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节日》优质公开课教案 (3)

《传统节日》优质公开课教案 (3)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确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出示课件:出示过春节的图片配“新年好”音乐歌曲。

2.同学们,你听到这是有关什么节日的歌曲?(学生答春节)
像春节我们世世代代都在过的节日就是传统节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和节日有关的一首民谣——传统节日。

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读民谣,随文识字
1.请学生仔细听朗读,边听边把生字圈一圈。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

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出示课件)
chuán tiējiējìsǎo zh ōu ài tánɡ
传统贴窗花大街小巷祭扫赛龙舟艾香满堂飘
qǐqiǎo lánɡbǐnɡshǎnɡjúzhu ǎn tuán rènao
乞巧牛郎织女月饼赏菊转眼团圆热闹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街、转、热:“街”书写时第二个“土”最后一笔是“提”。

“转”书写时车最后一笔是“提”。

“热”书写时四点底要写的宽扁。

(2)热闹:读rènao,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乞巧:读qǐqiǎo,两个三声连读时,“乞”要读阳平。

5.生把街、转、热各写二遍,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4.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节日读一读。

5.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给这些节日排排队吧。

展示教具,边贴边引导学生说出节日的日期。

6.生课件欣赏人们是怎样庆祝传统节日的。

生欣赏,师适时介绍人们庆祝的方式。

在隆隆的鞭炮声和欢庆的锣鼓声中,我
们迎来了热闹的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人们开开心心。

清明节,为先人扫墓。

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七夕又称乞巧节,妇女陈设瓜果向织女祈祷希望可以获得更高的缝纫技巧。

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赏圆月。

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又敬老,老人幸福笑。

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四、练一练
1.连一连,读一读。

贴龙舟
放窗花
赛月饼
吃菊花
赏花灯
看鞭炮
2.填一填
春节到,(),贴窗花,()。

(),看花灯,()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

过端午,(),()满堂飘。

七月七,来(),牛郎织女会鹊桥。

(),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踏秋()去()。

转眼又是()到,全家()真()。

五.课后作业
1.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独特的来历,请你和你的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同学之间互相讲一讲。

2.请在田字格内认真书写本课生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