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垓下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垓下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垓下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熟读文本,把握文意。

2. 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把握文中项羽悲情英雄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文言知识梳理:
项王已约.(实:),乃引兵解.(实:)而.(虚:)东归。

汉欲西.(活用:)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
..(),而诸侯皆附之。

楚兵罢.(通假:)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虚:)其机而遂取之。

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句式:)汉王听之。

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活:)军,与淮阴侯韩信、
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
..(实:)。

楚击汉军,大破.(活:)之。

汉王复入壁.(实:),深.(活:)堑而自守。

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译:)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虚:)宜.(虚:)。

君王能与共分天下(句式:),今可立致.(实:)也。

即.(虚:)不能,事未可知也。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通:)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穀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句式:),则楚易败也。

”汉王曰:“善。

”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虚:)力击楚。

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穀城与彭相国。

”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

”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虚:)行,屠城父,至垓下。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虚:)舒屠六,举.(实:)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实:)项王。

项王军壁
..(活:)垓下(句式:),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活:)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译:)!”项王则夜起,饮帐中(句式:)。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音:),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
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实:)。

骓不逝兮可奈何
..(固
定短语:),虞兮虞兮奈若.(实:)何(译:)!”歌数阕
..(实:),美人和.(音:义:)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二、翻译句子:
1、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

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
而遂取之。

2、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
3、歌数阕
..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三、第三自然段中项羽别虞姬是否有损项羽的形象?
四、对于这一部分,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

五、课后巩固
整理“与”“为”“以”用法:
与课文示例:君王能与共天下跟(介词)
尽与韩信给(动词)
联系以前学过的用法参考古汉语词典你自己整理的有:
以课文示例: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以与彭越拿(介词)
以舒屠六用(介词)
以故汉追及之因为(介词)
你自己整理的有:
为课文示例:使各自为战替(介词)
为之奈何处理(介词)
愿为诸君快战给(介词)
期山东为三处分作(动词)
你自己整理的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