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夯试验段

强夯试验段

1
土工试验
11
弯沉仪
5.4mm
1
土工试验
12
全站仪
拓普康
1
平面测量
13
水准仪
DZS3-1
2
高程测量
三、试验段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
在开工之前应平整场地,修筑和加宽便道,所有施工机械必须进入现场。
1、工程技术要求
夯击点距离为5m;单点夯击能主夯采用1000KN.m,满夯时采用低锤满拍夯1000KN.m;夯击次数需满足下列条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2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设计夯击遍数采用主辅夯各一遍、满夯一遍。主辅夯按规定间距,梅花型布置;第三遍: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341线中永段公路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三月
强夯处理基底试验段施工组织方案
G341线白银至中川至永登公路一期工程起始里程为K54+200、K133+648,标段全长75.395Km。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合同段内部分段落需采用夯击能为1000KN.m强夯处理基底。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我部拟选k116+560-k116+780段作为强夯处理基底的试验段。
PC250

3
2
装载机
ZL50C

2
3
振动压路机
YZ20


4
推土机
TY160B

1
5
洒水车
EQ5141GTSTD

1
6
自卸车
CWB520HDL

10

平地机
Py-180

1
8
履带式起重机
35t

2
9
重锤
20t


10
重锤
15t


表3试验段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用途
(3)、夯点布置及夯距:根据设计图纸,夯击点按梅花形布置。设计夯点间距为5m,范围为尽量超出路基坡脚5m。
4.3、夯锤高度计算:
由于本工程缺少参考资料,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执行,即《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P24页执行。查表可知:设计单击夯击能为1000KN.m时,表面为填土层,有效加固深度取3m计算,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 锤重(kN)×落距(m)=单击夯击能(kN·m)计算可知理论落锤高度为
备注

多功能电动击实仪
LD-140
1
土工试验
2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WX-2
1
土工试验
3
电动脱模器
LD-141

土工试验
4
百分表
0-10mm
9
土工试验

测力环
7.5KN

土工试验
6
灌砂筒
Φ150
4
压实度试验
7
环刀
200
30
压实度试验
8
土工标准筛
φ300
1
土工筛分试验
9
CBR试模
9
土工试验
10
干燥箱
HWX-L
强夯试验段
———————————————————————————————— 作者:
———————————————————————————————— 日期:
G341线白银至中川至永登公路一期工程
(中川至永登段)
(K116+560-K116+780,全长200m强夯段)
强夯试验段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4)、铲车: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用。
(5)、检测设备:有标准贯入度、静力触探仪等设备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
(6)、测量仪器:GPS、经纬仪。
3、清表
施工前,应清除原地面表层植被,清表厚度不小于30cm。挖除树根及杂草,并将挖除的表层土集中堆放,以便路基防护用。
4、施工放样
清表后,基底表面需恢复中线,按设计桩位恢复中线及边线。按设计要求分次放出主夯、副夯及满夯点位。
4.2、施工参数确定
强夯施工参数根据本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来确定。强夯施工前,在现场选取长度、宽度均不小于10m的片区试夯,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主要参数有:单点夯击能、夯击遍数、夯点布置及夯距夯锤起吊高度。
(1)、单点夯击能:设计要求主夯采用1000KN.m,满夯时采用低锤满拍夯1000KN.m。
四、强夯施工工艺流程
4.1、工艺流程
(1)、强夯应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起重机直线行驶,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两遍夯完成后,再以低能量满夯1遍。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H1=1000/(15*10)≈7m H2=1000/(20*10)=5m
4.4、操作方法
强夯施工要点:
a、试验段强夯施工机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主辅夯采用锤重15t,落距7m,夯击能量为1050 kN.m;满夯采用锤重20t,落距5 m,夯击能量为1000 kN.m。
b、恢复路基中线后按设计图纸要求线撒出要求强夯处理范围,然后标出夯点的准确位置,并测量地面高程。本段设计要求处理宽度为陡坡起点至坡脚外3m。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分次标志出主夯点、副夯点及满夯点位置。主夯及副夯点按梅花形进行布置,满夯按全幅搭接夯进行布置。主夯及副夯夯点间距5m,满夯间距为半个锤直径。
表1施工管理及试验检测人员
序号
姓名
职 务
备注
1
童学贤
工区长
工区施工负责人

贾武
技术主管
工区技术负责人
3
陈继文
安全管理工程师
4
张广伟
技术员
现场记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张鹏
试验室主任
6
张攀峰
现场试验负责人
7
孙明明
测量工程师
8
应忠良
测量员

顾铭
现场质量负责人
表2试验段采用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2、设备准备
(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夯锤底采用圆形,主夯采用重量15T,满夯采用20T,均设2个排气孔,孔径为250mm。
(2)、起重机械:选用35t的履带式起重机,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本试验段位于已选好路基填土试验段上,可与填土路基试验段同步进行施工,便于工序衔接及机械调配,处理平均宽度54.58m,长度220m,面积为4840m2。
一、试验段的目的
确定夯锤质量、夯击次数、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沉降量、压实度的关系,选取合理的机械配备和质量控制方案,以便指导大面积施工。
二、人员、机械设备、检测仪器配置
(2)、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2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夯击遍数采用主夯与满夯三遍:
第一、二遍:主辅夯,按规定间距,梅花型布置; 第三遍: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