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衣: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食:到1987年,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发动“菜篮子”“工程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社会风俗方面:社会风气上,涤荡封建糟粕;婚姻制度上,1950年制定《婚姻法》,妇女解放休闲生活上,节假日延长,休闲方式多样化
(二)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表现
轮船运输业方面:
1.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的发展。
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发展,轮船运输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呈现萎缩的状态。
铁路方面: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局面得以改变,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2.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京九铁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祖国首都的联系。
3.1997年起,国家还对铁路实行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公路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使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
航空方面: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讯工具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生活的影响
1、近代以来交通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近代以来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方面:新中国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的舆论工具。
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电影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反应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搬上银幕。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辉煌的新时期。
3、电视方面: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发展的表现:(1)电视逐渐普及;(2)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4、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的原因:
(1)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技术的进步1.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
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媒介诞生了。
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5、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6、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