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线路与站场

铁路线路与站场

复习题一
1.关于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研究表明,钢轨内部的温度力的大小跟钢轨横断面积成正比,跟钢轨长度成无关。

2.关于铁路防爬设备:防止线路爬行的主要设备有防爬器和防爬撑两种。

3.关于曲线的组成:线路曲线是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4.关于竖曲线半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10000m,Ⅲ级铁路为5000m。

5.关于站台高度:邻靠正线或通行超限列车站台高度采用高出轨面300mm,其它线采用500mm。

6.关于区段站和中间站的区别:区别区段站和中间站的明显标志是在区段站上设有机务段。

7.关于区段站布置图型的确定因素:区段站的布置图型,主要根据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货物列车到发线相互位置的不同确定。

8.关于编组站的分类:一个铁路枢纽内设有两个及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和辅助编组站。

9.关于路堤的概念:铁路线路路堤的形成是因为(A)
A.路堤设计标高高于自然地面标高
B.路堤设计标高低于自然地面标高
C.路堤设计与自然地面标高在同一水平面上
10.关于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警冲标的位置,在直线段设在距离相邻线路中心各位2米的地方
B.在曲线地段安设警冲标,无需考虑曲线的限界加宽
C.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与道岔号数、线间距及连接曲线半径等因素有关
D.信号机最好与钢轨绝缘缝设在同一坐标处
11.关于线路间距的确定: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路间的线间距一般取(D)
A.5
B.5.3
C.5.5
D.站台宽+3.5米
12.关于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A)号
A.6
B.7
C.9
D.12
13.关于相邻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到发线上相邻两道岔对向布置在基线异侧,没有列车同时侧向通过两道岔,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D)m
A.12.5
B.6.25
C.4.5
D.0
14.关于双线铁路中间站及到发线数目: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B)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

A.1
B.2
C.3
D.4
15.关于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走线位置: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位于(A)时,无论正线是否外包机务段,机走线应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A.站对右
B.站对左
C.站同左
D.站同右
16.关于区段站货场设置位置:当区段站货源、货流主要方向在站房对侧时,如机务段设于站对右的位置,将货场设于(A)为宜。

A.站对右
B.站对左
C.站同左
D.站同右
17.进路的定义:进路是指机车车列在车站行驶的径路。

18.辙叉号数的定义:辙叉号数又称道岔号数,实际上是辙叉角的余切值。

19.会让站的定义:会让站是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0.线路有效长的定义:线路有效长是指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信号显示、道岔转换和邻线行车的部分。

21.高速铁路的概念: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及以上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

22.关于小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不利影响)
①增加轮轨磨耗 ②加大维修量 ③行车费用增高
23.关于路肩的概念与作用:①路基面上道床坡脚以外无道砟覆盖的部分叫做路肩。

(或路基顶面两侧无道砟覆盖的部分叫做路肩。

)②路肩的作用:a.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b.防止道砟滚落到路基面外 c.便于设置线路标志和信号标志 d.便于人员避车和暂时存放维修材料和机具。

24.关于缓和曲线的作用:①使列车由直线运行到缓和曲线时离心力逐渐增加 ②曲线受外轨超高时,使外轨超高逐渐增加 ③曲线轨距加宽时,使轨距加宽逐渐增加。

25.关于中间站得商务作业和技术作业:
商务作业---出售客票,旅客乘降,行李和包裹的收发和保管,货物的承运、保管与交付
技术作业---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通过、摘挂零担列车的调车、取送车及装卸作业
26.关于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特点:(9点)
①速度快②安全性好 ③运能大④能耗低⑤污染轻⑥占地少⑦造价低⑧舒适度高⑨效益好
27.关于区段站的设备:(五项)客运设备、货运设备、运转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
28关于曲线外轨超高的计算:
某条铁路其平面曲线半径为800m ,外轨超高为125mm ,求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
速度应是多少?
解 :根据题意,计算公式
R V H 28.11= h km V HR /6.954.325.31008.118001258.11====⨯⨯
所以,正常情况下的速度应为95.6km/h.
29.关于曲线附加阻力的计算
已知:AD 段是AH 区段中的上坡最大的一段线路。

平面纵断面情况如下,
i=5‰
设计坡度 i=6‰ i=0
线路平面
R=1400m R=350m
解:由A 向D 运行时,
AB 段 Wr=0 Wi=i=6 N/KN W AB =Wr+Wi=0+6=6 N/KN
BC 段 Wi=0 Wr=600/R=600/1400=0.43 N/KN W BC =Wi+Wr=0+0.43=0.43 N/KN
CD 段 Wi=i=5 N/KN Wr=600/R=600/350=1.2 N/KN W CD =Wi+Wr=5+1.2=6.2 N/KN
30.关于无缝线路的最佳锁定轨温的计划:
设武汉地区历年最低、最高轨温分别是-20℃和60℃,求该地区铺设无缝线路的最佳锁定轨温。

解:
42m in m ax +=+t t t 锁,2442
20-60=+=+)(锁T ℃
复习题二
1.关于线路的组成: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2.关于道岔号数与列车过岔速度的关系: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就越小,导曲线半径就越大,允许侧向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

3.关于加力牵引坡度的概念:用两台或更多机车牵引的较陡坡度称为加力牵引坡度。

4.关于旅客站台的分类:旅客站台分为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两种。

5.关于货物线与到发线间距,当线间有装卸作业时不应小于15m,无装卸作业时不小于
6.5m。

6.关于区段站所办理的列车种类:在区段站所办理的各类列车中,以无调中转列车所占比重为最大。

7.关于横列式区段站机待线的设置位置:在设有机走线的横列式区段站,应在非机务段一端咽喉设置机待线。

8.关于驼峰范围的概念:驼峰范围是指峰前到达场(不设峰前到达场时为牵出线)与调车场之间的部分线段。

它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

9.关于坡差的概念: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则坡差是(B)
A.-5‰
B.5‰
C.-9‰
D.9‰
10.关于正线与到发线间的线间距:正线与到发线的线间距一般取(A)
A.5
B.5.3
C.5.5
D.站台宽+3.5米
11.关于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D)号。

A.6
B.7
C.9
D.12
12.关于相邻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正线上相邻两道岔间对向布置在基线异侧,有列车同时侧向通过道岔,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A)
A.12.5
B.6.25
C.4.5
D.0
13.关于相邻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调车进路上相邻两道岔顺向布置在基线异侧,两道岔之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D)
A.12.5
B.6.25
C.4.5
D.0
14.关于新建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的设置位置:新建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设于(A)位置,其次是站对左位置,对远期没有多大发展的区段站必要时也可考虑战对并方案。

A.站对右
B.站对左
C.站同左
D.站同右
15关于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是(A)
A.客货交叉
B.货调交叉
C.货机交叉
D.调机交叉
16.关于单线铁路区段站旅客基本站台与中间站台所夹到发线数目:单线铁路区段站旅客基本站台一般应与中间站台夹(B)条到发线。

A.1
B.2
C.3
D.4
17.关于双进路的概念:双进路是指到发线可供上下行方向使用。

18.关于机车车辆限界的定义:机车车辆限界是国家规定的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和高度的最大轮廓尺寸限。

19.关于越行站得概念:越行站是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越行的车站,必要时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0.关于编组站的概念:为办理大量的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设有比较完善的驼峰调车设备的车站。

21.关于中间站牵出线有效长度的要求:中间站牵出线的有效长度应该满足调车作业的需要,一般不短于货物列车长度的一半,在困难条件下,或本站作业量不大时,可酌情缩短,但不应短于200m。

22.关于设置安全线的规定:设置安全线是为了防止岔线或站线上的机车车辆未经开通进路而与正线上的机车车辆发生冲突事故。

安全线的有效长度应不短于50m。

23.关于区段站的作业:(五项)客运作业、货运作业、运转作业、机务作业、车辆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