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力学特性
由曲线峰值 yp, 稳态值 ys决定 B:也称刚度系数 E:控制曲线峰值处的曲率
D yp
C 1[1 2arcsin( ys / D) / ] B tan / CD E {Bxp tan[ /(2C)]}/{Bxp arctan(Bxp )]
3、轮胎模型
▪ 基于实测数据的轮胎经验模型 ➢ 复合函数拟合法:魔术公式的特点
▪ 按轮胎结构特点分为: 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
▪ 按轮胎胎面花纹可分为: 普通花纹轮胎、混合花纹轮胎、越野花纹轮胎;
▪ 按充气大小分为: 高压、 低压、 超低压
二、轮胎结构特点
普通斜交轮胎:
普通斜交轮胎:
优点:外胎面柔软;制造容易;噪音小;价格低;
缺点:轮胎易磨损;高速时的稳定性差;受侧向力时 接地面积变小,抗侧向力能力差;承载能力小。
轮胎侧偏阻力
▪ 侧向载荷的影响
➢ 滚动阻力:水平滚动阻力 侧向力分力
▪ 车轮定位的影响
➢ 前束角:可产生侧偏角 ➢ 外倾角:可产生侧偏角 ➢ 通过分析受力可得到影响,增加了滚动阻力
总的车轮滚动阻力
▪ 总的车轮滚动阻力组成
➢ 轮胎滚动阻力 ➢ 道路阻力 ➢ 轮胎侧偏阻力
轮胎纵向力与滑动率的关系
制 动:
车轮运动参数
▪ 滑动率S (滑转/滑移)
➢ 车轮相对于纯滚动(或纯滑动)状态的偏离程度,是
影响轮胎产生纵向力的一个重要因素。0 < s < 1
➢ 驱动:雪天打滑 ➢ 制动:完全抱死
s rd uw 100 %
uw
s uw rd 100 %
uw
车轮运动参数
▪ 轮胎侧偏角
➢ 是影响轮胎侧向力的一重要因素,定义为车轮平面与 车轮中心运动方向的夹角
3、轮胎模型
▪ 基于理论与试验基础上的轮胎经验模型 ➢ 幂指数统一轮胎模型:
半经验模型,由郭孔辉院士提出 可用于轮胎的稳态侧偏、纵滑及纵滑侧偏联合工况 通过获得有效的滑移率,该模型也可进行非稳态工况下的轮胎纵向力、
侧向力及回正力矩的计算 类似简单函数拟合法
➢ SWIFT(Short Wavelength Intermediate Frequency Tire)轮胎模型
★另設計 抗切割
★世界高
1、概述
▪ 作用:轮胎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功能包括:
➢ 支撑整个车辆; ➢ 与悬架元件共同作用,抑制由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
与冲击; ➢ 传递纵向力以实现加速、驱动和制动; ➢ 传递侧向力,为车辆提供转向并保证行驶稳定性
轮胎的要求
▪ 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气密性好,保持行驶安全; ▪ 良好的弹性和阻尼特性,噪声小,保证乘坐舒适和安全; ▪ 胎面花纹要增强与地面的附着性,保证必要的驱动力和制
3、轮胎模型
▪ 基于物理建模的轮胎模型
➢ 轮胎通常被简化成一系列理想化、具有给定的物 理特性的径向排列的弹性单元体。根据轮胎与路 面相互作用的关系,推导出以数学公式表达的物 理过程模型。几个典型的轮胎物理模型: (1)弦模型; (2)梁模型; (3)刷子模型; (4)辐条模型
3、轮胎模型
▪ 基于实测数据的轮胎经验模型
经验模型必须充分利用所有可获得的数据,以此来 计算各种运行工况范围内的轮胎力。
两种典型的测量方法: ➢ 实车中安装一个测试轮胎; ➢ 是转鼓实验台上测试轮胎。
3、轮胎模型
▪ 基于实测数据的轮胎经验模型 ➢ 插值法: 数据太少,插值不可靠;数据太多,插值过于复杂。 超出测试点之外的插值法通常不可靠。 不如数据拟合函数可靠。被函数拟合取代 ➢ 简单函数拟合法
S uw rr0w 100%
uw
uw rr0为纯滚动S 0 w 0, S 100%为纯滑动
0 S 100%为边滚边滑
制动力系数b 峰值附着力系数 p 滑动附着系数s 侧向力系数l
驱 动:
s rd uw 100 %
uw
驱动力系数 驱动力 / 法向力
▪ 路面类型
图4-5 各种路面上的 b s 曲线
▪ 轮胎结构及所用材料
▪ 轮胎结构与材料对附着系数有很大的影响,改变轮胎的结构 参数(如行驶面曲率、胎面花纹、断面轮廓曲率以及帘线角 大小等),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影响附着系数。
▪ 首先要准确选择行驶面的曲率,可使胎面在接地面内具有较 小的应力,这样可获得较好的附着性能;其次是增加胎面花 纹的分散度,减小断面轮廓肩部曲率半径以及提高胎体弹性 等。采用这些措施后,制动轮胎,在湿路面和打滑路面上可 提高附着性能。通常于午线轮胎与宽断面、低气压和有胎面 花纹的轮胎具有比斜交轮胎高的附着系数。
动效能; ▪ 轮胎变形时,材料中摩擦损失或迟滞损失要小,保证滚动
阻力小; ▪ 轮胎侧偏特性好,保证转向灵敏和良好的方向稳定性。
荷重的支撑
驱
动
、
加 速
冲 击
、
的
减
吸
速
收
、
制
动
方向的维持与转变
轮胎的类型和各类轮胎的特点
▪ 按用途分为: 载货汽车轮胎(重型、中型、轻型)、 轿车轮胎
▪ 有无内胎分为: 有内胎轮胎; 无内胎轮胎。
恒定
对最简单的操纵模型而言,轮胎的垂直载荷通常假定为恒定,只利 用第1个公式。在完全线性模型中,当侧偏角为0时的梯度,即为系 数A1,该值表示轮胎的侧偏刚度,通常用K表示。 如果垂直载荷变化(如考虑了载荷的重新分配),则可把上式合为
一个公式: Fy A(1 eBa )(1 eCFz )
y Dsin{C arctan[Bx E(Bx arctanBx)]}
式中,Y可以是纵向力、侧向力或回正力矩 x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表示轮胎侧偏角或纵向滑移率。
3、轮胎模型
▪ 复合函数拟合法:魔术公式
y Dsin{C arctan[Bx E(Bx arctanBx)]}
图中曲线可以是纵向力、侧向力或回 正力矩; D :曲线峰值 C:曲线形状系数,控制曲线的形状
➢ 轮胎的旋转运动会导致气流损失
F, KN
C
W
ua
D
Fp1
h / mm
轮胎径向变形曲线
a Ff
FZ
轮胎滚动阻力
▪ 滚动阻力系数
➢ 滚动阻力 :
弹性迟滞损失 摩擦阻力 风扇效应阻力
➢ 滚动阻力系数:
滚动阻力/车辆垂直载荷
轮胎滚动阻力
▪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
➢ 轮胎压力:
轮胎压力: Pa 变形 、摩擦 f
车轮平面与地平面的 交线取为X轴,规定 向前为正
Z轴与地面垂直规定 为正
Y轴在地平面上规定 面向车轮前进方向时 指向左方为正
车轮运动参数
▪ 轮胎径向变形
➢ 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路面不平度影响而使轮胎在 半径方向上产生的变形,定义为无负载时的轮胎 半径与负载时的轮胎半径之差
式中:r t -----无负载时的轮胎半径; r tf -----负载时的轮胎半径。
充气轮胎力学
轮胎标识含义
•A–胎面宽度 •W–轮胎断宽 •H–轮胎断高 •E–轮辋外径 •F –轮胎外径 •G–扁平比 H/W
CR969 全鋼絲輻A射層 H
FE
特性
★ CR96 各類公 全輪位
★CR96 低等級 的卡貨
優點
★採用適 設計、 能-----
★胎面部 及耐刺
★超強載 有高耐
★特殊胎 的膠料 ---------
刚性圈理论与魔术公式结合的产品,适合小波长、大滑移幅度下的高 频输入情况
考虑侧向力和回正力矩时:采用Magic Formula公式; 考虑纵向力和垂直力时:采用刚性圈理论
4、轮胎纵向力特性
▪ 轮胎滚动阻力 ▪ 道路阻力 ▪ 轮胎侧偏阻力 ▪ 总的车轮滚动阻力 ▪ 轮胎纵向力与滑动率的关系
轮胎滚动阻力
3、轮胎模型
▪ 基于实测数据的轮胎经验模型 ➢ 复合函数拟合法:魔术公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与简单函数拟合方法采用相同的思想.只是更复杂。 魔术公式轮胎模型(Magic Formula Tire Model)为侧向力、回正
力矩和纵向力提供了一个统一形式的函数拟合公式,其通式表 达如下(Pacejka教授提出):
子午线轮胎的特点: 优点:接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磨损少,寿命长
胎冠较厚,行驶时变形小,可降低油耗; 帘布层少,胎侧薄,散热性好; 径向弹性大,缓冲性好、负荷能力大; 承受侧向力时,接地面积基本不变,行驶稳定性 好。 缺点: 胎侧薄且软,胎冠厚,在过渡区容易产生裂纹 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高。
轮胎的规格与标记
arc
tan
wuw式中: Nhomakorabea ω -----轮心前进速度; v ω -----车轮侧向速度。
X轴:车轮平面与地平面的交线
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和力矩
轮胎坐标系
车轮平面
垂直于车轮旋转轴线 的轮胎中分平面称为 车轮平面
坐标系的原点O
车轮平面和地平面的 交线与车轮旋转轴线 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 的交点
轮胎模型
▪ 根据车轮动力学研究内容不同:
➢ 纵滑模型:预测车辆在驱动与制动工况下的纵向力 ➢ 侧偏模型和侧倾模型:预测轮胎的侧向力和回正力矩 ➢ 垂向振动模型:用于高频垂向振动的评价
3、轮胎模型分类
▪ 经验模型
➢ 根据轮胎的实验数据,通过插值或函数拟合方法给出预 测轮胎特性的公式
▪ 物理模型
➢ 根据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力学关系建立模 型,旨在模拟力和力矩产生的机理和过程
各层重叠构 成较厚的胎 体结构层
胎体由几个斜 交叉的帘布层 构成
胎冠及胎 侧由相同 的结构层 构成
胎冠和胎侧独立 活动, 可以提供 更大的接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