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药工艺学课程作业
+
-OC2H5 OCH
3
4) H3C
O C
C H2
O C
CF3
+
O C OCH3 H3C
C H H
O C
CF3
+
CH3OH
O C H3C
C H2
O C
CF3
(8-3)
四、对胺磺酰苯肼盐酸盐(8-4)的制备
1.工艺原理
五、塞来克西的制备
1.工艺原理
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
2. 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1)
(2)
•1. 对甲基苯乙酮(8-5)与三氟乙酸乙酯(8-6)缩合的路线。 •2. 对甲基苯乙酮(8-5)与三氟乙酸-β-三氟乙酯(8-7)缩合 的路线
对甲基苯乙酮(8-5)在甲醇钠作用下与三氟乙酸乙酯 (8-6)缩合得1-(4-甲基苯基)-4,4,4-三氟丁烷-1,3-二酮(83),收率为94 %。该路线原料价廉易得,总收率高。
四、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一)综合利用 • 1. 甲苯的回收套用
• 2. 甲醇、乙醇和甲基叔丁基醚的回收套用
(二)“三废”处理
塞来克西(8-1)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气
体可用水及液碱吸收,酸、碱等废水经常规的碱、
酸中和处理。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首次上市的第一个Ⅱ型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其商 品名为celebrex 。
COX-1 和 COX-2的特性比较
COX-1 生成 功能 COX-2
结构型 固有的,存在于 正常组织中
稳定细胞功能, 保护细胞
诱导型 诱导产生,存在 于受损伤的组织中
具有强的致炎、 致痛作用
抑制
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二、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 (8-3)与(8-4)环合生成塞来克西(8-1)的反应需稀酸 催化。(8-3)结构中与三氟甲基相连的3 位羰基的亲电活 性大于与苯基相连的1 位羰基,稀酸催化剂优先使3 位羰 基活化,降低了活化能,缩短了反应历程,同时提高了反 应区域选择性,生成更多的(8-1),而异构体(8-8)生 成量很少。
Claisen(克莱森)缩合反应
1) H3C O C CH3 + O C OCH3 H3C CH2 + CH3OH
2)
O F3C C OC2H5
+ H3C
O C
CH2 H3C
O C
O C C OC2H5 H2 CF3
3) H3C
O C
C H2
O C OC2H5 CF3
O C H3C
C H2
O C
CF3
• 在六甲基二硅叠氮锂(LHMDS)作用下,对甲苯乙酮 (8-5)与三氟乙酸-β-三氟乙酯(8-7)在四氢呋喃中缩合 得(8-3)。收率为86 %。该法所用试剂昂贵,收率也低 于三氟乙酸乙酯(8-6)路线。
三、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塞来克西(8-1)
一、对甲基苯乙酮的制备
(一)醋酸酐为酰化剂制备对甲基苯乙酮 (8-5) • 1. 工艺原理
(二)乙酰氯为酰化剂制备对甲基苯乙酮
1. 工艺原理
二、三氟乙酸乙酯(8-6)的制备
• 1. 工艺原理
三氟乙酸与过量的无水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 酯化,生成三氟乙酸乙酯(8-6)。 CF3COOH+CH3CH2OH 浓H2SO4 CF3COOCH2CH3
三、1-(4-甲基苯基)-4,4,4-三氟丁烷-1,3二酮(8-3)的制备 1.工艺原理
• 物理性质:浅黄色结晶,无臭,味苦,不溶于水,难溶
于乙醇,溶于乙醚、乙酸乙酯、氯仿和丙酮,熔点为 160.5~162.3℃。本品对Ⅱ型环氧化酶(COX-2)的选择性 抑制作用,几乎不作用Ⅰ型环氧化酶(COX-1)。
• 用途: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 病。 • 背景:由美国Searle公司研制开发的。1999年一月在美国
塞来克西的制备
专业:化学工程
基本框架
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塞来克西简介
一、塞来克西的简介
• 分子式:C17H14F3N3O2S • 结构式: H2N O
S O 1 2 N N 3 5 • 化学名称:4-[3-(三氟甲基)-5-(4-甲基苯基) -1H-吡唑-1-基]苯磺酰胺
1-(4-甲基苯基)-4,4,4 -三氟丁烷-1,3-二酮
对胺磺酰苯肼 盐酸盐
塞来克西
按使用溶剂的不同分类: (一)乙醇为环合溶剂 中性条件 酸性条件 (二)酰胺类溶剂 DMAC DMPU NMP
乙醇为环合溶剂 • 1. 中性条件下环合 收率:48.3% • 2. 酸性条件下环合 收率:76.4% 含量:99.1% 异 构体(8-8)含量只有0.57% 酰胺类溶剂 • DMAC :N, N-二甲基乙酰胺 收率:89.6% • DMPU :1,3- 二甲基-3,4,5,6- 四氢-2(1H)-嘧啶酮 收率为83% 异构体(8-8)的含量只有0.16% • NMP: 1-甲基-2-吡咯烷酮 收率为85% 异构体 (8-8)含量只有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