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
规律二:名词在特指代词“ 规律二:名词在特指代词“所”的前后,名 的前后, 词用如动词。 词用如动词。
“所” 常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合用,构成“所” 常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合用,构成“ 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 后出现名词、 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出现名词、 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
二、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可用作使动用法的词类有动词、形容词、 可用作使动用法的词类有动词 、 形容词 、 名 词。 可以通过“ ……怎么样 的句式进行检验。 怎么样” 可以通过 “ 使 …… 怎么样 ” 的句式进行检验 。 1、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2、 见可欲 , 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 , 则思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 止以安 止以安人。 梅为业以求钱也。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百姓之骨于中原。 4、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词 类 活 用
古代汉语文言当中每个词类的语法功能、 古代汉语文言当中每个词类的语法功能、 语法特点跟现代汉语并非完全一致。 语法特点跟现代汉语并非完全一致。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 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这些理解上很容易产生分歧,所以我们要 这些理解上很容易产生分歧, 把握这些词的特殊用法。 把握这些词的特殊用法。
1、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 非博士官所 天下敢有藏诗、 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2、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 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
规律三:名词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修饰。 规律三:名词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修饰。
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 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放在能愿动 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名词不受副词修饰, 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名词不受副词修饰,所 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要活用为动词。 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要活用为动词。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 2、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从弟子女十人所, 缯单衣。 3、公子怒,欲鞭之。 公子怒,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5、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 子谓公冶长: 6、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寡人欲 甘茂,可乎?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见)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少见) 及物动词本可带宾语,分辨其是否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本可带宾语 , 分辨其是否使动用法 , 主要根据上下文文意确定。 主要根据上下文文意确定。 比较: 比较: 王生日饮 不视太守。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鼠硕鼠, 我黍。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 孟子将朝 孟子将朝王。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
注意: 注意:
有时用作使动的形容词可以不带宾语。 有时用作使动的形容词可以不带宾语。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小不可大 且小可大 可小,小不可大也;且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
(三)名词使动用法
表示“ 表示 “ 使宾语成为或者拥有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 齐威王欲将孙膑。 齐威王欲将孙膑。 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吾见申叔,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吾见申叔,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其户。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成语中保留此用法的有: 成语中保留此用法的有: 报仇雪 报仇雪耻、 祸国殃民 牛充栋、 汗牛充栋、 粉身碎骨
(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包括介词 的宾语),活用为名词。 ),活用为名词 的宾语),活用为名词。
1、作主语。 作主语。 是故圣益圣,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作宾语。 2、作宾语。 而任之,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作介词宾语。 3、作介词宾语。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 威怒。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 心不服。 心不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一、各种词类之间的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规律一: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 规律一: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 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正,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1、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庐山草堂) 作为草堂。(庐山草堂) 。(庐山草堂 2、赵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赵之子孙侯 其继有在者乎? 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4、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规律四:名词前后用“ 规律四: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 词性短语连接, 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2、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不耕而食, 3、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
规律五: 规律五: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 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1、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 于公田。 2、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吾不能以春风 以春风风 吾不能以夏雨 以夏雨雨 吾穷必矣。 吾穷必矣。 3、请勾践女女于王。 请勾践女女于王。
1、公子怒,欲鞭之 公子怒,
鞭(名→动,鞭打) 鞭打)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舟楫者,非能水 而绝江河。
水(名→动,游水) 游水)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贤臣, 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亲(形→动,亲近) 亲近) 远(形→动,远离) 远离)
词类活用的概念
所谓词类活用, 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 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特点: 特点: 要有具体语境 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具体语境,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 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临时性,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例如: 公子怒, 例如: 公子怒,欲鞭之。 曹子手剑而从之。 曹子手剑而从之。 从左右,皆肘之。 从左右,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 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 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 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 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活用是临时 的偶然的用法。 的偶然的用法。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 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 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不是临 时的,偶然的。 时的,偶然的。
成语中保留此用法的有: 成语中保留此用法的有: 惊天动地 惊天动 息事宁人 闭月羞花 众口铄 众口铄金 沉鱼落雁 降龙伏虎
(二)形容词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状态、 表示 “ 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 、 状态、 特点” 特点”。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பைடு நூலகம்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上求鱼, 上求鱼,臣干谷。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 其室。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 则王怒。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语中保留此用法的有: 成语中保留此用法的有: 正本清源、光宗耀祖、独善其身、清心寡欲 其身、
时操军众已有疾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庞涓恐其贤于己, 疾雷不及掩耳。 雷不及掩耳。 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赐之食, 舍肉。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草木有生而无知 草木有生而无知。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 雍水暴益 荆人弗知。 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人或益 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如学也。 如学也。
(四)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 就是动词跑到了主语和宾 语的位置上。 语的位置上。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赵王之子孙侯者, 有在者乎? 2、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翩翩两骑来是谁? 3、翩翩两骑来是谁? 4、追亡逐北。 此亡秦之续 5、此亡秦之续耳。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现代汉语里的例子 咱们总算夫妻了一场吧! 咱们总算夫妻了一场吧! 夫妻了一场吧 咱们朱家门里穷倒是真的,可也 咱们朱家门里穷倒是真的, 志气了几辈子 了几辈子。 志气了几辈子。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规律: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 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则活用为动词。 ),则活用为动词 (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则活用为动词。 1、亲贤臣,远小人。 贤臣, 小人。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 良。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 3、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吾老,以及人之老; 吾幼,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其他规律参见前一条) (其他规律参见前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