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成孔作业技术交底
本工程成孔工序主要有以下控制点:
⑴埋设护筒
埋设护筒由人工配合旋挖钻机完成,护筒长暂定为4.0m。
护筒用8mm 厚钢板卷制而成,内径比设计桩径大20cm,顶部焊接两个吊环,供提拔护筒时使用。
护筒埋设前先根据桩位引出四角控制桩,控制桩用φ8钢筋制作,打入土中至少30cm。
四角控制桩必须经过现场工序工程师复核无误。
护筒埋设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由旋挖钻机挖孔1.5m左右,再用人工配合钻机将护筒对位,位置放正后,用钻机钻杆将钢护筒压入土中,护筒顶高出地面20cm,周围填粘土并捣实,防止漏浆及护筒掉落。
护筒埋设偏差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保证护筒垂直、水平。
(a)挖泥钻头(b)挖砂钻头双层盖
图5-5 旋挖钻头
护筒埋设完成后,各施工人员应在《______孔责任流程卡》上签字,现场工序工程师应及时测量护筒标高,以此作为下步工序控制依据。
⑵钻进
开孔前由工序工程师签发《______孔责任流程卡》,内容主要包括:孔位编号、设计深度、开孔时间、终孔时间、护筒偏差等。
钻机对位应以控制桩拉十字线控制,钻头对准十字线交点,符合偏差要求后开始钻进。
根据施工经验,使用旋挖钻机成孔为防止孔内缺浆造成孔口坍塌,开孔前必须在护筒周围做一个围堰,形成一个缓存泥浆池,缓存池容量不小于1.5m3。
钻进过程中每当钻具完全下到孔底后,必须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使围堰内充满泥浆,在钻杆提升过程中,围堰中的泥浆及时回流至孔内,确保钻孔内不缺浆。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旋挖钻机需配备2种钻头,即挖泥钻头和挖砂钻头,现分述如下:
①对粘性土层,可使用挖泥钻头,如图5-5中(a)所示,挖泥钻头的底盖为单层。
②对砂层则采用挖砂钻头,挖砂钻头和挖泥钻头的结构基本一致,但为保证钻头的密封性,这种钻头的底部为双层底,如图5-5中(b)所
示,施工时通过双层底的旋转打开和闭合。
旋挖钻机在松散层中钻进时每次进尺控制在60cm以内,采用少钻勤提方式,地层较稳定时可适当增加进尺。
在下放和提升钻头时速度要缓慢、平稳,以免强烈的撞击造成孔壁坍塌,而且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头通气孔,必须保证钻头通气孔的畅通无阻。
施工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地层变化,根据地层情况及时更换适合于地层的钻头。
本工程钻进成孔中应重点解决沉渣问题:
由于本工程普通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旋挖成孔施工工艺,桩的施工参数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规定。
为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可采用以下措施处理:
①调整泥浆参数,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以增加泥浆的悬浮能力,灌注后回收的泥浆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以减少泥浆的含砂率。
②对所使用的挖砂钻头要勤检查,确保在挖砂过程中不漏砂,从而有效控制孔内泥浆的含砂量。
③导管下设完成后若测量出孔底沉渣超标,先采取正循环清孔措施,配合合适的泥浆浓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进行洗孔,不能解决时,拔出钢筋笼进行机械清孔,从而有效解决沉渣问题。
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填写《钻孔施工原始记录》,详细记录地层变化、钻进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处理措施及效果等,钻机操作手或班长必须在钻孔记录上签字。
成孔验收合格后验收单连同成孔记录一并交由现场工序工程师,《______孔责任流程卡》由工序工程师转至灌注人员。
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确认
本工程基桩选取(12-2)层卵石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为确保桩尖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控制进入持力层深度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①准确判断持力层层面
本工程桩端持力层为(12-2)层卵石层,桩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少于4m。
施工前要认真分析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且在施工前提供参考层面深度。
是否已经钻入持力层可通过钻进感觉和捞渣样来判断。
具体判断时应重点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钻机震动程度,持力层钻进时钻机震动程
护筒埋设偏差(mm)孔径
(mm)
孔深
(mm)
垂直度
沉渣厚度
(mm)
进入持力层
深度
灌注前泥浆指标
比重砂率粘度
≤50不小于设
计桩径
不小于设
计深度
≤1%≤10cm
满足设计
要求
≤1.25≤8%≤25s
度较软地层大;二是钻进速度明显降低;三是通过捞取渣样最终确定,钻孔施工时及时捞取渣样,判断持力层层面埋深,与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提供的层面埋深对比,如果两者一致,即可判定准确的持力层层面埋深,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应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与勘察单位联系,同时该孔暂停施工,待确认层面后再进行施工。
②层面判定应由现场工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地质工代共同进行,以便监理或地质工代对不良性状做出评价,并对桩长及时修正。
③层面判定时捞取渣样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
将捞取的渣样与标准样进行对比,以准确判断钻孔是否进入持力层。
④确定了持力层层面以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进入持力层深度和持力层的埋深,计算出设计终孔孔深,加以控制,实际终孔孔深不小于设计值。
⑤成孔应做好施工记录,详细记载每根桩的持力层顶面标高、桩底标高、清孔及地质记录,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由地质专业人员及监理签署书面确认意见,每根桩的净长应有明确记载。
⑷成孔质量验收
成孔完成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成孔验收标准见表5-3:
成孔验收指标及偏差要求表5-3
⑷成孔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钻机就位时必须平正、稳固,钻塔应垂直,以免造成桩孔的偏斜,钻进时应时刻注意钻机的自动调控装置,以保证钻孔质量。
②时刻注意孔内液面的位置,严格控制液面。
控制好液面对钻孔的
稳定极为重要,钻孔一旦缺浆,造成钻孔坍塌,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③钻进时进尺要慢,每回次进尺不超过60cm为宜,若进尺快,钻头被压入泥中,钻头和泥土将结合成一个整体,提钻时形成活塞效应容易将孔壁吸塌。
④经常检查钻头的磨损和连接部位,及时补焊,以保证钻头直径和防止钻头或钻头底盖掉入孔内。
⑤如果孔口回填不密实,护筒外面没有完全封闭,导致护筒内外串浆,很容易造成塌孔。
⑥经常检查钻头直径,确保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孔径。
⑦成孔后应清除孔底沉渣、孔壁残渣,采取反循环措施洗孔,使砼能与孔壁紧密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