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9期
/
我国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加强科学管理,尤其是加强劳动定额管理。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实行“承包制”和“体制改革”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部委转变成协会,不再具有行业管理职能。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定额处于“政府无人管,行业无权管,企业随意管”的状态。2.多数企业对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企业认为采取签订劳动合同、实施责任制等办法就能完成生产任务,自下而上形成了一种漠视态度,把劳动定额工作当做“鸡肋”,从事这项管理工作的人员在部门处于边缘位置。有的企业甚至抛弃劳动定额管理,用工作机会、金钱和威慑等作为压力,提高效率。3.许多企业在确定劳动定额时,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计算方法和依据,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寻找不同的依据。例如,有的企业沿用过去本行业劳动定额标准,或以过去老标准与经验估工相结合,有的干脆“拍
脑门儿”而定,五花八门,各自为政、
各取所需。
4.某些企业利用不合理的劳动
定额,任意安排劳动者承担超强度
的工作量,这样对劳动者不仅会造
成精神压力,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例如,西安某建筑工地运输车,满载
土渣超速行驶,先后撞死多人。通过
调查得知,司机为了完成每日规定
的运土渣车次,常在疲惫状态下驾
车。最近几年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矿
难事故,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与
经营者贪婪无度,任意提高产量定
额有很大关系。人的潜能是有极限
的,企业制定劳动定额必须符合科
学原则,效率和效益不是靠“拼命”
得来的,而应靠科学管理。
劳动定额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1.劳动定额管理是各项管理的基
础。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先生的
科学管理,是从寻求用科学的方法
确定“一天公平的工作量”开始的。
他把制定劳动定额和实行计件工资
作为科学管理的首要问题,通过多
年的研究和实验,创建了一系列科
学管理理论。他把劳动定额比做拱
门的拱顶石,他认为没有拱顶石的
拱门是要倒塌的。这说明,劳动定额
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一些
发达国家秉承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依靠开展劳动定额研究,挖掘生产潜
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领域、
不同的阶段,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仍
在以泰勒管理理论为基础,进行吸
纳、调整、创造和整合,使企业始终保
持核心竞争力,处于同行业领先地
位,直至成为全球同行业的“霸主”。
2.劳动定额管理可激发员工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政府着眼于长远发展规划,认识
到抓好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1982年5月,劳动人事部、国
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
强企业编制定员和劳动定额工作的
试行方法》,强调“编制定员和劳动
定额(简称定员定额)工作,是社会
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
作,是实行经济责任制,加强企业管
理,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不可缺少的依据和条件。加强企业
定员定额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组织
生产和经营活动,合理地安排和使
用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益和经济效
益。”例如,笔者所在的天津宏大纺
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
大公司),建立健全各项定额管理制
度、各种统计台账。全公司凡能实行
劳动定额的岗位,一律实行定额管
理。各工种实行不同工时考核制度,
最初规定车工每日必须完成504工
分、钳工每日必须完成528工分。完
成这些工分将得到基本奖6元,超
额工分按分值另计奖金。当时员工
的干劲十足,生产形势蒸蒸日上。随
着企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定
额工时、完成定额指标不断调整,员
工连年涨级,工资收入逐年提高。这
说明,劳动定额发挥了基础管理作
用,激发了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
劳动定额管理的作用及其强化
■天津/张艳
61
2012年第9期
/
管理在线GUANLIZAIXIAN
造性,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创造了经济效益,企业和员工都获得了收益,实现了“双赢”。至今,宏大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有些企业的生产设备、人员配置虽然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是产品产量却远远滞后于预期目标,员工消极情绪弥漫,生产效率较低。这些问题涉及生产计划的制定,定岗定员、物资采购、设备配置等,归根到底是重要管理基础———劳动定额的作用被忽视。还有些企业一直沿袭过去的定额管理理念,方法单一、定额不合理,把实行劳动定额归结为“刺激”员工干活,未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在计划生产、定岗定员、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基础数据失去科学性,其他管理工作自然就会缺乏合理的依据,以致造成企业背负高昂的运行成本。企业如何强化劳动定额管理企业只有强化劳动定额基础管理,才能使其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才能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保障劳动分工与协作关系更加协调和顺畅;才能确保落实“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此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行各业应建立统一的衡量劳动消耗量的标准,以使本行业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劳动定额时,有“法”可依。1.在转变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变革中强化劳动定额管理。随着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应随之转变。一是自上而下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实行劳动定额是企业一项重要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可靠保障,是挖掘潜力、降耗节能的途径之一,使经济增长量能够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成立专门从事劳动定额管理的部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定额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要懂技术、懂管理、懂人员设备配备、懂成本核算等,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高质量增长。三是推行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使劳动定额制定向科学合理方向发展。2.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强化劳动定额管理。现代劳动定额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中长期生产经营计划,以及各种生产作业、劳动组织、财务成本年度计划的重要前提;是企业革新挖潜,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员工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是企业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付酬”分配原则,建立“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公平”薪酬制度的基本保障。有秩序的生产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劳动定额管理。例如,宏大公司每当年底预测企业明年发展方向、各项经济指标时,先要核定全年计划工作量,财务部门核定各项管理费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核定工资总额,生产部门编制计划,各加工单位进行平衡,以确定大约需要的机床设备和劳动力。每月分配员工报酬时,以完成工分多少计算应得报酬。所有这些工作过程,定额工时贯穿始终。因此,如果在劳动定额上“大做文章”,那么企业将获益匪浅。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强化劳动定额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经营管理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资双方在平等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将涉及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劳动量、工作时间、报酬等劳动者切身利益问题写入集体劳动合同条款中,以规范双方的行为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签订劳动合同本身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上述大部分内容均与劳动定额工作关系密切。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分析招聘需求时,如果不能将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与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相结合,根据劳动消耗进行推算,那么对人员需求量预测将会不着边际;如果
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生产环节的劳
动差别,那么设计绩效指标体系难
免出现粗糙现象。所以,劳动定额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
4.在提高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中强化劳动定额管理。企业要想不
断提升创造效益的能力,就要探索
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产品设计
部门要不断改进原有设计、研发新
产品,工艺部门要改进工装、采用先
进工艺,都需要增加投资。然而,劳
动定额所研究的是提高内涵效率,
即在不增加投资、不增加人员的情
况下,寻找提高效率的方法。在全球
金融危机中,制造业企业面临市场
“需求剧减,投资过剩”的局面,生产
陷入低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劳动
定额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可优化操作
动作,降低工时消耗;在保障完成生
产任务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下,节
约使用劳动力,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5.在保障公平和促进和谐中强
化劳动定额管理。劳动定额既是衡
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是劳动者每
天的工作目标,也是企业贯彻“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按劳付酬”分配原
则的基本保障;它不仅是安排员工
工作任务的依据、统计员工劳动成
果的手段,而且是员工与员工、班组
与班组、车间与车间、企业与企业之
间评比劳动效率的手段。劳动定额
作为分配的尺度,由于与员工的切
身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劳动定额所
承载的责任“非同小可”,在企业管
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员
工公认的劳动定额,能够激发他们
的工作热情;而有失公允的劳动定
额,挫伤的不仅是员工的积极性,严
重的会使他们付出健康乃至生命,
甚至会酿成群体事件。
■
(作者单位:天津宏大纺织机械
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
编辑冯学恭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