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亚汉文化圈的“贤媛”书写

东亚汉文化圈的“贤媛”书写

东亚汉文化圈的“贤媛”书写
钱南秀
【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48)4
【摘要】因汉文或文言曾作为东亚汉文化圈诸国官方而正式的书写语言,大量汉文典籍因此产生,为后世了解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篇帙浩繁的文
化典籍也包含了妇女史的书写,其中,初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贤媛”
书写传统尤为值得注意。

延及明清时期,“贤媛”文体均于汉文化圈诸国引发仿作。

大量明清《世说》仿作的出现,反映并促使了知识妇女对于魏晋“贤媛”及其所代
表的“林下风气”之自由精神的认同,导致“贤媛”精神于清末维新运动中凸显,成
为妇女平权运动的思想与精神资源及其独立自主意识的一种表达。

在日本,“贤媛”仿作于德川早期出现,基于日本原有妇女史资料,“贤媛”偏才,而贞节观从未占主流。

然而,不同于清末维新运动中“贤媛”居于前沿,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列女”仿作大
量涌现,迅速取代“贤媛”,盖因教育妇女为其时重要社会变革目的。

“贤媛”在朝鲜,协同推动了士林对于妇女诗文创作的重视;在越南,亦进入妇女生活的书写,重在表彰妇女才学智略。

研究“贤媛”传统在东亚汉文化圈的流传衍变,不仅能够就东亚
妇女史的书写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亦可对其后整个东亚社会政治学术对于人民生活
的影响具体而微,有更为深切的认识。

【总页数】15页(P1-15)
【作者】钱南秀
【作者单位】莱斯大学跨国际亚洲研究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31
【相关文献】
1.横向与纵向──东亚汉字文化圈与欧洲罗马文化圈意识构造的比较文化论序说
2.论贤媛之“贤”——从贤媛门看《世说新语》品评妇女的标准
3.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会述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