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封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开封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开封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 (2015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小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铎(duó):系在马车上的铃。

②杜陵: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这里指故乡长安。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 全诗语言明净,情景交融,蕴藉有致。

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B . 颔联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仅通过茅店、鸡声、人迹、板桥四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精致地描绘出来。

C . 颈联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

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D . 尾联写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的故乡景色。

“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悠然”,与首联照应,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 (2分) (2020高二上·海林期末) 下列各项中,对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

A . 明喻,因为句中的比喻词“像”。

B . 夸张,因为实际上心理装不下“大棋盘。

”C . 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D . 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3.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1)文段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妮妮道来B . 演绎C . 而是D . 喜闻乐见(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4. (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新华社华盛顿1月27日电美国科学家发现,蚊子能迅速学会识别并记住让其不愉快的人的气味。

这一发现可能对预防蚊子叮咬以及防止其传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蚊子一旦将一些人的特定气味与不愉快的感觉联系起来,下次叮咬时就会避开散发这种气味的人。

参与研究的华盛顿大学杰弗里·里费尔在一份声明中说:“一旦蚊子以厌恶的方式学习识别某些气味,那么这些气味就会让它们产生厌恶反应,就像对驱蚊剂的反应一样。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蚊子更爱叮咬某些人,而非随机叮咬。

里费尔等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让蚊子学会将特定人或特定动物的气味与不愉快的机械冲击和振动联系在一起。

24小时后,他们利用Y型迷宫评估这些受过训练的蚊子。

结果显示,蚊子不会选择气味让其“不爽”的人,而是更多去叮咬对照组目标。

进一步研究显示,与情绪相关的多巴胺在蚊子的厌恶学习中发挥关键作用,缺乏多巴胺受体的转基因蚊子失去了学习能力。

里费尔认为,通过了解蚊子如何决定叮咬哪类人等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蚊子的基因和神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有助于开发出更有效的控蚊工具。

材料二:蚊子会传播很多疾病,如登革热和寨卡。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博客上曾发布的图表指出,蚊子每年造成的人类死亡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动物都多。

这也促使人们发起所谓的“蚊子大战”。

最近的一项实验可能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因为它可能让我们拥有了一种令人惊讶的潜在革命性武器,即训练蚊子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最新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宣称,当你对即将咬你的蚊子挥出巴掌时,它会学会将你的个人气味与危及生命的经历联系起来,并在未来会避开你。

美国华盛顿大学神经生态学家杰夫·里弗尔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所描述的那样:“它们本质上是巴甫洛夫蚊子。

”“巴甫洛夫的狗”是一项著名的实验,即狗被训练按照条件反射分泌唾液,这与训练蚊子避开某些人的方法相类似。

当人拍打蚊子时,通常会在皮肤上产生微小的震动,从而打断昆虫叮咬的企图。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20分钟的实验中重现了这些振动,发现当蚊子的叮咬被这些振动所干扰时,它们就会避开这种气味长达24小时。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沃尔特·利尔对《国家地理》杂志表示,“现在我们知道有些化合物会触发蚊子这种避免叮人的记忆,我们可能会使用一种配方,它不仅包括主动驱避剂(比如避蚊胺),而且还包括一些会引发它们避免记忆的化合物。

”材料三:里费尔等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训练,蚊子可以把特定气味和引起其不适的冲击、振动联系在一起。

经过训练的蚊子在24小时后被关进Y型迷宫嗅觉仪,它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以前特别喜欢的味道,另一条是对照组。

经过了科学家的反复冲击和振动,蚊子学乖后,毅然避开了它们先前十分喜欢的味道。

之后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和RNAi(干扰技术),科学家们又确定多巴胺是蚊子具有厌恶性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1)下列关于蚊子学习并记忆气味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蚊子一旦将一些人的气味与不愉快的感觉联系起来,下次叮咬时就会避开散发这种气味的人。

尽管这气味可能是它先前喜欢的。

B . 研究中,科学家让蚊子以厌恶的方式学习识别某此气味,使它们产生厌恶反应,就像对驱蚊剂的反应一样。

C . “巴普洛夫的狗”被训练按照条件反射分泌唾液,巴普洛夫训练蚊子避开某些人的研究与这个方法相类似。

D . 当人拍打蚊子时,通常会在皮肤上产生微小的振动,从而打断蚊虫叮咬的企图、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重现了这些振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蚊子能学会识别并记住让其不适的人的气味,材料二指出训练蚊子避开某些人的方法与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研究的方法类似。

B .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发布在博客上的图表显示,蚊子每年造成的人类死亡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动物都多,这表明蚊子传播疾病的危害极大。

C . 人们为避免蚊子叮咬带来的危害而发起所谓的“蚊子大战”,华盛顿大学杰弗·里费尔参与研究的这项实验可能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D . 加州大学戴准斯分校的沃尔特·利尔称“我们将可能开发此配方”,其中传统的驱避剂避蚁胺,就是材料一和材料三提到的多巴胺。

(3)科学家发现蚊子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这个研究过程是分哪几步进行的?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并简述。

5.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34个鸡蛋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终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象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说:“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道路全是土路,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说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都放在毛驴车上。

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子。

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

她抬起头来看我。

那个瞬间,我心疼了。

我看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异而艳丽,喜欢那些小首饰,曾经在一只耳朵上戴过四个耳饰,为此差点儿被她爸赶出家门……而现在的她,素面朝天,打扮极其简约。

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抱住了我。

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

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

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早早地为此而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

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

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

”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

结果她就来了,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

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

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

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

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