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反讽的言语行为理论阐释
以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反讽言语行为,可以发现该作品的主旨即为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人物所实施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分为五类均对推动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还证明了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与普通语言中的反讽言语行为一样,均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到阐释,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
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n)于9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
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
通过施为动词(perfomveve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
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
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
Pr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nDij)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
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
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
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
海佛凯特He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
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简》奥斯汀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9世纪初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在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又不动声色地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
经过真理的陈述及,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
在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的主旨,也是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人物执行。
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著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
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
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
阐述性反讽。
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
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
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
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
2。
指令性反讽。
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
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
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
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
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
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
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的嘲讽。
3.性反讽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
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
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
你实在过分心思啦。
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性反讽言语行为。
由于受到当时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表达性反讽。
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
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
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
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
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
凭借其优越的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
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
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
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
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
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
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
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
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
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殊不知正是她这次不辞劳苦的奔走为两位默默相恋的青年及时地穿针引线促成了他们的美满结合。
这真是对咖苔琳夫人弄巧成拙的极大讽刺。
通过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傲慢与偏见中最具特色的反讽艺术,既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评论的可行性,也使读者更加明确地意识到中的反讽言语行为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在语境中展示人物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关系、动态性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