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能量与功
F
匀速运动
S
当力的方向跟位移方向垂直时,物体在力 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力对物体不做 功,即做功为零。 即 W = 0
3、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成某一角度时
F
F
Fα
拉力F做的功W = ?
S
分析:
F2
F
α
F1
根据力的等效性原理,可以 把计算F做功的问题转化为 分别求F1和F2做功的问题
∵ W1= F1S= F COSαS
C.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 D.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点滑至 B 点,在木板上前进了 l,同 2.质的量滑为块M以的某木一板速放度在沿光木滑若板水滑表平面面块从上与A,木点如板滑图间至所B的点示动,.摩在一擦木个因板质数上量前为为mμ,
进了L,同时木板前进了对x木,若板滑所块做与的木功板各间为的多动少摩?擦因数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为负 值.
(有相对位移,有能量的转化)
D
1.关于摩擦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一定做负功 B.静摩擦力起着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 一定不做功
③ 90O<α≤180O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或 物体克服力做功)。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功的正负只表示力做 功的效果, 决不表示方向 ,也不表示大小。即:表 示是动力或阻力做功。
正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 的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做功。
负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 的效果是阻碍了物体运动,是阻力做功。
C.WB>WC FB=FC
D.WB=WC FB=FC
分 析 : 1.物 体 受 力 如图 , 则 F mgsinθ ,
θB θC ,FB FC
2
.
物
体
在
F
方
向
的
位移
L
s
h in
θ
W FL mgh,故 选 B
1、做功的两个不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可缺少的因素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2、功的计算 W = F S cosα a、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1、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
速滑下,在通过位移L的过程中 ( B )
A.重力对物体做功mgL
B.重力对物体做功mgLsin
C.支持力对物体做功mgLcos
D.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数值为mgLsin
2.物体A的质量为2kg,置于粗糙的水
平面上,水平拉力F大小为2N,不计 A
F
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和滑轮的质量,物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 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正值)
做功正负看夹角:锐(角)正(功)、钝(角) 负(功)、直(角)为零。
例1:某一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阻力做-20J功,
也可以讲物体克服阻力做了20J功。
比较-8J的功与5J的功谁大?
2.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m= 25 kg,在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力F作用 下运动10 s,已知F=10 N,求在这10 s内力F所 做的功。(取g=10 m/s2)
解析:1 .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规律得:
F
c
o
s
θ
m
a
,x
1 2
a
t2
2.W Fxcosθ 50J
三、求总功 总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等于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W1 W2 W3 ...
求解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 2 . 分 析 物 体 受 力 , 并判 断 何 力 做 功 , 做 什 么功 3.求各力做的功 4 . 求 各 力 做 功 的 代 数和
本题说明了一个力所做的功只由力和力的方向 上发生的位移决定,跟物体是否还受到其它力作用, 以及物体的运动情况均无关
5.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 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3.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到两个沿水平方向互相
垂直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的恒力,从静止开始运动
10m,求每个力做的功和合力做的功。
解 析 : 1.1W F1xcosθ 32J W2 F2xcos(900 θ ) 18J
F2=3N θ
F=5N F1=4N
W合 W1 W2 50J
解 法 2.合 力 F F12 F22 5N W合 Fx 50J
4.功是过程量:计算功时必须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过 程中对哪个物体做功。
5.适用条件: 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即力的大小和 方向恒定且受力物体沿着确定直线运动。(力和位移 的夹角恒定)
变力做功利用微元法、图像法、平均法、动能定 理等方法处理。
6.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是有正负. 若物体做直线运动,由力和位移夹角来判断较方便。 ①当0≤α<90°时cosα>0 ,W>0,力对物体做正功;
W = W1 + W2
W2 = 0
∴ W = F SCOSα
理解:在位移方向的分力与位移的乘积
功的公式:
1、公式: W = F S cosα
其中α为F与s的夹角,F是恒力的大小, s一般是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而不是相对于 和它接触的物体的位移.(力的作用点发生的 位移)
2、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焦)
表示动力对物体做功。 ②当α=90时,cosα=0、W=0,力对物体不做功; ③当90°<α≤180°时, cosα<0 ,W<0,力对物体做 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表示阻力对物体做功。
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利用力和速度的夹角来判断做。
① 0≤α<90O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 α=90O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为μ,求摩擦力对滑块、对木板所做的功各为多少?
解 析 : 1 . 摩 擦 力 fμ m g 对滑块在f作用下发生的位移为(x L),f对滑块做负功 Wm -f(x L) -μmg(x L) 2.f对木块正功 WM fx μ mgx
4.等效法 : 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通
过计算该恒力的功,求出该变力的功。而恒力做功又可以用 W=FScosa计算,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
3.如图,一根绳子绕过高4m的滑轮(大小、摩擦均不计),
绳的一端拴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另一侧沿竖直方向的绳被
人拉住.若人拉住绳子前进3m,使物体匀速上升,则人拉绳
一、 功的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并且在力的方 向上发生了位移,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判断:有无做功
纹丝不 动!!
真辛苦!!
劳而无功 (有力无距)
徒劳无功 (有力有距,但力⊥距)
匀速
马拉着车前进
不劳无功(有距无力)
归纳: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力与位移方向相同,力做功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物体A移
动l=0.4m的过程中,求拉力F做功?
要点:l为F的作用点发生的位移
WF F2Lcosα 2 • 2 • 0.4j 1.6j
方法二:等效法 A受拉力做的功为F做的功
WF 2FLcosα 2 • 2 • 0.4j 1.6j
一、变力做功
【例1】 如图1所示,轻质弹簧的自然 长度为L0,劲度系数为k,现用水平 推力F推弹簧,使弹簧缩短Δx,求推 力做的功.
一、能量、势能、动能、机械能
能量 是一个守恒量,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势能EP: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叫做势能。
2.动能EK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如:高空飞行的飞机 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 同时由于具有高度而 具有重力势能。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 械 能 E 、 动 能KE、 势 能 EP的 关 系 E EK EP
所做的功为(
)
A.500 J B.300 J C.100 J D.50 J
解 析 : 人 行 走 3 m 物 体升 高 的 高 度
h L2 L1 L21 x2 L1 1m 人 拉 绳 做 的 功 等 于 绳 拉物 体 匀 速 上 升 做 的 功 W mgh100j
等效法:化变力做功为恒力做功
单位符号:J
1J=1N×1m=1N·m
列车在机车牵 力对物体做了功
引力的作用下 ? 能增加
木头在起重机 的拉力作用下
? 能增加
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作用下 ? 能增加
3.物理意义:力做功多少只与F、S及二者夹角余弦 有关,而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运动时 间长短等都无关,即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无关,同时 与有无其它力做功也无关。 功是能量的变化的量度,力对物体做多少功, 则物体的能量就改变多少。
A
F
B
A和B相对静止,一起加 速运动
静摩擦力对A做负功
W=-fS
静摩擦力对B做正功
W=fS
一对静摩擦力作功之和必定为零
二、摩擦力做功的特点与计算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一对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静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和等 于零.(位移相等,f等大反向)
平均力法:求解对象
若变力大小随位移是线性变化,且方向不变时,可将
变力的平均值求出后用公式 W Fl cos F1 F2 l cos
2
解析:胡克定律F Kx得,F1 0,F2 KΔ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