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外国建筑史——第六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9外国建筑史——第六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4.在内部装饰上,内部追求构图的 完整统一。柱头逐步退化,中厅和 侧廊的拱顶的骨架券一直延续下来, 贴在柱墩上,形成“束柱”。教堂 内部垂直因素加强,削弱了沉重之 感。
5.在雕刻技艺上,应用框架法则, 将非写实性的(即将寓意、象征、 夸张、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法随心所 欲地兼取并用,并违反正常比例的) 雕刻运用到门楣中心、横楣、拱门 饰、门廊、门间壁、门侧壁甚至柱 头与柱身的所有表面。
六、哥特教堂的内部处理
1、中厅一般不宽,但它们 很长,因此教堂内部导向 祭坛的动势很强。
2、由于技术的进步,中厅 越来越高。骨架券从柱墩 上散射出来,有很强的升 腾的动势。
七、哥特式教堂建筑的衰落
1、垂直式哥特教堂:原来的
骨架券变了味,增加了许多装 饰,它们在拱顶上交织成错综 的网,不但没有结构作用,反 而成了结构的累赘。
三、阿尔罕布拉宫
代表了西班牙莫尔艺术的颠峰, 它由一系列庭院、天顶、宫殿 组成。里面错综复杂的镶嵌式 墙壁和天花板设计使得整个宫 殿显得非常奢华。
柘榴院 中庭纵观一个长方形水池,
两旁是修剪整齐的石榴树 篱。 水池中的倒影显得一派安 逸、亲切的气氛。
柘榴院
狮子院 后妃们居住的庭院
2、尖券
3、飞券
四、哥特式教堂外观形象 1、大门、钟塔
2、尖顶
五、彩色玻璃窗
起初,在玻璃上着色, 后来烧制彩色玻璃,把 它们按设计原稿裁成面 积不大的各种形状,用 铅条拼接起来,组成图 画。
题材多以宗教性故事为 主,也夹杂少量现实生 活题材
早期的作品,玻璃片面 积小,透明度低,色彩 偏暗偏浓,因此窗子的 色调统一而沉稳。
的独立式钟楼。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 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 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 2.48 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 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 285平[2]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 497千帕。目前的倾斜约10%,即 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 出4.5米。
大清真寺包括一座大 殿和一个前院。大殿 东西宽126米,南北 深112米。被南北向 的18排柱子划分为19 条空间。它们只在南 北方向互相有发券连 接。
伊斯兰建筑形式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发券的花色多。 以马蹄形和火焰形为主
二、吉拉尔达塔
吉拉尔达塔虽然高大 但门窗尺度正常, 用马蹄券或花券, 配着小巧的阳台, 墙面上砌着薄薄的 凸出的阿拉伯式的 几何花纹,很细密, 整个塔在简朴浑厚 中不失精致。
罗马风建筑的后期还出现了骨架券。 罗马风教堂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在 教堂正面的两旁加上了钟塔。
三、“罗马风”建筑—— 特点与成就
1.在结构上,在专业工匠的参与下, 突破了教会封锁,大胆启用筒拱、 十字交叉拱乃至四分肋骨拱,出现 骨架券承重,减轻拱顶厚度,但在 侧推力处理方面不够完善,仍未摆 脱厚实的承重墙及扶壁。
§7.2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
一、背景
1、法国中央王权逐渐加 强
“哥特”是指野蛮人,哥特艺术是 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 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 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 “哥特”(野蛮)了。 第一个哥特式 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 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 影响。
是一个经典的阿拉伯 式庭院,由两条水渠 将其四分。水从石狮 的口中泻出,经由这 两条水渠流向围合中 庭的四个走廊。 这种水景体系既有制 冷作用,又具有装饰 性。
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西欧天主教堂最正统的形制是“拉丁十建筑是10~12世纪,欧
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
又称罗曼建筑。多见修道院和教堂 建筑
罗马风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 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 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 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经过长期 的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基 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对罗马的拱 券技术不断进行试验和发展,采用 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 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 面仍为拉丁十字。出于向圣像、圣 物膜拜的需要,在东端增设若干小 礼拜室,平面形式渐趋复杂。
巴西利卡----增加一道横向空间----形成十字形平面--- 拉丁十字式
巴西利卡:
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
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
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
1178年首次发现倾斜。
三、佛罗伦萨主教堂和旧 宫
四、威尼斯的总督府
由于当时威尼斯与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 国家密切的文化贸易往来,大量阿拉伯 人定居威尼斯,所以总督府立面的席纹 图案明显受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
§7.4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
一、哥多瓦大清真寺
它是伊斯兰世界最大 的清真寺之一。
2.在平面形式上,拉丁十字平面得 到发展和完善,成为天主教的主要 平面型制。同时在交叉点上方出现 采光塔,以照亮圣坛。
3.在立面上,主要注重入口西立面, 开始出现1~2座塔夹着中间低矮入 口的立面形式,称为“西殿堂”, 并出现透视门。此外,其典型特征 还包括:巨大厚实的墙体、墙面的 连列小券、门窗洞口的多层同心半 圆券、狭小的窗同、连续的扶壁, 柱墩粗大的圆柱等。且所有拱券均 为半圆形。
第六章 西欧中世纪的建筑
第一节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 第二节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 第三节 意大利的中世纪教堂 第四节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
学习重点
1、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的结构、造型 以及空间风格。
2、意大利的罗马风建筑---比萨主教堂群
§7.1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
一、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
2、辉煌式哥特教堂:垂直的
线条被各种装饰缓和了。
§7.3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
一、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建筑特征:
(1)用白色石块砌筑,暗 绿色石块做水平带
(2)三座建筑物的外表面 都分层做连续券空廊
(3)仍可见古罗马的遗韵
始建于1063年,教堂平面呈十字拉丁形, 长95米。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
2、市民文化改变了基督 教
二、哥特主教堂的形制
1、大门朝西 2、内部空间包含三大部分 (1)长方形大厅 (2)圣坛 (3)袖厅
三、哥特式主教堂的结构 特点
1、肋架券
券架在柱子顶上,“蹼”架在券上。 “蹼”的重量传到券上,由券传到柱子 再传到基础。这是一框架式的结构,券 成了肋,重力的传递很明确。使用肋架 券的第一好处是“蹼”的厚度大大减小, 可以薄到25--30厘米左右,因此节约了材 料,减轻了结构重量,并且可以在建造 时先砌筑肋架券,然后将“蹼”填充到 几个券之间去,从而少用许多模板,使 施工经济,简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