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人际与亲密关系_2014级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 人际与亲密关系_2014级

• 提供了社会比较的机会,交流和比较以帮助做出 决定,引导寻求“认知上的清晰”,以此了解发 生了什么;引导寻求“情绪上的清晰”,从而更 好地理解我们现在的情感。
• 3.归属需求的个体差异:有人会不需要他人吗?
– 没有明显归属需求——回避型依恋风格 – 实验表明,对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而言,当得知
他人愿意在进一步的任务中与其合作时,情绪更为 积极,自尊分数显著提升。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三、相似规则 四、互补规则 五、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六、相互性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一)熟悉与人际吸引 1.熟悉引起喜欢 扎琼克(Zajonc,1968)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 有些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结 果发现,一个人的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 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
• 1.合群需求中的个体差异
– 归属感需求因人因性别而异,是稳定的性格。 – 若归属感没得到满足,感到失去控制,悲伤和
生气。
• 2.情景对归属需求的影响
– 外部事件会增强个体的归属需求。 • 人意识到灾难和死亡来临时,更愿意同他人在一 起,相互帮助和安慰。
• 电击实验表明,受惩罚时人们更愿意在一起 – 威胁和焦虑激发合群需求的原因: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所接触对象的性质,也影响着人们喜欢的程度。 Perlman & Oskamp(1971)选择三种类型的人的照片 作为研究素材。一类为正面人物,一类为穿着运动服 的中性人物,另一类则为反面人物。结果表明,熟悉 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但对于 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
心理学家安德森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将555 个描绘个性 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评价在多大程度上 喜欢一个有这些特点的人。
结果:被试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和诚实,而评价最低 的是虚伪和说谎。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三、相似规则
相似性是另一个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很多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人际吸引, 诸如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的 相似都影响着人际吸引。 在相似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已经 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相似会导致人际吸引。 Hill(1976)对约会情侣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情 侣在年龄、智力、宗教、外表吸引力、甚至身高上都 很相似,Hill还发现那些背景最相似的情侣,一年以后 分手可能性也小。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二)美貌与外在吸引力 人不可貌相?——从婴儿到成人的演变 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有吸引力的人被认为拥有与外貌毫不相干的优秀品质, 如健康、智力等。
一般情况下美貌会产生晕轮或辐射效应,但是, 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则会反 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
注意:美貌对男女可能不同的影响——男女的首 要需求特质
漂亮的标准:
大眼睛、高颧骨、窄( 宽)下颚、小鼻子、灿 烂笑,对称性(平均化 脸孔)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三)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吸引比较稳
定和持久。 在吸引人的个人品质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着差异。男性
吸引他人的品质:真诚、果断、勇敢、理智、忠诚、冒险、 胸襟开阔、坚强等;女性吸引他人的品质:开朗、活泼、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待人热情、随和等。
• 观点和人格
– 分配寝室后的友谊的产生(Theodore Newcomb,1961 ):男生们同与自己有相似地域背景的人(如都来 自农村)以及与自己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工科男 ,自由的政治态度)的人成为朋友
– 同性恋者寻求伴侣:典型男性气质测验的得分高的 男同希望找到逻辑性很强的伴侣;典型女性气质测 验很强的男同愿意找一个很强表达能力的伴侣( Boyden, Carrol章 人际与亲密关系
金灿灿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
主要内容
• 人际吸引的内在决定因素 • 人际吸引的规则 • 人际与亲密关系理论 • 浪漫关系和爱情 • 婚姻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内在决定因素
一、归属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情感和吸引力:一种相互喜欢的基础
一、归属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 进化的观点:社会性交往和为获取事物而 进行的合作是人类的巨大优势。婴儿很早 就表现出对面孔的偏好。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二)居住环境邻近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居住位置越近的人之间关系往往更亲密。相
比之下,那些距离较远的人之间关系可能就不是 那么亲密。
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 曝光效应: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也就越可 能对其产生好感。 接近性常常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人们能从居住接 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 基于认知一致性,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 作的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 接近效应在网络上的应用:六度分离。 通过对2.4亿个用户进行得300亿次网络交流后,关 系链的平均人数为7人,90%的关系链建立需要经过8 次跳跃(Leskovec & Horvitz, 2007)。
– 结论:几乎所有人都有强烈的归属需求,希望与他 人产生联系。
二、情感和吸引力:一种相互喜 欢的基础
• 积极情感引起他人的积极评价——喜欢
• 消极情感导致他人的消极评价——讨厌
• 寒暄的目的/夸奖重要他人:让人更喜欢你
• 情绪对吸引力的间接影响:经典条件作用
扫把星、灾星
幸运星、贵人
• 情感与吸引力对社会的影响:广告中,积极情 感=吸引力=销售的增长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一)才能 1.才能与人际吸引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 才能越高,越受人喜欢。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 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犯错误效应 1961年美国当时的总统肯尼迪试图在猪湾入侵古巴,结 果计划遭到惨败。可是,令人费解的是,“猪湾惨败”非 但没有使肯尼迪总统个人声誉下降,相反却大大提高了。 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 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