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 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 第六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一、填空题
1、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与()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3、()指人和动物在无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学习。

4、奥苏贝尔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联系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三种同化方式,分别为()、()和()。

5、加涅把学习条件分为()和(),在他看来,教学设计属于()。

6、奥苏贝尔认为,讲授教学的原则有()、()、序列组织原则和巩固原则。

7、()指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的类别。

8、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9、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和()。

10、加涅认为,在智力技能的子技能中,()是最基本的智力技能。

答案:1、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 2、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潜伏学习 4、下为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5、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外部条件
6、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
7、编码系统
8、苛勒
9、顿悟;试误 10、辨别技能
二、单选题
1、学生学完了“胡萝卜”“白菜”这些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

这种学习属于()
A 上位学习
B 下为学习
C 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2、“北京市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属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类型中的()
A 表征学习
B 概念学习
C 非概括性命题
D 概括性陈述
3、()主张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A 苛勒
B 布鲁纳
C 桑代克
D 托尔曼
4、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必要性内容。

()
A 利于记忆的保持
B 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提高与发展
C 懂得基本原理,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D 有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间的间隙
5、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对所学知识进入短时记忆,即对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属于()阶段。

A 保持阶段
B 回忆阶段
C 获得阶段
D 概括阶段
答案:1、A 2、C 3、D 4、B 5、C
三、判断题
1、符号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一连串的刺激反应,也就是简单机械的运动反应。

()
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或改变。

()
3、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顿悟只与当前问题情境有关,与学习者过去经验无关。

()
4、从学科领域来看,发现法适合任何学科知识的教学。

()
5、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同一结构起作用的不同方式。

()
6、有意义学习的产生主要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与学习材料的性质无关。

()
7、命题学习包含表征学习,且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

()
8、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实质就是新旧知识间的联结。

()
9、布鲁纳认为学科的知识结构包括一般原理,但不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
10、信息加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是: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突出教学的重点。

()
答案:1、× 2、√ 3、× 4、× 5、√ 6、× 7、√ 8、
√ 9、×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