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

④秘密地,悄悄地
35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七上)
选择,挑选
36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伤仲永(七上)
①看见,看到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八下)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八上)
②往见,拜见,谒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上)
此鼠之间闭而不得去也
黠鼠赋(七下)
③表示被动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孔孟论学(八下)
为一说,使与书俱
黄生借书说(八下)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六上)
②全,都
44

太医以王命聚之
捕蛇者说(九下)
聚集,征集
45

是方啮也,而遽死耶
黠鼠赋(七下)
①急速;快;匆忙,仓促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吕氏春秋》两则(六下)
②就,竟,遂
46

舍问,其奚决焉
问说(八下)
②反驳,质问,批驳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58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九下)
①平坦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登泰山记(九下)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孟论学(八下)
②使……平
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下)
③平常
59

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九下)
③归属,归到一处
归依
23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黄生借书说(八下)
喜欢,爱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孟论学(八下)
24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岳阳楼记(九上)
①大叫,呼啸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捕蛇者说(九下)
②大声哭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九下)
③号令,命令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九上)
④称号,别号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上)
④如,比得上
29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九下)
①尽头,极点;(天)边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九上)
②到极点,(直达)
30

通计一舟,为人五
核舟记(七上)
①计算,计量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黔之驴(七下)
②盘算,谋划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口技(蒲松龄)(七上)
①安定,稳定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中国古代神话四则
②平定
13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小石潭记(八下)
①砍伐
十年春,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八上)
②进攻,征伐
以至仁伐至不仁
孔孟论学(八下)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
黠鼠赋(七下)
③击,刺杀
14

并皆暴犯百姓
周处(七上)
①侵害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曹刿论战(八上)
明察,识别,观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6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小石潭记(八下)
贯通,穿透
7

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八上)
①坐、驾(车)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登泰山记(九下)
②趁着,凭借,引申为“冒着”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九下)
③量词(shèng)
捕蛇者说(九下)
②冒着
15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登泰山记(九下)
①方形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上)
②方圆,周围
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八上)
③区域,地方
多方以捕之,弗获
象虎(七下)
④方法,办法
16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九上)
①背,以背载物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序号
例词
例句
出处
词义
备注
1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七上)
①并列,靠近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九下)
②比较,相比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九下)
③及,等到
2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六下)
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八上)
②目光短浅
3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2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七上)
①具备,具有
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②详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记(九下)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七上)
③器械,器具
具以情告
周处(七上)
④通“俱”,都,全都
具答之
桃花源记(九下)
43

蛟或浮或沉,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周处(七上)
①在一起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62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旧时谦词,私下,私自
63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
①希望,要求,请你做某事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橘逾淮为枳(六下)
②请允许我做某事
请献千金
公输(八上)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八上)
64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复前
熟读精思(六上)
②学说,观点,论断
51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登泰山记(九下)
①满,弥漫
其远古刻尽漫失
登泰山记(九下)
②不可辨认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
熟读精思(六上)
③随意
52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中国古代神话四则(七上)
①熄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八下)
②暗,看不见
53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熟读精思(六上)
④通“现”,出现
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⑤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37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九下)
①竭尽,尽力做某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八上)
②枯竭,完
38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七下)
完,没有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花源记(九下)
以尽吾齿
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④说,谈论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九下)
11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九下)
①得到,获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陈涉世家(九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九上)
②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
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九下)
12

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登泰山记(九下)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劳山道士(九上)
②辜负
17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九下)
①赋税
岁赋其二
捕蛇者说(九下)
②征收,敛取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九上)
③一种文体
18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九下)
更换
19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七下)
①旧,与“新”相对
醉翁亭记(九上)
①穷尽,完结
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九上)
(走)完
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下)
②尽头,终点
65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吕氏春秋》两则(六下)
天时不如地利(六下)
①兵器,武器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九下)
②军队
行收兵
陈涉世家(九下)
③兵士
4

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九下)
①疾病,生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九下)
②疲劳,困苦不堪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八下)
③弊端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橘逾淮为枳(六下)
④辱
5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陈涉乃立为王,好为张楚
陈涉世家(九下)
25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七上)
①返回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九下)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六上)
②交还,归还
26

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下)
①会合,聚会;盟会,宴会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九上)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八上)
②原因,缘故
是故贵可以问贱
问说(八下)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答司马谏议书(九下)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