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运用
作者:甄玉连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在迅猛发展。
旅游心理学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因此,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显突兀。
关键词:心理学;旅游;运用
一、心理学与旅游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诸多领域。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者心理、旅游工作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管理心理、旅游地居民心理、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设施建造中的心理问题。
二、旅游心理学在旅游行业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
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旅游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帮助旅游企业管理者解决管理与经营活动中的心理问题。
让旅游管理者掌握组织内成员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从而调动旅游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要想使旅游者得到最佳的服务,就要从旅游从业者团队做起,管理者将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关爱下属,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等良好心理品质,使团队发挥最大潜能,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工作效率。
2.有助于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
学习心理学,旅游从业者能够根据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了解旅游者的旅游需要、动机、态度、人格等方面,从而可以提供给旅游者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
我国旅游业起步晚,但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但只有先进的硬件设施是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应从旅游者的需要出发,掌握旅游者对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的偏好和内在的心理需要,了解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文化背景等心理差异,才能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
3.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开发旅游资源是以旅游者为主体而设计的。
要考虑旅游资源是否适应旅游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审美习惯和个性需求。
例如旅游交通是否能够给旅游者带来安全、舒适的体验,饭店是否能够满足旅游者对方便、雅致的生活环境需求,购买消费是否符合旅游者消费水平等问题。
所有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的设计都要充分尊重旅游者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趋势,尽量让旅游者得到积极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心理学理论知识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
旅游心理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和旅游消费心理倾向,它主要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
旅游心理学就是通过对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情绪、旅游者美好体验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心理因素对旅游行为产生、选择和心理效果的影响。
旅游需要是指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的内心状态,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旅游目标的动力或内驱力。
旅游偏好是指旅游者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极端肯定的心理倾向,旅游态度对象的吸引力取决于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态度对象的客观属性。
另外,个性初始风景,即人们未成年时期曾生活并受到很大影响的居住地景象,都会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旅游决策。
有效调控旅游从业者的情绪情感也是提供优秀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善于控制不必要的激情和不良心境,可以采用理智控制法、转移调控法、合理地宣泄情绪及利用情绪ABC认知疗法。
确保自己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境,也可以帮助旅游者调整情绪情感,让旅游者体会到旅游服务带来的愉悦体验。
四、旅游从业者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服务质量。
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导游接团时、服务过程中及旅游结束时,贯穿于旅游工作的始终。
旅游从业者要有端庄稳重、不卑不亢的精神面貌,举手投足中要体现良好的行为仪态;具有灵敏性耐力、可塑性、适应性等职业气质及主动热情、耐心服务、适应环境、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良好性格品质;营造和谐氛围,激发积极情绪,加强情绪修养,学会理性思维等情绪情感品质;有较强的意志力,能够树立人生理想,明确工作目标,充分利用集体动力,加强意志锻炼等。
这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日显突出,并且不容动摇。
但是,旅游心理学毕竟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还需要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从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旅游心理学的依托下,要让旅游者得到更为满意、周到的服务,让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保证旅游者吃得开心,住得舒心,看得赏心,买得随心,玩得尽心。
参考文献:
[1]薛群慧.论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昆明大学学报,2006(2).
[2]芦爱英.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及服务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2).
[3]刘兴华.浅议散客旅游者的心理特征与营销策略[J].职业技术,2009(7).
[4]晏鲤波.中国旅游心理研究二十年述评[J].旅游科学,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