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年我逃难至此,要不是你,我差点儿就没命了,以后但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就是,也在所不辞。

②他们两个人在战场上可是一起的好兄弟,哪里会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就闹意气呢?你尽管放心吧。

③在驱逐外侮、走向共和的过程中,既有的英雄豪杰,也有贪生怕死的懦夫小人,我们鄙视后者,而敬仰前者。

A . 出生入死舍生忘死赴汤蹈火B . 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舍生忘死C . 舍生忘死赴汤蹈火出生入死D . 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出生人死2.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站在昆明湖边②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③皇家园林在这秋阳照耀下显得既庄严灿烂④又倒映在昆明湖如镜的水面上⑤天高日朗,缕缕白云飘在蓝天⑥又典雅秀丽⑦真是一幅“云淡风轻两无心”的悠闲画图⑧我看着天,看着云,看着这一幅园林美景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 ③⑥①②⑧④⑤⑦C . ⑤④⑦③⑥①⑧②D . ①⑧②③⑥⑤④⑦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进取的精神。

B . 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便利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C . 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出行”领先于世界。

D . 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吸引了约240名左右嘉宾,大家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两汉经学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

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

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

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

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

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友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

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

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

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

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

B . 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及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C . 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 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

B . 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C . 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D . 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3)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 . 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 .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D . 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5. (12分) (2020高一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证人津子围堂屋大门敞开着,门外小雨淅淅沥沥,一只公鸡和五只母鸡躲进屋子里避雨,空气中弥漫着腥气。

母亲嘟哝道:“你爹都烧了七七了,法庭总算有了消息。

如果法庭没动静,外人还不知道怎么看咱家呢!杀父之仇,换了西塘吴家老二,早拎着斧头去砍人了……妈不是鼓动你胡来,可你也太软脚了,当了几年小学教师,一年比一年文,一年比一年弱。

”华子说:“妈,我今天是去战斗的,我爹说过,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您尽管放心吧!”华子出门时,两只公鸡在院子里斗了起来,鸡冠子血红,脖子上的羽毛支棱着,哪个都不肯认输罢休。

在县法院门口,郝律师从轿车里移出了胖墩墩的身子,主动和华子打招呼。

华子气喘吁吁地问郝律师:“我没来晚吧?”郝律师说:“没晚,开庭还要等一会儿,趁这工夫,我再和你说一说赔偿的事儿。

”华子问:“数额有变化吗?”郝律师说:“有变化,增加了8万。

”见华子用疑虑的目光瞅他,郝律师说:“原来精神损失费是2万,现在10万,我们按上限提……不瞒你说,魏强那边托人找过我,他们的意思,刑期短点儿,钱可以多赔。

”华子瞪大眼睛说:“想用钱来买刑期啊?门儿都没有!”郝律师说:“华子你放心,他们是收买不了我的。

”“这样,赔偿费就40多万了吧?”华子问。

郝律师说:“41.5万。

你看一下……”郝律师拿出笔记本,指点着对华子说:“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7损失费……这是合计……”华子思忖着问:“刑期能判多少年呢?我看法律规定最高三年。

”郝律师说:“不、不,魏强是全部责任,醉酒,逃逸,情节严重,法律规定是3至7年。

”华子叹了口气说:“如果我爹有过错,那会怎么样呢?”郝律师愣了一下,说:“你爹有啥过错?一个老人大雨天过马路,他是弱者,他没有过错。

”华子说:“假设,假设他也有过错呢?”郝律师看了看华子,低下头说:“那就要大打折扣了。

”“刑期吗?”华子问。

郝律师说:“不光刑期,赔偿金也大打折扣了。

”华子沉默了。

郝律师摁了摁华子单薄的肩膀,说:“一会儿你要出庭作证,万万不可意志松懈、心猿意马……华子,你是受害人,不要怕他,不要好人怕坏人!我们要用法律的武器惩罚犯罪,讨回公道。

”天阴起来,尽管大厅里的灯都开着,整个法庭还是显得晦暗。

开庭了,双方律师开始陈述,华子暼了一眼窗外,精神开始溜号。

出事那天下午父亲出现在小学教室窗前,他穿着修补过的黑色雨衣。

华子从教室里出来,问他:“爹,你怎么来了?有事吗?”父亲说:“没事儿,就是想来看看你。

”华子愣了一下,说:“我天天回家,又不是不见面……”父亲没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华子看,仿佛一眼没看住华子就消失了一样。

华子说:“爹,没什么事我还要回去上课。

还有,你回去时小心一点儿,下雨路滑。

”爹点了点头,见华子转身,又补充说:“华子,爹跟你说两句话。

你爹没本事,你没借爹的光,你娘也没跟我享福。

你知道,爹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如果爹走了,你要照顾好你娘!”华子下班回家,爹还没回来,他打伞外出去找爹,找到十点半也没找到,再后来听到的就是噩耗……那个雨夜,魏强从经常出没的酒店出来,酒后驾车,快速拐过有监控的路口时,迎面撞到一个黑色的物体,车冲上人行道才停住。

魏强冒雨下车,大概发现人已经死了,见四下无人,慌乱中驾车逃逸了。

除了事实,华子的脑子里还拼出了另一个画面——确诊癌症晚期之后,爹就开始精心谋划这起事故了。

这个事故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一、他之所以选择车祸的方式,是因为这个方式可以获得物质补偿,以致他离世之后还可以给妻儿留下一笔财富。

二是明确的嫁祸对象。

父亲是个好人,他不会有意去害人的,恰巧魏强是他的仇人。

当年老房子动迁,乡政府动迁补偿协议是9万元,魏强找上门来,要给12万,强行让父亲签字画押转给他。

他耍赖打横,从政府那里赖了20万,答应给父亲的12万却迟迟不兑现,拖了两年才给了8万元。

父亲窝囊了一辈子,一口气憋在心里出不来,他用尽生命最后的能量复了仇,完成一次人生的壮举。

三是魏强天天在酒店歌厅里厮混,时常酒后驾车,横冲直撞。

于是,一起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在雨夜里发生了,华子家将作为受害者得到几十万的补偿,而魏强也将受到法律的审判,还得蹲监狱。

轮到华子作证了,他凝视国徽好一会儿,说:“在此我要向法庭陈述另外一些事实,事故当天下午,我父亲去学校找过我……”法庭一片哗然。

郝律师焦急地站起来,不顾程序地向华子提醒道:“华子,你要维护法律的公正啊!”华子冷静地说:“我就是在维护法律的公正!……”华子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他说:“我是一名教师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小说开头“门外小雨淅淅沥沥”的自然环境描写,勾勒渲染华子家因父亲去世且正值守丧期间家里的悲伤气氛,也暗示华子内心的压抑和纠结。

B . 小说中对两只公鸡在院子里争斗不肯认输罢休的描写,预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双方对簿公堂做了铺垫,也影射双方正紧密筹备的情况。

C . 小说插人父亲与魏强动迁补偿的过节,补足故事情节,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暗示父亲选择的良苦用心,表现了华子对参与谋划的悔意。

D . 小说以“我是一名教师”结尾,首尾呼应,且与母亲认为的“一年比一年文,一年比年弱”形成对比,使华子形象高大起来,结尾意味深长。

(2)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华子的人物形象的。

(3)小说以“证人”为标题有何用意?请从情节、意蕴两方面简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