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
一、招聘与入职的法律风险
(一)员工招聘法律风险
1、招聘广告的法律风险
(1)广告程序的法律风险
A填写招工广告审批表
B市就业服务局报批的相关材料
(A)
《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B)
《税务登记证副本》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D)
用人单位法人签署的招工、招聘广告
(E)
经办人身份
(F)
用人单位介绍信
(G)
省外用人单位招聘
(2)广告内容的法律风险:
(A)性别、信仰等及病原体携带
(B)年龄
(C)薪酬制度
(D)工作条件
(E)就业歧视
2、招聘员工资信的法律风险
(1)身份、学历问题
(2)健康体检
(3)与其他用人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合同
(4)其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尚签订商业秘密和
竞业禁止合同
2
(5)没有如实告知
(A)劳动者有关工作的内容
(B)工作条件
3、入职手续的办理
(1)职位申请表制作及简历
(2)
(二)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
1、缔约程序的法律风险
(1)入职登记
(2)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A)他人代签
(B)合同签订时用人单位无专人监督
(3)没有到劳动局备案
(4)劳动合同没有按规定给劳动者一份
(5)挡案管理
2、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
(1)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A、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不与职工签订
书面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一年内没有与职工签订
书面劳动合同
C、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
单位也未表示异议的
D、职工不愿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
险
3
B、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的法律风险
C、连续订立二次期限劳动合同后的法律风险
D、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法律
风险
E、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的法律风险
F、用人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
(A)告知义务的的证据
(B)告知的具体内容
G、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职工出具担保
(A)提供担保人
(B)出具保证书
(C)签订担保合同
H、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I、要求劳动者交付押金、或其他名义收取财务
J、从事矿山以及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岗位的合
同期限
H、工种的多样性而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一性
(3)签定书面劳动合同时应约定事项的法律风险
A、招聘员工试用期法律风险
(A)约定试用期的时间
(B)试用期的次数
(C)试用期内不交纳保险
(D)试用期工资
(E)违法约定试用期
(F)试用期违约的培训费用
B、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的法律风险
(A)单位内部自己组织培训
4
(B)约定服务期
(C)约定违约金数额
(D)服务期协议长于劳动合同期限
C、竞业限制与保密条款中的法律风险
(A)合同未约定竞业禁止
(B)约定了竞业禁止但未给付经济补偿金
(C)竞业的人员
(D)竞业的地域范围期限
(E)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劳动者的工资中支付
竞业限制补偿金
D、离职交接的法律风险
(A)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工作交接的时间
(B)交接的程序
(C)交接的内容
E、损害赔偿条款的法律风险
(三)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
A劳务派遣合同的签订
B、劳务派遣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
二、在职员工的法律风险
(一)规章制度
1、制定主体
(1)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
位等组织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
关系的劳动者
(3)外国人
(4)港、澳、台人员
5
2、制度内容
3、民主程序
(1)规章制度通过的法律风险
A、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B、用人单位工会不参与制定
C、在制定过程中,职工提出意见、建议
D、参与制定规章制度的证据
(2)公示
A、职工阅读
B、在厂区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公告
C、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公示
D、委托工会公示
E、劳动合同中约定
F、在员工守则中告知
G、通过一些告示牌告知
(二)薪酬制度
1、克扣工资、无故拖欠工资
2、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
3、加班费
(1)、双休日加班
(2)、法定节假日加班
(3)、单位要求劳动者加班
4、病假工资
5、用人单位让员工在家待岗
(三)劳动合同履行和变更
1、单位名称变更、法定代表人、投资人变更
2、用人单位合并、分立
6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4、双方协商一致
5、违纪怠工员工
(四)社会保险
1、不缴纳社会保险
(1)、补缴社会保险
(2)、员工发生工伤
(3)、员工辞职
2、各项社会保险在员工工资中补助
(1)、口头协商在工资中补助
(2)、直接单位决定在工资中补助
(3)、员工自己写申请在工资中补助
三、离职员工的法律风险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
1、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1)预告解除
A、试用期内解除
B劳动合同期内解除
(2)被迫解除
A、未提供劳动保护、劳动条件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C、用人单位违反规章制度
D、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E、强迫劳动
F、不缴纳社会保险
G、不按照员工工资数额缴纳社会保险
H、劳动合同无效
7
(A)欺诈、胁迫订立的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的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1)过失性辞退
A、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
B、严重失职、违反规章制度
(A)招录费用
(B)培训费用
(C)直接经济损失
(D)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费用
C、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D、劳动合同无效
E、负刑事责任的
(2)非过失性辞退
A、各类情况下的法律风险
(A)、患病或非因工负伤
(B)、不能胜任工作
(C)、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但与
劳动者未达成变更协议的
B、实际处理中的法律风险
(A)提前30日通知
(B)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3)经济性裁员
A、各类情况下的法律风险
(A)企业重整的
8
(B)生产经营发生困难
(C)企业转产、企业技术改革或经营方式调整
(D)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无法履行劳动合同
B、人数上的法律风险
(A)裁减20人以上
(B)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总人数的10%以上
(4)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A、女职工特殊保护
(A)、孕期
(B)、产期
(C)、哺乳期
B、工伤
(A)、职业病
(B)、因工负伤
(C)、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C、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
D、工会人员因参加工会活动
3、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4、解除劳动合同
(1)拟写通知文本
(2)送达
A、直接送达
B、邮寄送达
C、公告送达
5、职工档案关系、劳动保险关系的转移
(1)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
(2)办理转移档案关系的时间
9
(3)档案存放地点
6、经济补偿金
(1)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
(2)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3)非过失性辞退
(4)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
(5)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A、用人单位继续签定劳动合同
(A)维持原劳动合同内容
(B)提高原劳动合同内容
(C)降低原劳动合同内容
B、用人单位不同意继续签订劳动合同
(6)特殊情形下劳动合同终止
A、用人单位依法宣告破产
B、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用人
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7)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违规行为,劳动者主动提出辞
职
(8)经济补偿金的数额
A劳动合同期间不满六个月
B劳动合同期间满六个月不满一年的
C在同一单位工作超过12年的补偿数额
D高管人员经济补偿金的数额
(9)劳动合同解除后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10)支付经济补偿金未缴纳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