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3.实施特点
①对问题的界定。问题解决学派要求将问题界定为具 体的、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案主的问题往往是多 层面的、复杂的,工作者与案主只能选择其中的一 部分作为处理的对象,因此,对问题需分清轻重缓 急,并认清问题所属的真正性质。 ②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经验,问题解决学派把发展人格 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自然结果,在协助案主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为案主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参考 样本。这种新经验将促使案主改变原有的解决问题 的思维方法和行动模型。
三、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心理分析学 2.社会系统理论 3.沟通理论 4. 行为主义理论 5. 认知理论 6.人文主义理论
四、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
(一)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社会工作 1、历史背景 2、理论框架 ①对人的心理因素的认识。心理与社会学派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较大,认为人的 行为的失调与障碍,往往是其内在的人格缺陷与自我不完善的外在表现。 所以,必须理解人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作为治疗的出 发点。 ②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心理与社会学派认为人作为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整 体的一个部分,整体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会影响个体。人的内在心理 机制、人格特征与自我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也必须在环境中才能治疗。 虽然考察的重点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机制,但这种考察不能离开特定的环境, 该派对病态原因的探索以及解决方法的选择上,注重人所生活的环境的作 用。在诊断时,它注重对个人过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了解,在治疗中强调 使用生理、人际关系或情境等中介来影响案主的行为。 ③“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的理论。心理与社会学派还提出了将 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提出了人与环 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只有将遭遇问题的人放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 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并找到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人在情境 中’’的理论
(三)问题解决学派个案社会工作
1.历史背景 2.理论框架 ①人类生活是一连串的问题解决过程。一个人对其 自身、对他人、对事物(或环境),从出生到死亡, 事实上都在致力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获得快 乐、报酬、稳定,来取代痛苦、惩罚、以及不均衡 的状况,并追求较为舒适的生活。 ②一个人缺乏处理其自身问题的能力,往往是由于 他缺乏动机、能力、以及机会,致使他难以采取适 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 理论 体系,它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来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 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1.理论的意义 2 .理论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①②③
二、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理论中的逻辑地位
3.实施特点
①强调专业关系在个案治疗中的作用。心理与社会学派非常重视个案社会工 作专业关系的建立,认为良好的专业关系不仅是个案社会工作进行的基础,而 且本身就具有治疗的作用,它极其强调建立专业关系的原则与方法。 ②重视心理社会调查。根据“人在情境中’’的系统理论,心理与社会学派 有一个了解案主在情境中情况的基本认知框架,这个框架将有助于个案社会工 作者找到导致案主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③重视诊断。心理与社会学派是由诊断派发展而来的,所以非常重视通过诊 断确定案主真正的病因,以便决定适合案主情况。 ④治疗的方法。心理与社会学派的治疗方法有两大类:即直接治疗和间接治 疗。直接治疗是通过会谈方式直接对案主进行治疗,其技术包括支持性技术、 影响性技术与探讨、描述、宣泄以及反映性讨论。间接治疗是指改变环境,如 为儿童安排寄养家庭等,通过改变案主的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间接地协助案 主改变行为。 心理与社会学派是一种可以向案主提供长期的支持性关系,一方面缓解案 主压力,另一方面又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 (1)强调机构功能 (2)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责任 (3)强调案主的自由选择
3.实施特点 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在实施时的最大特点就是重 视实施的程序。功能派认为,社会工作服务必须经过 “过程”才能完成。这个过程包括不同时间阶段,即 服务的开始、中间、及结束阶段。工作者应有意识地 利用每一个阶段,去和案主建立、发展和巩固专业关 系,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功能派强调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结构要素,如实 践、地点、政策、程序等,不仅对以后各种个案社会 工作的实施方法,而且对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其他 社会工作方法都有极大的影响。 总之,功能学派个案社会工作主要强调的有三点: ①人是成长和变迁的中心。②社会机构在助人成长中 扮演媒介和培育的角色。③社会工作是有着显著时间 阶段、确定目标和结构的助人过程。
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作了归类: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包括两大 部分:一是“为社会工作的理论” (theory for socialwork),二是 “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0{social work)。从其内容看,“为社 从其内容看, 从其内容看 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机 制进行说明。“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 目的、过程与方法等进行说明。从其功能来说 从其功能来说, “为社会工作的理 从其功能来说 论”侧重于讨论“如何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社会工作的理论” 则侧重于讨论“如何改变人与社会”。就其作用而言 就其作用而言,“为社会工作 就其作用而言 的理论”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套抽象的背景式假设,而“社会工 作的理论”则主要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一套具体的行动指南。就它 就它 们的地位来说,“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构架中处于前提的 们的地位来说 地位,“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构架中则处于结论的地位。就 就 它们与社会工作联系的紧密程度而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并非仅 它们与社会工作联系的紧密程度而言 有社会工作才能使用,它是社会工作与其他专业共有的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这是只有社会工作才需要使用以及只有社会工作才 能够加以使用的理论,它是社会工作专业独有的理论领域。
(四)行为修正派个案社会工作
l.历史背景 2.理论框架 3.实施特点 ①强调通过观察发现案主的行为。人们行为活动范围广泛,但无论 是思想感情与行为趋向,都可由观察者的感观来辨认。案主的 行为正常与否,治疗效果的好坏与否,都只能通过案主外显的 行为来说明。 ②撇开对人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诊断,直接关注当前与问题有关的 行为,直接以偏差行为或症状作为治疗的对象。 ③注重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