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第二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进门后大厅中端坐着怀抱婴儿的圣母玛利亚,玉石 雕刻,慈祥而端庄。这种门一个套一个,层层后退, 形成哥特式教堂的典型特征——尖圆拱券。两条水 平的雕饰把三个门联系起来,下层的装饰是28个尺 度很大的法国历代君王的雕像,正门的正中是一个 直径10米的圆形玫瑰窗,精巧而华丽。两侧的尖券 形窟及垂直线条与小尖塔装饰,都带着哥特式建筑 的特色——高耸而轻巧,庄严而匀称。
巴洛克风格从形式上看似文艺复兴的支流与变形,但思想出发 点与人文主义不同。它讲求建筑的感性,追求建筑的曲折变幻 的动感。它讲究视感效果,为研究建筑设计手法开辟了新领域。 17世纪与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同时并进的有法国古典 主义风格。17世纪中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法国在宫庭中提倡 能象征中央集权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文化。古典主义 建筑风格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点,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 必须遵守古典(古罗马)规范。它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与立 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 体,并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 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宫庭的室内装饰中又流行一种受东方影响 而产生的洛可可的装饰风格。
米兰大教堂是世 界上最大的哥特 式教堂。教堂长 158米,最宽处 93米。塔尖最高 处达108.5米。 总面积11700平 方米,可容纳 35000人。内部 非常地宽广,至 身于着幽暗而庄 严的空间中简直 快忘了自己是在 一大商业都市的 中心。
教堂内外共有 人物雕像 3159尊,其 中2245尊是 外侧雕刻;有 96个巨大的妖 魔和怪兽形的 排水口;
典型实例二-科隆大教堂
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 教堂,她的全名是“查格 特· 彼得· 玛丽亚大教堂”, 又称“圣彼得大教堂”, 她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 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 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 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 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 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 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 建筑。
基督教在中世纪分为两大宗教,西欧是天主教, 东欧是正教。它们分别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教会。 天主教的首教在罗马,正教的首都在君士坦丁 堡。因此,西欧和东欧的中世纪历史很不一样, 它们的代表性建筑一天主教堂和正教堂在形制 上、结构上和艺术上也都不同,分别为两个建 筑体系。在东欧,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 构和集中形制。在西欧,则大大发展了古罗马 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但无论是哪一方, 宗教建筑都是中世纪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
典型实例三-夏特尔教堂 法国是中世纪后 期哥特艺术的发 源地,夏特尔教 堂便是有代表性 的作品之一,教 堂上大量的装饰 性雕像也是哥特 雕塑的最著名的 代表作之一。
在教堂门侧的立柱上,雕刻有 许多直立的人物形象,有的是 表现圣经中的先知和圣徒,有 的是表现皇帝和皇后,体现了 政教合一的思想。这些大门侧 柱上的石雕,虽然有着中世纪 典型的被拉长的身材和呆滞的 目光,但也表现出了人物的个 性,动作也有所变化。其中以 教堂南墙的《四圣徒像》最为 出色,这是圣经中四个不同时 代的圣徒形象,都以圆雕的形 式出现的,神态生动,富有个 性,形体比例也比同时代的其 他作品准确,他们服装的质感 也被雕刻家们细腻地表现了出 来,有很强的质感。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 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 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 改在了短边。
基督教沿用了罗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建造教堂, 尤其罗马风时代的大多数教堂是巴西利卡格局。随 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今天在罗马天主教的用语中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被 称为巴西利卡,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 第4大教堂,它是由 全欧洲两座以最高 塔为主门、内部以 十字形平面为主体 的建筑群。一般教 堂的长廊,多为东 西向三进,与南北 向的横廊交会于圣 坛成十字架;科隆 大教堂为罕见的五 进建筑,内部空间 挑高又加宽,高塔 将人的视线引向上 天,直向苍穹象征 人与上帝沟通的渴 望。
三座建筑物形体各异,对比很强,丰富且有变化,但它 的构图母题一致都用空券廊装饰,风格统一。它们都是 用白色和暗红色大理石相间砌成,衬着绿色草地,色彩 十分明快,草地上点缀着白色儿童雕像,显得亲切生动, 既没有宗教神秘气氛,也没有威严镇慑力量,建筑群显 得格外端庄、和谐、宁静。
2.哥特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 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原是从哥特民族中演化过来的, 指的是北方野蛮民族,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 认为此期美术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故 用“蛮族”——哥特人一词,称之为哥特式。 最早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之后风靡整 个欧洲,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贬性,变成了当 时一种文化的名称了。
从艺术史的角度讲,中世纪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终 止,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在这漫长的一千年里,基 督教称为治理国家的精神支柱,整个欧洲完全处于 封建宗教的控制之下,文化处于被桎梏的状态,古 希腊和古罗马所流传下来的灿烂文明则几乎完全衰 竭,以致于后来崇尚古典艺术的人都称中世纪为 “黑暗的一千年”。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完全取代 了原来的地中海传统,教会成为政治、经济、文化 各个领域的权威和组织者,艺术也完全为宗教服务, 非写实的、教条的、充满宗教色彩的艺术风格主宰 了中世纪的美术,而古典的自然主义风格和所有古 典文明成为光辉的陈迹。
第二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在上帝的光辉之下……
第一节、拜占廷建筑 第二节、西欧罗马式与哥特式建筑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本章导论:
教学目的:“建筑艺术是西方艺术的核心” (宗白华语)。本章主要通过建筑设计的讲 授,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各种建筑风格的特 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洛可可式 建筑、巴洛克式建筑。 难点: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关系;洛 可可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与文艺复兴的关 系。
典型实例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平面呈横翼 较短的十字形,东西长 125米,南北宽47米。 东端是圣坛,后面是半圆 形的外墙。西端是一对高 60米的方塔楼,构成教 堂的正面。粗壮的墩子把 立面纵分为三段,每段各 有一门,当中是被称做 “最后的审判”的主门, 右边是“圣安娜”门,左 边是著名的“圣母门”。
在文艺复兴时期,为市民服务的府评、市政厅、议 会大厦、广场、别墅等世俗建筑成为主要建筑活动。 在反封建、倡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哥特风 格。于是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造型的构图主题。 在建筑轮廓上文艺复兴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性, 而不像哥特风格那样参差不齐、高低对比。文艺复 兴建筑风格最初形成于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16世纪以罗马为中心,并传人欧洲其他国家。17 世纪起在意大利半岛上有两种风格并存,一是文艺 复兴的余波,另一是由罗马教庭中的耶稣教会所掀 起的巴洛克风格。
对于旅游者,最不能错过的地方是教堂的顶层,经过 919级阶梯可以徒步登顶,也可以选择乘坐电梯;顶 上有135个大理石精雕细刻而成的尖塔,英国小说家 劳伦斯称大教堂“活像一只刺猬”。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概述 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是15-19 世纪先后、时而又并行地流行于欧洲各国的 建筑风格。其中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源于意大 利,古典主义源于法国。广义地,我们统称 三者为文艺复兴建筑。
典型实例四-米兰大教堂
雄踞在意大利米兰市中 心的米兰大教堂亦称圣 母降生教堂,于公元 1386年开工建造, 1500年完成拱顶, 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 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 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 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 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 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 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 仪式。
第二节、西欧罗马式与哥特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是西欧封建社会初期 (9~12世纪)与盛期(12~15世纪)的建筑。 在此之前还有处于欧洲奴隶制崩溃与封建制形成时 期的早期基督教建筑(4~9世纪)。 1.罗马式建筑 公元9世纪左右,西欧正式进人封建社会。这 时的建筑规模远不及罗马建筑,但建筑材料大多来 自罗马废墟,建筑艺术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 结构,形式上又略有古罗马的风格,故称为罗马式 建筑。它所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 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作是意大利比萨教堂。
哥特式建筑有什么特征呢?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 种建筑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拉丁十字。十字的 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众多的信徒做 礼拜用。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教堂的 正面往往放一对钟塔。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 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
拜占廷建筑的代表——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建 在基辅罗斯公国 城中诺夫哥罗德 克里姆林的中央, 教堂墙面抹着白 灰,上面耸立着 五个大穹顶,外 观庄严、简朴, 但构图欠完整。 内部有很好的湿 壁画。 这时期俄罗斯教 堂在技术和艺术 上虽较粗拙些, 但追求气派,具 有一定的纪念性。
位于拜占廷帝国君 士坦丁堡(今土耳 其的伊斯坦布尔), 原为帝国的宫廷教 堂,平面长方形, 布局属于以穹窿复 盖的巴西利卡式。 中央穹窿突出,四 面体量相仿但有侧 重。大厅高大宽阔, 适宜于隆重豪华的 宗教仪式和宫廷庆 典活动。 公元1935年改为 博物馆。
第一节、拜占廷建筑
东罗马又习称拜占廷帝国,其建筑也称拜占 廷建筑。拜占廷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 支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 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教堂格局大 致有三: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即平面为圆 形或多边形,中央有穹窿;十字形,即平面 为等臂长的希腊十字,中央有穹窿。
巴西利卡式
公元11世纪时,比萨是海上强国。比萨主教堂, 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 群之一。它是纪念公元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攻 占巴勒摩而造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