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一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PPT课件
人教版初一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PPT课件
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母亲 2、作者借助 纸船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情感寄托在具体 的形象上面,可以委婉地把作者的感情表 达出来。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 “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感悟探究
①诗中“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因为想回报母亲炽热的爱, 而且还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 撒娇,默默奉献 。
②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
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 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样子各怎样?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开满 亭亭
烦闷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
不适意
雨势并不减退, 大荷叶慢慢地 倾侧了下来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不摇动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了感动
文章中最后一句话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 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花
人 象征手法
金色花(圣树之花 ,圣洁高尚)的象征意义: ——美丽 ——美丽可爱的孩子 ——圣洁无私的母爱 ——孩子圣洁无私的回报母爱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 亲)的爱。 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 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 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 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心中的雨点:比喻人生路上 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 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直白的 呼唤,深切地表达了对母亲 由衷的感激和爱恋。
欣赏一首诗,冰心的《纸船》,再次 体会这种借物喻人写法的妙处。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
的心脾)。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 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④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 相依相伴 形影不离 难分难舍的母子亲情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听写答案
1、形影不离 2、自作主张
3、不可抗拒 4、仗义
5、寒战
6、怦怦
7、脸颊
8、树杈
9、抹
10、攥
11、逮
12、我感受到了相依相伴、形影不离、 难舍难分的母子亲情。
《荷叶·母亲》
冰心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 ,被称为“世纪老 人”,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冰心”笔名的由来: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
• 代表作有: 散文集《 寄小读者 》 诗集《 繁星》《 春水 》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瑞,吉祥。
莲蓬: 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 面的果实叫莲子。
烦闷: 心情不畅快。
菡萏: hàndà 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美读指导
(1)根据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做到情感融合。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朗读语速。做到语速适宜。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做到轻重分明。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做到节奏恰当。
—美读指导
☆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 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花
人 象征手法
பைடு நூலகம்
金色花(美丽、圣洁高尚)的象征意义: ——美丽可爱的孩子 ——圣洁无私的母爱 ——孩子圣洁无私地回报母爱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 一种文学体裁。从本质上看,它有 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 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 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 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 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 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 文其形,诗意其质”。
☆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
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亭亭: 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
适意: 舒适。
徘徊: pá ihuá 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 qī 倾斜,歪斜。
荫蔽: 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母亲、母爱 2、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荷叶 3、这种写法叫什么?
泰戈尔(印 度)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 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 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 集》、《吉檀迦利》。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 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 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 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嬉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