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的结构设计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民用住宅的结构设计的思想和设计细节,还对住宅结构的有关承受力做了理论性验算。
关键词:民用住宅结构设计建筑中图分类号: tu2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民用住宅进入商品行列,人们对住宅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为重视它的功能是否齐全、布局是否合理,质量是否过硬。
因此,对民用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体现建筑设计的实用性、通用性、安全性、可行性,本文采用常规的建筑设计理念,结合当前人们关注防震等安全系数的重点,以某六层民用住宅楼设计为载体,展示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水泥空心砖。
1建筑设计1.1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本设计满足用户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并为使用者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整体性较好,坚固稳定,经久耐用,建造施工方便;考虑建筑外型美观要求。
建筑物不仅仅要满足人们正常使用的需要,同时还要很好的与周围的现有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满足使用者对建筑美观的要求和需要,以达到视觉和精神上统一的效果;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设计要考虑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预留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结合所在地的气候特征。
日照和主导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了解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并提高房屋设计和建造的质量和速度,建筑设计应采用国家规定的建筑统一模数制。
本建筑的柱距、开间、进深和层高等尺寸都采用3m的模数。
1.2建筑平面设计鉴于篇幅,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主体,卧房、起居室和厨房来展示设计构思。
(1)卧室设计卧室可分为主、次两种,功能有睡眠、休息、读写、储藏和化妆等。
设计要点:面积满足人体活动、家具及使用家具所占空间、交通路线所占空间要求;形状采用矩形,以便灵活布置家具、施工和统一开间和进深,进深和开间之比要小于2;卧室宜布置在南向,两卧室之间不要互相串通形成套间,要通过门窗的设置组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每户至少有一个卧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
(2)起居室设计起居室俗称客厅,用于团聚、会客、娱乐,往往兼做交通的枢纽。
设计要点:)空间设计原则是开放灵活、弹性利用、增强应变、突出个性、适于表现自我;起居室有一个或几个不设门的完整墙面以便布置沙发、茶几、饭桌、家用电器等家具陈设,在开间、进深尺寸上要与卧室、厨厕及楼梯间一起综合考虑。
起居室在住宅套的布局中应处于住宅套的前部,靠近门厅、餐厅布置,应有直接采光和通风;保证起居室安定性,在平面设计中应尽量减少交通穿越干扰,起居室穿越交通最好角穿越或短边穿越;起居室设计应做到公私分明、动静分离、合理分区、尽量避免户内干扰。
(3)厨房设计厨房里的炊具设备包括:灶台、冰柜、水池和碗柜等,要求给排水管道相对集中,并采用现浇楼板,能直接对外开窗进行通风采光。
厨房设计应满足炊事的设备及操作活动要求,并使操作者伸手弯腰的动作减少到最低限度;应充分考虑厨房通风排烟,利用主导风向组织穿堂风;厨房通风派风应与居室通风相分割开,避免厨房油烟气味对居室内干扰。
1.3剖面设计建筑剖面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的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
住宅层高2.8m。
对于易积水且经常用水冲洗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室内地面应低于同层其它房间地面20mm,以防溢水;窗台的高度主要根据室内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和家具设备的高度来确定,卧室、厨房窗台高度取0.9mm,窗台的构造处理上注意防水;楼梯间开间2.6m,进深5.4m,取h=175mm、b=280mm;底层:踏步数 n=2450/156=14级;设为两跑楼梯n1=6、n2=8级;梯段宽b=1100mm;息平台宽d=1500mm;标准层:踏步数 n=2800/175=16级。
1.4屋面排水设计混凝土屋面渗漏,应做到排水畅通,本工程屋面坡度为2%,落水洞口坡度为5%,并呈凹坑;屋面防水材料采用合成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沥青等新型防水卷材。
采用有组织排水。
雨水管沿建筑物四周共8个,满足排水要求。
雨水管直径为100mm,材质为pvc。
2结构设计2.1结构布置与选型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活荷载资料如下,楼面活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厨房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浴室、卫生间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 ;走廊、楼梯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 kn/m2 ;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非上人屋面:0.5 kn/m2。
设计选用材料如下,混凝土:采用c30、c25;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墙体:外墙、分户墙采用灰砂砖,其尺寸为240mm×120mm×60mm,重量=18kn/m2;窗:钢塑窗,=0.35 kn/m2;门:木门,=0.2 kn/m2。
平面结构布置如图2-1所示。
竖向结构布置图如图2-2所示。
图2-1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2 竖向结构布置图3对设计进行安全性能验算3.1框架柱截面尺寸设计假设结构的荷载设计值为12kn/m2,则底层中柱的轴力设计值为n=12×3.6×5.4×6=1399.68kn结构采用c30混凝土, fc =14.3 n/mm2假设柱截面尺寸b×h=400mm×400mm,则柱的轴压比为:故确定取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为了简化施工,各柱截面从底层到顶层不改变。
3.2框架梁柱线刚度验算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中框架梁i=2i ,结构采用c30混凝土ec=3×10 n/mm 。
左跨梁:i =ei/l=3.0×107×2×1/12×0.25×(0.5)3/5.4=2.89×104 knm右跨梁:i右梁=ei/l=3.0×107×2×1/12×0.25×(0.5)/5.4=2.89×104 knma~c轴底层柱:i底柱=ei/h=3.0×107×1/12 (0.4)4/4.65=1.37×104 knm 其余各层柱:i余柱=ei/h=3.0×107×1/12 (0.4)4/2.8=2.06×104 knm 令i余柱=1.0 , 其余各杆的相对线刚度为:i,左跨梁=2.89×104/2.06×104=1.4;i,右跨梁=2.89×104/2.06×104=1.4;i,余柱=1.37×104/2.06×104=0.66;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计算简图,如图2-3所示。
图2-3梁柱相对线刚度3.3地震荷载验算本工程设计为市郊的民用住宅楼,设计采用某市抗震设防标准,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一组。
考虑边柱偏心力矩的影响,建筑高度为19.4米,在地震作用下以剪切变形为主。
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的作用。
(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屋面处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0.5×雪荷载标准值楼面处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0.5×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其中结构和构配件自重取楼面上、下各半层层高范围内(屋面处取顶层的一半)的结构及构配件的自重。
●屋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板自重=7.02×11.04×47.04=3645.64kn梁自重=1012.25kn柱自重=3×4.27×(20+23×2)=845.46kn女儿墙自重=3.5×(11.04+47.04)=203.28kn外墙自重=782.54kng = g=3645.64+1012.25+845.46+203.28+782.54=6489.17kn●标准层楼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的计算g =4.33×11.04×47.04=2248.66kng=1012.25kng =845.46kng =782.54kng = g=2248.66+1012.25+845.46+203.28+782.54=4792.4kn●底层楼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的计算g =4.33×11.04×47.04=2248.66kng=1012.25kng =845.46×1.34=1132.92kng =782.54× kng =2248.66+1132.92+1048.6+1012.25=5442.43kn●屋面雪荷载标准值:g雪=0.4×11.04×47.04=207.73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g =2.0×11.04×47.04=1038.64kn●总荷载代表值计算:屋面处:g = g +0.5 g =6489.17+0.5×207.73=6593.035kn 楼面处:g = g +0.5 g =4792.4+0.5×1038.64=5311.72kn 底层处:g = g +0.5 g =5442.43+0.5×1038.64=5961.75kn3.4风荷载计算(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将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外墙面上的分布风荷载,简化为等量作用于楼面处的集中风荷载,计算公式如公式2-1所示:公式(2-1)µs―风荷载体形系数,本工程h/b=17.55/10.8=1.67<4,取µs =1.3µ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本工程建设地点为城市郊区,取b类地面粗糙程度;ω0―风荷载基本风压值;βz―风振系数。
基本自振周期t1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用t1=0.08n估算,大约为0.64s~0.25s,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的影响hi―下层柱高;hj―上层柱高,对于顶层女儿墙取墙高的2倍;b―值计算单元迎风面积宽度。
b=3.6m风振系数:βz=1+ξυψz/µzξ―脉动大系数,取ξ=1.18;υ―脉动影响系数,查表得υ=0.475;ψz―振型系数,ψz= hi/h ;µ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计算过程如表2-1所示:表2-1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2)风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位移计算时,各荷载值均采用标准值抗侧移刚度d的计算如表2-2~2-3所示:表2-2 横向a~c轴2~6层d值计算表2-3横向a~c轴底层d值计算总结民用住宅设计形式灵活多样,因势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