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7

本书关键词和相关范例
显功能 与潜功能 社会失范 研究 媒体影响 力研究 知识社 会学研究
关键词
“中层理论” (Theories of Middle Range)
8

社会学中理论争论与科学成分的关系
社会科学思维的连续体(化约的取向) 形而上环境
就“新教和科学”研究与韦伯的比较 (1.韦伯)
方法:对“合理性”理想类型的发挥
结论: 新教的精神特质(ethos)对资本主义有一种刺 激作用,体现为宗教理性化,文化理性化和经济理 性化等; 新教伦理使资本主义各方面的发展获得了其文 化与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 视角:构造理想类型,利用理想类型构造思想体系
L/O/G/O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09 新传 王佳逸

1
作者介绍
默顿,Robert King Merton (1910. 7. 4~2003. 2. 23) 。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1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 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 位后留校任教 3年。1941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 副教授、教授(1947),吉丁斯讲座教授(1963)。曾任美国 哲学、社会学、社会研究协会会员和主席(1968),美国科 学院院士,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主要著作有: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社会理论 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 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等。
16

中层理论的影响
• 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完善 理论融合的尝试; 对社会冲突和变迁的思考 •社会学后现代话语的滥觞 宏大叙事的解构,对多元社会的思考
17

反思:默顿对社会学做了什么?
结构功能主 义 VS 社会 冲突理论
21

“纯科学”与“大科学”之争
默顿的科学社会学始终只涉及“纯科学”, 忽略其对宏观价值体系的作用以及“实践科学” 的发展。 默顿的科学观是一元的,也是非常理想主义 的:科学求真,绝对正确,普遍有效。
如今科学的体制化已经历了向“大科学”的 演变,其建制目标有了明显扩展,体现了对于技 术目标、生态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等多元 理想的关注(五律协同)。
帕森斯,默顿 VS 米尔斯,达伦多夫
实证主义
孔德,迪尔凯姆, 维也纳学派
人文研究
狄尔泰,韦伯,曼海姆
18

关于“Möbius环”类比的一个说明
• 认识论(价值与行为的扭结) 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的两元交合 还是认识的“综合背景”? … • 实践论(宏观和微观的扭结) 宏观系统、微观系统的两元交合 还是实践的“综合背景”? …
5

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知识积累和舆论传播) • 知识社会学 • 卡尔· 曼海姆和知识社会学 • 广播和电影宣传研究 (与拉扎斯菲尔德合作)
6

科学社会学研究(文化变量的社会互动)
• • • • • 科学与社会秩序 科学与民主的社会结构 机器、工人和工程师 清教主义、虔信派和科学 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与经济
19

默顿还忽视了什么?
历史 切面 实证主义 立场残余
宏大理论 思维影响
学院派, 角度局限
结构功能主义的新发展…
20

建立宏大理论的最终企图
“有一种误解,即认为所有存在于历史同一时期的文化产品 都具有同等的成熟性。事实上,认识到学科之间的差别则会发 现它们并不同步。…要为社会学创立一个总体系的想法忽视了 一个事实:二十世纪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差着数十亿个 人时的坚持不懈、训练有素的积累研究。也许社会学还没为它 … 的爱因斯坦准备好条件,因为他还未找到自己的开普勒,更不 要说它的牛顿、拉普拉斯、麦克斯韦和普朗克了。” “社会学这门科学只是刚开始在有限的范围内积累依赖经 验而获得的理论概括,它似乎最好节制一下它对这种体系的渴 望。” “中层理论可以作为构建最终的完备理论的过渡性工作。” “中层理论原则上应用于社会学中对经验研究的指导” ……
13

续上页(2.默顿)
方法:对社会系统进行分层调查
结论: 失范行为是文化规定了的追求与社会结构化 了的实现该追求途径间脱节的征兆; 社会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不平衡, 其形式主要有:创新、退却主义和反抗等。 视角:个体越轨行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14

直接理论来源:
宏大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系统论(帕森斯)
历史背景:
纳粹主义对科学的威胁(意识形态从属问题); 美国社会科学群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10

中层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定义:中层理论是由某些有限的假定构成的,可以逻辑地从 这些假定推导出可为经验调查所验证的具体假设。(s.S.85) 特性:1. 这一理论划清了微观社会学问题与宏观社会学问题 之间的界限。每个中层理论的构建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 2. 中层理论承认知识体系的不完备性,许多中层理论 与各种社会学思想体系是协调的,可以作为构建终极的完备体 系的过渡性工作
12

就“社会失范”研究与迪尔凯姆的 比较(1.迪尔凯姆)
方法:对于“社会事实”的考察和归纳 结论: 失范(anomie)指一种对个人欲望和行为的调节 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 的状态; 失范是病态的,是外在的和约束性道德控制的离 散。
视角:社会宏观结构方面
外延:典型的中层理论主要包括角色冲突、参照群体、社会 调适、规范和失范、社会控制等
11

中层理论背景下的功能分析的范式
• • • • • • • • • • • 功能被归因的事项 主观意向(动机、目的)的概念 关于客观效果(功能、负功能)的概念 功能所促进的单元的概念 功能需求(需要、先决条件)的概念 关于功能赖以实现的机制的概念 关于功能选择(功能等同或功能替代)的概念 关于结构语境(或结构制约)的概念 关于动态和变迁的概念 关于功能分析的有效性的问题 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含义问题
22

L/O/G/O
Thank You!

23
4

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范式框架和信息生产)
• • • • • • • • 社会结构与失范 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 科层结构与人格 知识分子在公共科层组织中的作用 对于参考群体行为理论的贡献 参考群体和社会结构理论中的连续性 影响的模式:地区性和世界性影响力人物 自证预言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ntents
本书纲要,简明目录
1 论理论社会学 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
2 3 4
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
科学社会学研究
3

论理论社会学(理论阐释)
• • • • • 论理论社会学的体系 论社会学中的中层理论 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学理论对经验研究的影响 经验研究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预设 模型 概念 定义 分类 定律 命题 观察陈述
经验环境
………
………
秩序和 行动之 争
………
………
人文主 义倾向

………
系统 之争
冲突对 均衡之 争
实证主 义倾向
9
中层理论的理论源流
基础理论:实证主义社会事实(孔德,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理想类型(韦伯,曼海姆)
15

续上页(2.默顿)
方法:用文献、数据等对假说进行验证
结论: 清教无意中刺激了新科学的兴起(潜功能), 科学既受社会政治环境影响,又受学术发展内在 逻辑支配; 科学研究内部自成体系,科学的ethos,具有相 对独立性。 视角:立足特定群体,寻求与整体的整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