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划 ,但由于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 ,结果丧师失地。
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有力地 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根据地(共产党):集中主要兵力进攻
日本帝国主义 国统区(国民党):诱降为主打击为辅
国民党
沦陷区: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以战 养战;文教上推行奴化教育;
对内:积极反共、独裁统治、统制经济政策 对外:消极抗日;废除列强的一些特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巩固发展 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巩固发展的原因及措施 形成的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并不断激 化;②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且政治上日益成熟;③蒋 介石为维护自身利益,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推动;④国 际反法西斯势力的支持;形成过程(略) 巩固发展的原因…… 巩固发展的措施:①中共提出三大口号,既联合又斗争 如恰当处理皖南事变;②提出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 主政权;③“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④百团大战克服 投降危险;⑤中共七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比较
比较项目 斗争目标
领导者 革命纲领 参加者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帝国主义支持下的 北洋 军阀
日本帝国主义
广东国民政府 新三民主义
国共两个政权两支军队 没有统一的纲领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 除汉奸卖国贼以外的国内所有
阶级、小资产阶级
阶级、阶层及海外华人、华侨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过程
战略防御 37、7——38、10
战略相持 38、10——45、8
大反攻 45、8
思考:抗日战争的不同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和共产党 的政策是怎样调整的?结果怎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 破产 国民党: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抵抗;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
形式 结果
国际环境
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国共两党外合作为基础
败
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得到苏联的支持,而各帝国主义 国家和其他反动势力则持敌视、 反对的态度
得到世界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 国家的支持(美英苏)
共产党:提出三大口号,继续与蒋合作,巩固和发展统一 战线,坚持抗战。(百团大战、巩固根据地的斗 争、中共七大)。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负隅顽抗 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
无条件投降
共产党:举行大反攻,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抗日战争 最后胜利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特点
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以中日民族矛盾为主;② 始终存在两大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支援、相 互配合,在抗战的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③实行全 民族抗战;④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