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2)人教版知识精讲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2)人教版知识精讲

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2)人教版知识精讲【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2)二. 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运用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2.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3. 简单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规律。

三.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运用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四. 知识内容: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1)氧化与还原: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变化称为氧化;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变化称为还原。

(2)氧化剂与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变化称为还原剂。

(3)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称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称为还原产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为:氧化剂-反应物-还原剂电子的接受体电子的给予体↓具有↓具有氧化性-表现性质-还原性↓价降↓价升被还原-变化过程-被氧化↓发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生成↓生成还原产物-生成物-氧化产物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守恒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得总数与降低的总数相等。

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

(2)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的综合体现。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3)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

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4)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5)难易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得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得优先发生反应。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3.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典型例题】[例1] 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B.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C.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D.Cu2+比Fe2+氧化性强,Fe比Cu还原性强分析:氧化剂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不要误认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C错。

所有的金属单质都不能再得电子了,只有还原性。

A正确。

而非金属单质除了负价外,还会有正价,如:S元素有-2价、还有+4、+6价。

B错。

金属阳离子大体上其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和金属活动性越弱。

D正确。

答案:A、D.点评:由广义氧化还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

[例2] 某强氧化剂XO(OH)2+被亚硫酸钠(Na2SO4)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24个XO(OH)2+离子,需要用含60个SO32-离子得溶液,那么X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分析:亚硫酸钠作还原剂时,只能由SO32-转化为SO42-,每个SO32-应失去2个电子,60个SO32-就会失去120个电子,而对于24个XO(OH)2+离子来说,正好应得120个电子,因此设每个XO(OH)2+离子在反应中应得n个电子,24n=60×2,得n=5由于X元素在XO(OH)2+中显示+5价,所以当每个离子得5个电子而降低5价时,应使X 元素得最终价态为0价。

点评:类似确定元素得化合价、确定物质得化学式等问题,应抓住但是电子相等得守恒律。

【模拟试题】1. 具有还原性的离子是()A. MnO4-B. NO3-C. Cl-D. Fe3+2. 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其中水的作用是()A.溶剂B. 还原剂C.氧化剂D. 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3. 盐酸的性质是()A. 有酸性,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B. 有酸性和氧化性,没有还原性C. 有酸性的还原性,没有氧化性D. 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没有酸性4. 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3个反应:①C+CO2=2CO②C+H2O=CO+H2③CO+H2O=CO2+H2由此可判断,在该温度下,C 、CO、H2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A. CO >C > HB. C >CO > H2C. C >H2 >COD. CO >H2 >C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阴离子B. 化合反应不一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 复分解反应一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6. 亚硝酸(HN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垦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 N2B. N2O3C. NH3D. NO2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含氧酸能起氧化作用,无氧酸则不能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 由X变为X2+的化学反应失氧化反应8. 在下列三个反应中:①H2O2+H2S=2H2O+S↓②2H2O2=2H2O+O2↑③H2O2+Cl2=2HCl+O2↑过氧化氢所起的作用是()A. 起相同的作用B. 起不同的作用C. 只起氧化剂作用D. 只起还原剂的作用9. 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离子数之比为5∶2,则n的值是()A. 1B.2C. 3D. 410. 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的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物质是氧化产物,物质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总数为。

11.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 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1)反应中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用短线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

(3)反应产物中,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之比为。

【试题答案】1. C2. C3.DC4. B5.A6. AC7. CD8. B9.B10. K2Cr2O7、HCl、Cl、Cr、Cl2 、CrCl3、611. (1)S、IO3-(2)10e-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3)322∶1272019-2020年高一化学氧族元素一人教版必修加选修一、氧族元素 O、S、Se、Te、Po问题:1.指出氧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其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是怎样变化的?2.用R表示氧族元素,则氧族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为_H2R_,电子式为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H2RO4__。

3.推测氧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变化规律是什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递变规律是什么?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哪些?4.根据上述推测,看书P122表6-1,证实你的结论,并回答:(1)从上到下,氧族元素单质熔点、密度变化规律。

(2)在氧族单质中,跟氢气化合最为容易的是_O2_,不能跟氢气直接化合的是_Te_,非导体的是_O2、S_,半导体是__Se__,_Te_虽然在分类上属于非金属,但能够导电,属于导体。

(3)氧族元素与同周期卤素相比,非金属性__小于__,这是因为__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氧族半径大,核对外层电子的作用力减弱__。

如:非金属性S__<__Cl,举三例说明。

①与H2化合的难易②氢化物的稳定性③与Fe、Cu反应产物价态④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5.①已知H2O呈中性,H2S呈弱酸性。

试结合氢卤酸的酸性变化规律推测H2Se水溶液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性O>S>Se∴氢化物水溶液酸性H2O<H2S<H2Se②推测H2S、H2Se、H2Te的还原性强弱。

H2S<H2Se<H2Te1.原子结构:相同点:价电子数6……化学性质相似,能得2,具氧化性。

不同点: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增……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递减,结合电子能力递减,氧化性递减。

2.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的比较思考:如何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1)化学性质:相同点:A 都是非金属元素族。

B 具有非金属的通性。

①能与H2化合――气态氢化物Cl2 + H2= 2 HClO2 + 2 H2= 2 H2OS + H2= H2S②能与金属反应――无氧酸盐2 Na + Cl2 = 2 NaCl2 Na + O2 = Na2O2Fe+S = FeSS + 2 Cu = Cu2S③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Cl――HClO4S――H2SO4不同点:①与同一金属反应,卤族 > 氧族②气态氢化物生成的难易及稳定性,卤族> 氧族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卤族> 氧族④卤族能从氧族化合物中置换出单质:Cl2 + H2S = S↓+2 HCl二、臭氧1.物理性质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ρ>ρ(空气),比氧气易溶于水;液态――深蓝色,固态――紫黑色(极不稳定s、l,炸)2.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注:与同位素区别Ⅰ范围:单质间互称――同素异形体原子间互称――同位素Ⅱ性质:同素异形体不同;同位素相似问题:(1)试举几例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白磷、红磷(H2O和D2O呢)(2)硫蒸气中含有S2、S4、S6、S8等多种成分,若已分离出相同状态下等质量的S2和S4两种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时,得到的二氧化硫气体( C )A 前者多B 后者多C 相等D 无法确定3.化学性质①极强的氧化性Ag、Hg等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不易被氧化,但可以被臭氧氧化;O3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O3 + 2 KI + H2O = I2 + 2 KOH + O2②不稳定性:2 O3=3O2(升温分解加快)③用途:漂白、消毒思考:① 臭氧做漂白剂、消毒剂的原理是什么?它与氯水相比有何优点?原理:强氧化性;作用后变O 2无污染② O 2与O 3相混合后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4.实验室制法:3O 2 2 O 3臭氧的利弊空气中微量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爽快和振奋之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