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理学习题集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血液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五章呼吸第六章消化与吸收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第八章排泄第九章感觉器官第十章神经系统第十一章内分泌第十二章生殖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2、稳态3、反射4、新陈代谢5、兴奋性6、刺激7、阈值8、神经调节9、体液调节二、[填空题]1、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代谢和()代谢两个方面。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和()。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称为()。
4、反射弧包括五部分组成,即()()()()()。
5、机体对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其中()起主导作用。
6、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统称为可兴奋组织。
7、反应有两种形式,即()和()。
8、体液调节是通过()完成的。
9、体内的液体按其在体内的分布可分为()和()两大类。
10、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反馈调节。
1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三、[选择题][A1型题] 请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A人体细胞的功能B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D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E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2、维持机体功能问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B反应C反射D正反馈 E 负反馈4、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E免疫调节5、关于反射,下述那项是错误的:()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的 B 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一种靠反射弧完成的规律性反射 D 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6、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瞳孔对光反射B吞咽反射C望梅止渴D膝跳反射E进食时唾液分泌7、下列生理过程中那一项不属于正反馈的是()A排便反射B排尿反射C减压反射D分娩过程E血液凝固8、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C尿液D淋巴液E细胞内液9、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B兴奋C刺激D反映 E 阈值10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D组织液E血液11、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A兴奋 B 抑制C双响性反应 D 适应性反应E无反应状态1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维持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稳定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E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13、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是()A物质代谢B新陈代谢C适应性D应激性E自控调节14、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B血液PH值维持相对恒定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E当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15、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B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D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E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1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B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和持久D调节的敏感性差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1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发生快B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C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小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E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18、以下那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A感受器B反射中枢C效应器 D 传出神经E激素四、[判断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结构以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保持绝对恒定的。
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只有新陈代谢。
4、兴奋性是一切生命活动特征的基础。
5、阈刺激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6、可兴奋组织的刺激阈值越大,说明其兴奋性越高。
7、反射是反应,但反应不一定是反射。
8、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体液。
9、同样的刺激作用与同一种组织,其反应必然相同。
10、破坏反射中枢,将使反射消失。
11、神经、肌肉、腺体的兴奋性较高,故称他们为可兴奋组织。
五、[问答题]1、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那些?各有何特点?2、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体内液体环境。
2、稳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机体对刺激产生规律性应答反应。
4、新陈代谢:机体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5、兴奋性: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6、刺激:机体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机体的功能活动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7、阈值:将刺激持续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时,只改变刺激强度,能使机体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8、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
9、体液调节/;由内分泌系统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对全身或局部组织细胞的活动进行的调节。
二、填空题1、合成、分解2、新成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3、反射、反射弧4、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6、神经、肌肉、腺体7、兴奋、抑制8、内分泌系统9、细胞内液、细胞外液10、负11、细胞外液、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三、选择题1、C2、A3、C4、A5、D6、C7、C8、B9、C 10、C 11、C 12、E 13、B 14E 15A16E 17D 18E四、判断题1-5 对、错、错、错、错6-10错、错、错、错对11对五、间答题1、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1)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短暂(2)体液调节的特点:部位广泛、时间持久、缓慢(3)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比较局限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体内液体环境。
意义;对细胞的生存及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十分重要。
稳态: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意义:(1)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稳态的维持有依赖于人体各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人体各种调节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4静息电位5动作电位6阈电位7局部电位兴奋----收缩藕联二、[填空]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和()。
2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
3根据参与的膜蛋白的不同,易化扩散可分为:由()和()介导的易化扩散。
4人体最主要的物质转运形式是(),在其物质转运过程中,是()电化学锑度进行的。
5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离子浓度()细胞外,细胞外钠离子浓度()细胞内。
6组织兴奋后,其兴奋性出现周期性变化,经历()()()和()四个时期。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浓度梯度扩散。
8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方式是()和()。
9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
10钠泵的作用是把钠离子和K离子完成逆浓度转运,因而属于()转运,当每消耗一分子ATP,可完成()个钠离子和()个K离子的运输。
11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也称处于()状态,其电位表现为内()外()。
12骨骼肌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13在胶原纤维内含有两种肌丝。
粗肌丝的实质是(),细肌丝由三个成分构成即()()()。
三、[选择题][A型题]请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性膜B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C细胞膜是细胞和它所出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必经场所D细胞膜是接受细胞外的各种刺激,传递生物信息,进而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必由途径E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不能2、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C吞噬D吞饮E胞吐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膜上的A脂质双分子层B紧密连接C通道蛋白D载体蛋白E糖链4、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B神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上皮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5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通常是用`A阈电位B阈强度C动作电位D静息电位E局部电位6人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经通道易化扩散C经载体易化扩散D出胞E入胞7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K离子B钠离子C钙离子D镁离子E氯离子8细胞在安静时膜内钾离子向膜外移动是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9葡萄糖在肾小管被重吸收时,所需的能量间接的来源于A线粒体B钠泵C钙泵D载体E内质网10大分子蛋白质进入细胞膜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D出胞E入胞11细胞膜内外正常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上ATP的作用B膜上钠离子-钾离子泵的作用C钠离子、钾离子的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在安静时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E膜在兴奋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12膜电位增大(绝对值)超过静息电位值时称为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极化13安静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A极化B超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E去极化14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跨膜电位达到A阈电位B峰电位C负后电位D正后电位E局部电位15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钾离子B钠离子C钙离子D镁离子E氯离子16细胞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那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钾离子B钠离子C氯离子D钙离子E镁离子17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在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18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A肌肉收缩B腺体分泌C神经冲动D动作电位E局部电位19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A锋电位B负后电位C正后电位D去极相E恢复期20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A时值B最小刺激C阈强度D阈电位E基强度21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论述那一项是错误的A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有髓神经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无髓神经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22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A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C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D绝对不应期―――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23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于A钾离子内流B钾离子外流C钠离子内流D钠离子外流E氯离子外流24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钠离子B钾离子C钙离子D镁离子E氯离子25骨骼肌中的何种蛋白能与肌浆中的钙离子结合A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动蛋白E肌红蛋白26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肌原蛋白B肌小节C肌纤维D粗肌丝E细肌丝27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A横管、纵管和肌质网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C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28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A原发性主动转运B继发性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单纯扩散E入胞29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中,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磷酸二脂酶BATP酶C腺苷酸环化酶D胆碱酯酶E胆碱乙酰化酶30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多巴胺D5-羟色胺E去甲肾上腺素[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下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答案可备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