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解读2010
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解读2010
GI越低血糖升高幅度越小
葡萄糖,GI=100 籼米饭,GI=63 籼糯米饭(热),GI=65 籼糯米饭(冷),GI=95
黑米饭,GI=55
60 血糖(mg/dl) 50 40 30 20 10 0 30 60 时间(min)
曾悦. 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0
120
白面包与通心粉的区别
面对超重或肥胖的考虑
推荐级别
对于所有患糖尿病或有罹患糖尿病风险的超重个体, 应建议减轻体重 在超重或肥胖的胰岛素抵抗的个体中,适当地减轻体 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低糖类或低脂肪限制能量的饮食在短期内(1年内) 可有效减轻体重 就减重效果而言,限制能量摄入较单纯调节营养素比 例更关键 不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极低能量(<800kcal/d) 的营养治疗 近60%的糖尿病患者属于超重或肥胖, 因此其能量推荐标准需要考虑能量平衡代偿和减肥等因素
单不饱和 脂肪酸
• 改善脂代谢紊乱 • 改善糖耐量
量与质综合考虑与推荐
推荐级别 推荐量 推荐意见
A A C D B C
应限制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占每日总能量 占能比 比不超过10% <10% 进一步降低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7%),更有 占能比 利于控制血胆固醇及LDL-C水平 <7% 限制胆固醇摄入,每天不超过300mg 可适当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但占比不宜超过 总能量摄入的10% 每周可吃2~3次鱼(最好有1次是-3脂肪酸含量丰富的 海鱼)或富含-3的植物油类(如葡萄籽油、坚果及某些 绿叶蔬菜) <300mg/d 占能比 <10%
尚无充分研究高蛋白饮食对能量摄入、饱腹感、体重的 长期调节的影响,以及个体长期遵循此类饮食的能力
3
对于患有糖尿病且肾功能正常的个体,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供能比 的10%~15%
推荐级别
推荐意见
D B
目前不建议采用高蛋白饮食作为减肥方法。蛋白质摄入>20%能量对糖 尿 病管理及其并发症的长期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2010年7月2日,我国第一个《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与会的有内分泌、营养学界的众多专家,本指南将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起指导性作用
内 容
1
• 指南面世历程 • 指南内容精要
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糖尿病的营养素推荐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MNT 特殊时期的MNT MNT的执行与贯彻
新诊断糖尿病患者 (n=204) 无糖尿病对照 (n=204)
30
1
2 3 动物脂肪消耗的分值(g/d)
4
注:糖尿病患者高脂肪摄入的人数较非糖尿病患者多,低脂肪摄入的人数较少 较高与较低分值比较的相对风险:1.775(CI:1.199-2.628)P=0.004
Diabetes Care 2003;26:302–7.
推荐意见
A A B B D
量的考虑及推荐
1
根据DRIs的推荐,可接受的蛋 白质摄入量为能量摄入的 10%~35%,而美国和加拿大 的成人平均蛋白质摄入量占 能量摄入的10%~15%[
4
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与一般人群类似,通常 不超过能量摄入量的20%
2
占供能比的10%~15%
小规模、短期研究显示,蛋白 质含量>20%总能量的饮食可 降低食欲,增加饱腹感
可有效减少肥胖相关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推荐级别
在控制血脂相关指标方面,植物蛋白质较动物蛋白质更有优势 乳清蛋白有助于降低超重者的体重和餐后糖负荷,降低肥胖相关性疾病发 生的风险
推荐意见
B B
蛋白质摄入对血糖及胰岛素反应的影响
推荐级别
•2型糖尿病患者中,摄入蛋白质不易引起血糖升高但可增加胰岛素反应。 •纯蛋白质食品不能用于治疗急性低血糖或预防夜间低血糖
低糖饮食研究的影响
两项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量的考虑与推荐
B
A
质的考虑&血糖生成指数
• 糖类的摄入 量 • 食物种类 • 淀粉类型 • 烹调方式和 (直链淀粉 时间 和支链淀粉) • 加工程度
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糖生成 指数
质
GI =
质
质
质
×100
食物餐后2h血浆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积 等量葡萄糖餐后2h血浆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积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解读
曹 翔 上海长海医院临床营养科 chyykcx@
内 容
1
•
指南面世历程
2
•
指南内容精要
2
医学营养治疗(MNT)现状 国际vs.国内 源远流长vs.近似空白
两个领域专家携手力作
建立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原则, 成立指南撰写支持小组
《指南》编写委员会的组织
推荐意见
B
10名男性未经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食用含50g蛋白质的牛肉和等量的 水,结果显示,摄入蛋白质未能引起血糖升高,但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水平
基线
蛋白质 水
基线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 ; 86(3): 1040-7.
量
70 患者数 60 50 40
高脂肪摄入与糖尿病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1.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吴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55.
如何看待血糖生成指数(GI)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人们尤其是糖尿 病患者推荐: 参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合理选择食物,控制 饮食,并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注明总糖类及食物血糖 生成指数值。
《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指出: 用血糖指数评价饮食对于餐后血糖的负荷。高GI 食物与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增高独立相关。低血糖指数饮食在人体内消化和吸 收更为缓慢,有益于控制餐后血糖和减少心血管危 险因素。
**P=0.0056 高胆固醇* 糖尿病 **
量的考虑及推荐
•长期摄入高脂肪饮食可 损害糖耐量,促进肥胖、 高血脂和心血管病的发 生 •各种研究证据均指向, 脂肪占总能量摄入不宜 超过30%
推荐级别
•每日摄入的脂肪总量占总能量比不超过30%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脂肪摄入占总能量比还可进一步降低
质
•1981年,Jenkins等提出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 表示进食糖类后对血糖的影响,以区分不同糖类引起的不同血糖应答。 •GI值:指含50g糖类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h) 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
量
脂肪供能比与慢性病患病风险呈正相关
与相关慢性病相对危险
2.00
1.50 1.00
0.50 0.00 <20% n=10292 20-24% n=7643 25-29% n=7248 脂肪供能比(%)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05 30-34% n=5877 ≥35% n=9248
趋势检验: *P<0.0001
证据级别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 牛津推荐意见分级(OCEBM)
推荐 意见 证据 级别 1a 1b 1c 2a B 2b 描述 基于RCTs的SR (有同质性) 单个RCT研究 “全或无”证据(有治疗以前所有患者全都死亡,有治疗之后有患者能 存活。或者在有治疗以前一些患者死亡,有治疗以后无患者死亡) 基于队列研究的SR (有同质性) 单个队列研究 (包括低质量 RCT; 如(<80% 随访)
A
3a
3b 4
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SR (有同质性)
单个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报道 (低质量队列研究)
C
D
5
专家意见或评论
《指南》制定过程流程图
系统检索文献
证据数量
对证据进行评估和分级 推荐意见分级 (依据OCEBM标准) 编写组通过会议达成共识
证据的级别
证据的一致性
有条件时进行Meta分析
2010年7月2日《指南》正式发布
中国目前常用的能量计算方法
劳动强度 卧床休息 轻体力劳动 中等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 消瘦 (千卡) 20~25 35 40 40~45 正常 15~20 25~30 35 40 肥胖 15 20~25 30 35 (千卡) (千卡)
基础能量需要量测定可以采用多元回归的经验公式进行估计,或者采用通用 系数方法,每人按照25-30kcal/kg IBW/d计算基本能量摄入推荐,再根据患 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活动度、应激状况调整为个体化能量标准
14
营养素&营养素相关因素
能量 甜味剂 植物化合 物 微量元素 及营养素 食物纤维 饮食结构
蛋白质
饮酒
脂肪
糖类
能量控制对于糖尿病 乃至预防糖尿病相关风险均至关重要
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满 足营养需求,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控制相应的能量摄入,以期达到良 好的体重以及代谢控制
能量需要测定或计算
一级 文献
二级 文献
筛选项目
有效性:指南, Meta-分析,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研究,病例报告,共识意见 文献出版类型 安全性:指南, Meta-分析,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研究,不良反应报告,共识意见 主要检索词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Parenteral nutrition,enteral nutrition, Diabetes,营养治疗,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糖尿病,各专题内容结合 相关领域进一步确定检索词
通过平衡饮 食与合理营 养,以控制 血糖、血脂、 补充优质蛋 白质和预防 其他必需营 养素缺乏
个体化的医 学营养治疗, 可提供适当、 充足的营养 素,有利于 防治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 生与发展
对于患有1 型或2型糖 尿病的儿童 青少年患者、 妊娠期或哺 乳期妇女及 老年糖尿病 患者,应满 足其在特定 时期的营养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