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量 专题复习学案

物质的量 专题复习学案

《物质的量》专题复习学案
设计老师: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符号:n单位:摩尔简称摩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
..微粒。

符号:mol
说明:(1) 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种类[使用摩尔时,一般用化学式指明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
电子等)的种类],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如1mol氧,指代不明,应书写为
1molO或1molO2;
(2) 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的精确值。

(或说成1mol任意微观粒子数目)
符号:N A单位: mol-1
说明:(1) N 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
(2) 12C不仅是确定1摩物质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确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
基准对象;
(3) 6.02×1023是N A是一个实验值、近似值,常取6.02×1023代替N A应用于计算。

(4) N A≈ 6.02×1023mol-1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单位:g·mol-1
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

②与式量的比较:在数值上与对应化学式的式量相等。

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
m
V单位:L·mol-1
说明:(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标准状况:0℃、1atm即1.01×105Pa;
②研究对象是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1
(2)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体积大小;
②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
③微粒数目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

6.物质的量浓度: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符号:c单位:mol·L-1
说明:(1)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
(2)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说明:阿伏加德罗定律依然是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的四个推论:
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可表示为: V 1/V 2==n 1/n 2==N 1/N 2
推论2: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可表示为: P 1/P 2==n 1/n 2==N 1/N 2
推论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可表示为:p 1/p 2==M 1/M 2
推论4:同温同压同质量下,气体的体积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可表示为:V 1/V 2==M 2/M 1
三、以物质的量(n )为中心的转换关系及使用范围:
1. m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M m n =
=A
N N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2.V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m V V n =
=A N N =4
.22V
(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 ②当外界条件为标准状况时Vm ≈ 22.4L ·mol -1. 3.c 、m 、V 、N 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V
N N MV m V n c A ===
(2)使用范围: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 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
③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
B.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 3·H 2O ,但要以NH 3为准计算;
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
N
m
V(L) ÷
V(aq)
÷N A ×N A
÷M
×M ×V(aq) c
÷V m
×V m
过ρ
m
V =
计算得到。

4.c 、W 、ρ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C==1000cm 3×p.W/ M ×1L
p(g.cm -3) M(g.mol -1)
W==[C ×1L. M / 1000cm 3×p]×100℅
C(mol.L -1) p (g.cm -3)
(2)使用范围: A.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B.溶液的体积为1L.
5.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
(1) 基本计算关系: M —
==m (总)/ n(总)
(2) 使用说明:该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 6.密度与相对密度 (1)密度:A: V
m =
ρ 使用说明: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也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

B: p== M/Vm
使用说明: 只适用于气体。

(2)相对密度:2
121M M
D ==ρρ
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
四、例题评讲
Eg1: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
A.1mol 氮中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

B.1mol 水中含有1molH 2和O 2.
C.钠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
E.常温常压下,11.2L 氮气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F.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G.28gN 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

H.常温常压下,1molCO 2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不等于N A 。

Eg2:计算题
1、1g 水中含有x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2、标准状况下,7.0g 某气体与0.5gH 2所含的分子数相同,该气体的密度为?
3、已知CO 2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977g.L -1,求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4、已知一定条件下,某气体的相对密度为16,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5、150℃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气态混合物,求分解后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及其对H2的相对密度。

6、在标准状况下,700体积氨气溶解在1体积的水中,得到密度为0.85g.ml-1的氨水,求氨水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