带吊1台、夯锤重15t、水准仪一套、钢尺一把等。

4.3技术准备
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对作业层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

5、试验方案
5.1强夯机械
⑴强夯施工采用带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

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需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⑵夯击采用15t重圆形夯锤,直径2m。

锤的底面设置4个对称的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

5.2夯点布置
强夯试验施工原则上是逐渐缩小夯点距离,即夯点逐渐加密。

本试验中夯点试验采用梅花形布置,夯击间距为4m,采用跳夯分3遍进行夯击,夯区夯点的布置及夯击顺序如下图所示
⑴强夯夯点布置图
第一遍夯击 第二遍夯击
⑵满夯夯点布置图
5.3强夯试验段工艺流程
5.4拟定技术参数
⑴夯击遍数
拟采用点夯3遍,满夯1遍进行试验。

⑵点夯参数
点夯夯击能暂定为2100 kN▪m(105KN锤重*14m落距),点夯夯击次数定为4-6击,若达不到收锤标准,则继续夯击,直到达到收锤标准。

⑶夯击能为2100 kN▪m时强夯收锤标准
①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

②夯坑周围填筑面不应有大的隆起。

③不应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⑷满夯参数
满夯夯击能暂定为300 kN▪m,满夯夯击次数定为1击,满夯锤印彼此搭接50cm。

⑸固结时间周期
两遍夯击之间的空隙水压力消散时间视填土土质情况确定。

由于现场为填石路基,渗透性很强,且地下水位在强夯加固深度以下,暂定为可连续夯击,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

5.5强夯施工
⑴对于平整的场地测出其平均标高,以作为强夯后测量场地的平均沉降量的基准
数。

⑵根据测放的点线,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夯点布置。

夯点位置要清晰、准确,以便夯锤对位及量测夯后的锤位偏差值。

锤位偏差不得超过5cm,如发现偏差过量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每个夯点都要编号,记录员要对号进行记录,不能错号、漏夯和重夯。

⑶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放置在待强夯路基面上,并测量和记录夯前锤定高程。

⑷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⑸重复⑶、⑷步骤,直至夯沉量达到收锤标准规定的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cm。

⑹单点夯击完毕后并移至下一夯点,完成第一遍夯击后推平夯坑,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所有夯击遍数。

⑺点夯施工完毕后,推平夯坑,采用低能量进行一遍满夯施工。

⑻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①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②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和漏夯应及时纠正。

③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沉降量关系。

6、试验总结
6.1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⑴本项目强夯施工所需机械、设备配置如下:
⑵本项目强夯施工所需人员配备
施工现场配置施工技术员1名、试验员1名、测量员1名、安全员1名,施工作业人员4名。

6.2施工参数的确定
⑴通过对强夯实验路段统计(后附表),得出夯击次数与沉降量关系,沉降量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⑵平均每30~40秒进行一次夯击,每坑5次夯击需3~4分钟,夯机移动到下一试坑就位需1分钟,每小时可夯击12~15试坑。

⑶夯击采用2100kN▪m的夯击能,15t夯锤提高14m进行夯击。

⑷强夯分3遍进行,采用梅花形布置夯点,夯点间距4m,采用跳孔法夯击。

⑸每遍每个夯点夯击5次,完全能达到最后2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cm 的设计要求,可以按此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⑹最后一遍使用300kN▪m的夯击能满夯,互相搭接不大于1/4夯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