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类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的构想与搭建

建筑类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的构想与搭建

建筑类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的构想与搭建
[摘要]文章探讨在建筑类职业院校中,以校园建筑为载体,结合专业培养目
标和内容,将校园建筑的通识、特色和优势建筑技术通过媒介展示,打造以“校
园大课堂、建筑大舞台”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以促进学校总体教学
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校园建筑 大课堂 展示平台 建构

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建筑行业仍
是经济市场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建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富有特色的教育。建
筑业产品的不固定性,给建筑职业院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建设职业教育人
一直都在试图拉近实训与生产的距离,拉近课堂与车间的距离。从全国范围的大
拆大建现象到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工程,我们都在另一个层面试图集中资源统筹办
好职业教育。但作为建筑职业院校却忽视了一种存在,即物质存在,与学校主体
教育对象相对应的物质形态,这就是校园建筑。校园建筑主要由单体建筑、道路、
园林、景观、水系、建筑设备等组成,形成自成一体的建筑业态。

一、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实现校园教育功能。建筑类校园作为建筑类职业学校最大的物质体
现,培养内容与物质形态高度互通,是打造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最便捷的条件。
建筑类职业院校“在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教育实践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同时,迫切需
要对于全社会所关注的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校园
特色教学展示平台建设既是为了教育主体自身教学实践的发展,更是为了更好地
实现教育客体的发展。

2.有助于实现综合社会效益。站在教育的高度,俯视校园,通过建筑的表达,
传递信息。建筑类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建设可以让注重实训设备增加转变为关
注内涵发展,营造一种处处是学问的氛围;可以让专业效益转变为学校整体效益,
把校园能表达的专业相关信息跟所有人共享;可以把注重经济效益转变为提高社
会综合效益,通过经济的投入达成与行业的交叉互通。

3.有助于完善教学系统。教育的客体是人,人本身就是个复杂的系统,培养
人的教育具有系统性,要控制、管理、改造或优化这一系统,使教育系统的存在
与发展合乎人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建筑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个别专业可
以撑起一个院系,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近年来招生持续火爆。
单个专业的效益凸显会掩盖学校发展的不稳定状态,学校专业设置在对接建筑产
业链条上不够严谨,专业学生数与行业需求数量的比例远没有达到最佳关系。达
成最佳比例关系首先是淡化专业界线,强化和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校园特色教学
展示平台建设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校园建筑来向进入校园的人们共享专业
信息,这个平台没有专业之分,在身边触手可得,潜移默化,引导兴趣,冲击视
觉,影响着教育客体。这为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内涵,平台是系统的重要因子,
完善了教育系统结构,丰富了系统方式,把整个校园打造成“大课堂”,从教室走
到校园。有利于优化并协调各要素关系,有利于优化系统目标。

4.有助于挖掘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校园建筑可视信息是对建筑类职业院校教
学资源开发的最大项目,能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与应用。中国南北气
候分区明显,东西海拔差距较大,这对建筑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各职业院校校
园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截然不同,建筑类职业院校要挖掘不同区域的建筑特色、
建筑技术和建筑人文,这既是教学资源,也是文明传承。

二、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的体系架构和系统内容
1.建设原则。一是实训内外结合原则。围绕空间,把校园平台展示内容与相
应的实训室相结合,形成实训室内外融合,使用实训空间得以拓展和延伸。二是
专业内外结合原则。围绕内容,把平台展示内容与专业相结合,形成全校性展示
框架,既要面面俱到,也要突出重点,为专业群服务。三是基地大小结合原则。
围绕框架,把实训基地区域从实训室向整个校园扩展,把整个校园打造成大基地。
四是学校内外结合原则。围绕受众,不仅把平台内容面向学生共享,更把平台内
容通过展示向到过校园的所有人展示。五是管理内外结合原则。围绕组织,把平
台管理职责由专业群主体的系部组织,由学校统筹全校优质资源,实现组织的主
客分明、特色突出。

2.体系架构。建筑类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体系是把校园当作大课堂来设计
体系,校园内所有的建筑、道路、景观、园林、水系和设备等作为专业内容形成
课堂基础元素,以“五结合”原则为课堂标准,在校园内沿路或沿建筑布置而形成
的展示路线为课堂主线,以校园形成的建筑空间对人的服务性和先进建筑技术的
应用为课堂亮点,让身处校园的所有人,共同感受建筑之美,共同享有建筑空间,
形成引导求知的课堂氛围。

3.系统内容。第一,建筑人文。建筑人文是系统内容的灵魂,是把建筑历史、
建筑气息、建筑生命和建筑未来进行可视化技术处理,让心灵感知。第二,专业
知识。专业知识是系统内容的主体,是把校园建筑便宜的外部节点通过媒介处理
后向人展示其内在技术特质的主体。第三,行业文化。行业文化是系统内容的氛
围,是学生在校园内培育行业特质的发端。

三、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的建设思路和建设路径
1.校园建筑的基础分析。平台建设的基础是专业和课程建设,平台建设的目
标是人为设置建筑技术环境达到为人共享、为生所学,所以校园建筑的基础分析
的起点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目标梳理。首先列出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
深入挖掘专业技术知识,更要挖掘建筑内涵。其次对校园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明
确建筑技术节点,分析优劣,在专业教学内容和校园建筑技术节点之间寻找共通
点。
2.建设思路。建筑类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是在对校园建筑进行基础分析的
基础上,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技术知识与校园建筑之间搭建立交桥,通过
多种媒介展现校园既有建筑成果,向外传递建筑魅力、传递专业技术知识,促成
专业培养和知识普及的教育目标。要在对校园建筑进行基础分析的基础上,看到
建筑技术变革在人类历史上几经迁变,总有些基础建筑技术长久不衰,或在可预
见的几十年中不可能有根本改变,把这部分建筑技术列入通识技术知识展示范
畴,加以提炼。还要看到校园建筑的特色所在,把这部分建筑技术提炼加工后列
入特色技术知识展示范畴,更要把校园建筑中可能代表建筑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
知识列入优势技术知识展示范畴,再把通识、特色、优势三个方面的技术知识按
校园建筑分布特点,因势而设主线突出、便于识别、引人入胜的展示布局。

3.建设路径。前期设计渗透。在新校区建设或校园新建筑建设或改造时,就
把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展示内容设计在里面,展示平台随建筑本身投入使用即
可形成,重点是突出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如在道路设计和施工时,
在典型路段下方设置感应芯片,道路建成后,芯片就形成了道路在不同应力作用
下可能产生变形的实验研究室。中期选择设置。校园已经建成的,可根据展示主
题,有选择地对校园内有展示价值的建筑部位进行资源开发,通过设置指示牌、
说明牌或多媒体网络设备等来完整地介绍展示内容。如墙体构造层的说明、管线
的介绍、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的举例等。后期开发利用。结合校园景观和实
训室建设,在不影响建筑结构、构造和美观的情况下,对现有可展示部位进行改
造。如设置“假梁”“假柱”等形式来介绍梁柱的结构和配筋形式。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致力于打造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
绿色校园,采用超过60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节能技术,全部建筑均达国家星级绿
色建筑标准,二星以上绿色建筑占44%,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建筑先进技术的代
表性,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利用校园建筑打造“校园大课堂、建筑大舞台”为主
题的建筑类校园特色教学展示平台,为学校发展积累人文气息,为学生成长书写
生动教材,为师生交往提供丰富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赵鑫珊.人·屋·世界:建筑哲学与建筑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李艳春,刘军.论教育行动研究[J].教育评论,2013(6).
[3]王强,周俊玲.校园建筑的隐形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高教探索,2010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