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胎力学一

轮胎力学一


因此
Z
若令
Z
2
2 p
2 Zm y' 2 m
Z


1 y'
2 m
2
dZ Zp 2 exp cot Z Z
(18) (19)
(17)
A Z Z
2


dZ Zp 2 exp cot Z Z
2 2 B Zp Zm
则: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由上两式可以进一步得到圆周方向应力和断面方向应力的关系:
Ty Tx tan 2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由上式和公式xx可以进一步得到圆周方向应力和内压的关系:
Tx p tan2 Rs 1 Rt
薄膜网络理论中薄膜的振动传播速度Vc: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四、描述轮胎自然断面形状的一般数学公式: 帘线角度是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圆 周方向的角度。帘线角度沿着帘线轨迹 ,随着半径不断变化。但若在胎冠最大 直径处的帘线角度已知,则帘线的轨迹 可以充分描绘出来。 根据公式(1)和右图的几何关系, 可以求出胎冠中心点的帘线角度ap:
2Z y" cot 2 2 2 2 Z Z m y' 1 y' Z


(11)
12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2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将上个公式(11)进行偏微分处理得到: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15)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考虑到当Z=Zp时,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2 2 Z p Zm y' log 2 2 2 Z Z 1 y ' m


y


,则:
Zp dZ 2 cot Z Z
(16)






2009年5月
1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公元前3500多年,黄帝的大臣溪仲发明了车 和车轮 中国的木质车轮使用了4000多年,一直到民 国后期 轮 胎 的 重 要 性 和 历 史 发 展 缺点: 木质,振动大,缓慢行驶,易损坏, 载荷能力差
1 y'
y' '
2 32
dZ Zp 2 Rs exp cot Z 2 2Z 2 Z m Z 2 cot 2 Z
2 Z Z p Zm


B dA dZ
2
(21)


(22)
上面的公式(20)和(22)就是没有带束的轮胎自然平衡轮廓的 断面形状的一般数学表达式,在知道Z和帘线角度a的情况下可以 得到断面曲率半径Rs和点坐标(y,Z)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4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4
轮胎——高科技复合材料壳体
1.轮胎结构复杂:多层材料组成的双曲率复合材料壳体。 2.生产工艺复杂:经过密炼、混炼、压延、压 出、成型、硫化等多个步骤 3.材料特性复杂: 橡胶——非常柔韧,模量在10Mpa 左右。 聚酯连线——柔韧,模量在2000~ 5000Mpa左右 钢丝——刚性很大,模量在100000Mpa 以上
GZ
Z
Z
2 m
Z
2 2 p
Z
Z
2 p
2 m
Z 2 Z p Z 2 cos 2 p
2

sin p Z Z
2 m

2 2
Z12Fra bibliotek2 p
Z cos p
2 2

12
(30)
那么斜交轮胎的自然平衡轮廓断面形状可以用下式表示:
y G Z dZ
三、薄膜网络理论 薄膜网络理论中轮胎内压p和 断面半径Rs以及外径Rt的关 系 Ty Tx p (2) Rs Rt 其中Ty和Tx分别是帘线所受断 面方向应力和周向应力
Tx Tc cos 2 Ty Tc sin 2
8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8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再其次,每单位长度的根数和总根数之间的关系为: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N n 2Z sin
(7)
将上面公式(5)、(6)、(7)进行联立,可以得到如下关系:
2Z 1 cot 2 2 2 Z Z m Rs sin Z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Zp cosα α p arcos Z
(3)
P点为胎冠中心轮胎直径最大点 M点为断面水平轴断面最宽点 B点为轮辋点
10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0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B Rs dA dZ cos 1 A B sin A B
2
(27) (28) (29)
16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6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若令: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五、斜交轮胎的自然断面形状: 前面已经得到斜交轮胎半径坐标Z和帘线角度a之间的关系:
Zp cosα α p arcos Z
(23)
将它代入绿色公式可以得到斜交轮胎的自然平衡轮廓断面形状:
15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5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轮胎设计阶段的力学应用: 薄膜网络理论 自然平衡轮廓理论 基于两个理论的轮胎胎体骨架材料设计
轮 胎 力 学 所 涉 及 的 应 用 范 围
轮胎使用特性的解析解法 轮胎承载能力和内部受力分析 轮胎变形分析 轮胎接地印痕分析及干湿路面牵引性能分析 轮胎滚动阻力和温度场分析 轮胎动态力学性能及侧偏特性分析 轮胎振动和噪声分析 轮胎磨耗特性分析 轮胎力学性能的有限元解法: 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力学 有限元理论 轮胎有限元仿真技术 帘线/橡胶性能参数准备 操作流程 结果解析和应用
Zp
(31)
用不同的胎冠中央帘线角 ap对 上式(31)进行积分,得到轮胎 的胎体内轮廓曲线如图所示。 Michelin
(5)
tc为单根帘线的张力,n为单位宽 度帘线根数 在左图的Q点处,求作用在帘线上的张力与半径的关系,从圆环上压力所产生的力 与通过Q点的圆周作用的张力相互平衡的条件可以得到:
2 Ntc sin sin pZ 2 Z m
(6)
其中N为整个圆周的帘线总根数
11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11
根据公式(2)和左图,可进一步得 到轮胎内压p和帘线张力Tc的关系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Tc sin 2 Tc cos 2 sin p Rs Z
(4)
Tc为帘线每单位宽度的张力,而 且Tc=ntc,从而得到:
p sin 2 cos 2 sin ntc Rs Z
2ZdZ dy ' cot 2 dZ 2 2 2 Z Z m y' 1 y' Z


(12)
将上式进行变形:
dZ 2 dy ' dy '2 cot 2 dZ 2 2 2 Z Zm y' 2 1 y' Z


(13)
对上式进行两边积分:
log Z Z
2

2 m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y
斜 交 轮 胎 的 自 然 平 衡 轮 廓 理 论
其中:
Z
A B A
2
2
Zp
2
dZ
(24)
Z A
m
Z
2
Z
2 p
Z cos p
2 2

12
Z p sin p
2
(25) (26)
2 B Z p Zm
表示断面曲率半径和角度ϑ的公式为:
sin y ' 1 y '2 Rs 1 y '2
将上面的两个公式(8)、 (10)整理可得:
(8)
当断面形状用函数y=y(Z)表示时,根据微分几何可得:
从帘线上一个点的受 力分析开始,逐步消 除公式中与应力或张 力有关的变量,得到 纯几何关系




12
(9) (10)
3 2
y"
2010 年 8 月 19 日星期四
3
WELCOME TO TRIANGL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Slide 3
轮 胎 的 重 要 性 和 历 史 发 展
1888年: 英格兰人J.B 邓录普先生取得了充气轮胎发明 专利,并在自行车上流行,后又推广到汽车上。 1930年: 米其林制造出第一个无内胎轮胎 1946年: 米其林发明了子午线轮胎
Vc Tx
将yy式代入到上式中,考虑到Rs<<Rt,进行近似计算,可以得到轮胎圆周上横波 的传播速度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