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填筑采用A。
B组填料。
二、目的
为规范路基填筑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特依据铁路施工规范及设
计图纸要求制定此技术交底书。
三、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
1)现场交桩以后,完成中线、水准施工复测,并与相邻地段贯
通闭合,之后才施放线路中心桩和路基边桩,中线、水准、边桩的测量误差符合客运专线施工测量的规定.
2)依据中心位置、地面高程、横断面尺寸放样俩侧边桩,包括
路基边缘、坡度、坡脚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并预留超填宽度。
2、A.B组填料的选用
1)A、B组填料的粒径不宜大于60mm。
2)A、B 组填料常规检测指标要求:粗粒土或碎石土每10000m3 检测颗粒级配和颗粒密度。
3)、特殊试验要求:
a、采用碎石类土作为A、B组填料的,对需要破碎的块石土,要
求母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软化系数kr>0.75);填料中的细粒土(小于0。
075mm)含量应小于15%,对于基床底层液限WL<40%,且塑性指数IP≤17,对于基床以下部分,液限应WL<40%。
对于浸水地段或高路堤路基填料还应满足设计图
中
要求采用砂类土(砾砂、中粗砂)作为A、B 组填料的,砾砂中大于
2mm 的颗粒、粗砂中大于0.5mm 的颗粒、中砂中大于0。
25mm 的颗粒
应坚硬,不易风化,颗粒级配应良好,并含有不宜大于10%的细粒含量,且液限WL<40%,已保证具有较好的粘结性。
b、确定填料软化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对于膨胀性细粒土,宜采
用三项检测指标①自由膨胀率Fs(应小于40%);②蒙脱石含量M(应小于7%);③阳离子交换量CEC(NH4+)(应小于170mmol/kg),在调查
料源或者料源发生变化时应检测此三项指标.
四、路基填筑施工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
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
1、下承层处理、验收
1)先清理基底表层的植被,挖除树根,再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对基底下的古墓、暗沟、洞穴,按有关规定处理.
2)地面横坡缓于1:10 时,路堤直接填筑再天然地面上,堤高
小于基床厚度的地段,消除地表草皮。
地面撗坡为1:10~1:5时,清除草皮。
原地面陡于1:5 时,自上而下挖台阶,平台的宽度不小于2m。
3)基床底层下承层已验收,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
验收合格.
2、分层填筑
1)、路堤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
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应小于50cm。
作业区段划分:准备区段,摊铺区段,碾压整形区段, 检测报验区段。
2)、从碎石垫层顶面开始分层填筑,填筑厚度根据压实机械、压
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决定填筑的松铺厚度为0.32m。
3)、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摊铺料面积,确定堆放间距。
在填筑
场地按照每车料方量及摊铺厚度,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同时埋桩挂线,标示松铺厚度.
3、摊铺平整
1)、推土机按全路堤面宽均匀摊铺,经推土机摊铺后层面高程比
每层设计高程高2cm.
2)、用大型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
3)、用平地机进行初平.平地机作业时刮刀与机架中心线的工作
夹角应在15°~75°的范围内。
高坡切削时,应确保双轴驱动轮靠近坡脚,同进让转盘和刮刀尽可能朝向平地机工作的一边侧移。
4)、测量层面高程,纵向每20m设1个测量断面,每断面4个测
点。
5)、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不应有粗集料或细集料
窝,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
6)、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阶段、四区段、把流程
4、机械碾压
精平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检测,确认填筑层标高及平整度符
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
1)、碾压组合:碾压组合方式: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3遍
+静压1遍。
2)、碾压工艺: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静线压力80Kg/cm2,弱振时激振力18.2T,强振时33。
7T,碾压行驶速度2~4Km/h。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
进行碾压。
路基边角及沉降观测板周围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冲击夯进行冲击夯实。
碾压过程中用水准仪测量不同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压沉量。
3)、搭接处理: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
不应小于2.0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5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以保证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均匀。
当路基各段不同步填筑时,纵向接头处应在已填筑压实基础上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2.0m,高度同填筑层厚.
5、整修成型
1)、随每填层的铺筑.碾压进程同步整修,保证填筑边坡整齐平顺,使碾压设备能够走行到边。
2)、为防止雨水淋刷浸泡引起边坡坍塌,应及时对边坡进行拍实
夯压。
3)、在路堤填筑完成后,按照施工图标示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修整边坡,清除多余填土,并对边坡进行夯压
6、验收
1)、基床底层顶面的最后一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路基成型后的整
平、整修作业。
2)、同时进行自检、复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抽样的三级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验标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
五、路基填筑检测和控制
1、基床底层填料和压实标准
基床底层选用A、B组填料,应级配良好,其粒径不宜大于60mm。
2、基床底层路基填筑压实标准及试验频率
基床底层路基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根据其它客专及德铁经验,增加Ev2 /Ev1指标,Ev2 /Ev1≤3.0,
当3。
0< Ev2 /Ev1≤3.5时,Ev1应不小于Ev2规范规定值的60%。
对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应增加压实系数K≥0。
95控制(可采用表面振实法或振动台法确定最大干密度)
检测频率为:检测频率为纵向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测压实系数K
和孔隙率n(砂类土和碎石类土)各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
1m 处各2 点,路基中部2 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
层检测动态变形模量Evd4点,其中:左、右距路基边线2m处各1点, 路基中部2 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每100m 每填高约90cm 抽检K30 检测4 点,Ev2 检测4 点,其中:左、右距路基边线2m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
基床底层顶面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厚度
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3、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压实标准及试验频率
1)基床以下应选用A、B 组填料和C 组中的块石、碎石类、砾石类填料;当选用硬质岩石或不易风化的软质岩的碎石时,应级配良好,块石类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6。
0cm。
2)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按下表的要求控制。
但试验段路基要对表内指标每层全部检测.并据此推算不同填料的各项指标之相互关系。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根据及其它客专及德铁经验,建议增加Ev2 /Ev1指标,Ev2 /Ev1
≤3.0,当3。
0〈Ev2 /Ev1≤3。
5时,Ev1应不小于Ev2规范规定值的60%.对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应增加压实系数K≥0.92 控制, 增加Evd的检测要求和控制指标,指标可定为35Mpa.
检测频率:
检测频率为纵向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测孔隙率n、压实系数k各
6 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 处各2 点,路基中部2 点,测
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米增加1个检测点;每层检测动态变形模量Evd4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1 点,路基中部2 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布置;每100m 每填高约90cm 抽检K30 检测4 点,Ev2 检测4 点,其中:左、右距路基边线2m 处各1 点,路基中部2 点,测定应沿路基纵向均匀随机
布置。
基床以下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六、施工安全
1、开工前必须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做到一人不漏,使每个人掌握路基工程施工的基本安全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严禁饮酒后作业和违规操作.
3、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等大型机械作业时,设专人指挥。
4、对机械的操作和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细则与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杜绝因机械操作不当、触电等造成的伤亡事故。
5、现场实行规范化管理,各类材料堆放有序,严禁侵入便道界限, 保证道路畅通。
七、环境保护
1、工程临时占地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护沿线古树,材料、
废弃物不得于林下堆放,确因建设需要占用林地的,施工结束后做好抚育与恢复工作。
2、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保护好周围环境,减少对植被生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或整理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