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测试 历史(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测试 历史(含答案)

慈溪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认为,秦朝的郡县政府具有中央性,中央指挥郡县如“运诸掌然”。

以下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A.郡县机构仿照秦代中央官制设置B. 郡县制始终适应封建国家治理需要C.郡县制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D. 郡县制彻底根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2.下图形象地反映了A. 传统科技的兴衰B. 君主专制的演化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儒家思想的发展3.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A. 血缘政治、儒学创新、政治民主、新思潮萌发B. 官僚政治、社会变革、封建盛世、“经世致用”思想C. 血缘政治、社会变革、封建盛世、理学盛行D. 官僚政治、儒学创新、审美观念、理学盛行4. 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注,西至歧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撰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骚驴。

南指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十里,不持寸刃。

”材料体现出唐代A.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B.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C.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5.有史学家认为:“元承宋制。

”在元代各项制度中能佐证该观点的有①行中书省②枢密院③宣政院④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这句话出自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天下郡国利弊书》D.《船山遗书》7.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描述某条约时说:“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所说的条约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 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C. 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8.1893年9月在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在湖北龟山建成投产。

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

这表明A. 民族资本主义取得较快发展B. 发展近代工业是大势所趋C.洋务企业刺激民族工业兴起D. 近代中国垄断公司的出现9.清末有人记载说:“电车以取值廉,乘之者不仅屠估佣保,虽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亦群趋之。

”与材料所记有关的交通系统首先建于A.上海B.天津C. 北京D.广州10.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了适合时势要求的新解释。

这一“新解释”A. 成为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B.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C. 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相同D. 说明孙中山思想的根本改变11.1945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我们中国有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中间阶级…这三个阶级都在活动,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都在那里准备日本打垮后干什么。

”这反映出当时A. 社会主要矛盾完成转换B. 中国前途命运面临多种选择C. 民族革命逐渐成为主流D. 联合政府设想得到广泛认同12.“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

”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 淮海战役的胜利C.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D.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13.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

这一制度初步形成的标志A.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B. 一届人大的召开C.《共同纲领》的颁布D. 1954年宪法的颁布14. 改革开放使中国空间技术和运载火箭研究事业迎来了“春天”。

下列成就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②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③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④“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A. ②①④③B. ②③④①C. ③①②④D. ③②①④15.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收入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到1990年,国家定价占30%,国家指导价占25%,市场调节价占45%.这种变化表明A.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C. 计划指导不再成为经济生活主导D. 传统经济体制发生一定改变16.这两次革命都对人与世界的意义进行了“拉平”,前者(牛顿、哥白尼的科学革命)将人和“神”拉平,后者(生物进化论)将动物和人拉平。

这两次科学革命的进步意义是A. 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B. 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C.将人从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D.引导了实验科学的产生17.某文献规定:“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利,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

……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上述规定可能出自A.《拿破仑法典》B. 1787年宪法C.《权利法案》D.《和平法令》18.《西方文化史》认为“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

……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据此判断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意义在于A. 完成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综合B.奠定了国家制度的理论基础C. 推动了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D.启发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19.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封建复辟王朝对这场革命的否定,人们在重新认识启蒙运动及大革命的意义和精神时,极大地激发出反对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渴望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政治热情。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A. 侧重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B.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C. 注重如实地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20.1918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

这一规定A. 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B.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C.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21.1941年初,英美参谋人员在华盛顿召开的“ABC会议”上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

其要旨是:一旦美国卷入战争,其军事努力将首先放在大西洋。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

英美军政首脑迅速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再次强调“先欧后亚”原则继续有效。

这一战略A.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 提高了中国战场的地位C. 有利于战后日美同盟的形成D.损害了苏联的国家利益22.下图所示事件发生后,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A.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袭B. 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开辟了第二战场C. 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23.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签订之后A.《北大西洋公约》签订B.美苏冷战正式开始C. 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D.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24.据联合国统计,2004年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值达到7160亿美元,交易数达6134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交易有141起。

这说明A.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贸易B.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阻力C.全球投资自由化得到发展D.国家间经济斗争日趋激烈25.“斩蛇起义”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前的历史典故。

据考证,刘邦最初所斩的是条普通的蛇,后来经过民间的传说,蛇变成了白蟒,并最终详细记载到《史记》、《汉书》等正史之中。

这说明A. 历史典故因其荒诞而缺乏研究价值B. 历史典故的记载均存在夸张与变形C. 历史典故往往反映社会意识形态D. 史书当中记载的神话传说是可信的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摘编自《战国策》材料二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

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

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

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

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

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

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

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

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

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

--摘编自吕思勉著《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秦国普遍使用的耕作方式的名称,并论述秦国之所以能够崛起的经济方面的原因。

(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但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要想确立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优势,必须以强大的生产力作为基础。

于是,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又兴起了一场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此后,科技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引起了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变革。

材料二在工业生产方面,1850~1870年的20年间,世界上工业生产只增长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间却增长了将近两倍。

20世纪初的13年间又增长了60%.在1870~1914年年间。

美国工业增长8.1倍,俄国增长7.7倍,德国增长4.6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87%以上。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闫丽娟《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科技革命”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4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利用(西方)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

将来各国欲恢复其战前经济之原状,尤非发展中国之富源,以补救各国之穷困不可也。

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