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3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表3­6 测量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
指标
分子
分母
基数
指标类型
粗出生率
同年活产数
同年平均人口数×1年
1000/千 强度型(近似)
总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同年活产数
同年15~49岁妇女数
同年某年龄组活产数
同年某年龄组平均妇女数×1 年
是15­49岁年龄别生育率的总和
1000/千 1000/千
相对比型 强度型(近似)
n医学人口统计不仅是制定卫生工作计划及确定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也 是了解人群健康水平及评价卫生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
2
(一)医学人口统计资料的来源
n 1、日常工作记录(报告单、卡、册) n 2、统计报表 n 3、人口调查(抽查和普查)
3
(二)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1、人口总数
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数 一般采用一年的中点,即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统计 统计人口数的方法:实际制 和 法定制
4
2、人口学特征指标
人口学的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等,其中最常用来描
述人口结构的是年龄和性别。常用人口学指标如下:
表3­5 人口学特征指标
指标 老年(人口)系数 少儿(人口)系数 总负担系数
少儿负担系数 老年负担系数 老少比 性别比
分子
≥65 岁人口数 ≤14 岁人口数 ≤14 岁人口数 + ≥65 岁人口数 ≤14 岁人口数 ≥65 岁人口数 ≥65 岁人口数 男性人口数
9
n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child mortality rate under age 5)是近些年来国 际组织推荐并应用较多的综合反映儿童健康水平和变化的主要指标。
n 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CSDR)指某种原因(疾病) 所致的死亡率,也称某病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 标,它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
284
100.0
2
表3-1的第(1)栏“职业”是一个四分类变量,第(3) 栏显示本次调查的1381名被访者不同职业的频率分布,其 中, 被访农民的频率最高, 为 53.4%;表3-1的第(5)栏 是本次调查得到的慢性病患者不同职业的频率分布,其中 农民患者的频率最高,为51.4%。
频率分布的特点是,定性变量各类别的频率之和为 100%。
分母 年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某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活产 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患该病总数 同年内死亡总数
基数 1000/千 1000/千 1000/千 1000/千 1000/千
1000/千 10万/10万 10万/10万 100% 100%
n 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 IMR),指某年活产儿中未满1周岁 婴儿的死亡频率,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婴儿保健工作以及人群健康 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敏感的指标。
n 围生儿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 rate)是衡量孕前、孕期、产期、 产后保健工作质量的敏感指标之一。
n 净再生育率(net reproduction rate,NRR)是在粗再生育率的基础 上扣除了母亲一代所生的女儿中0­49岁的死亡数,剩下的即为真正能 取代母亲一代的女儿数。
7
3、死亡统计指标
死亡统计主要研究人群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变动规律。
表3­7 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指标 粗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n 病死率(fatality rate, FR)指在某一期间内(1年)患某病者因该病 死亡的百分比,可说明一种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一个医疗单位 医疗水平和质量。
10
(2)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的指标
n 死因构成比(proportion of dying of a specific cause),也称比例死亡 比(proportionate mortality rate, PMR)或相对死亡比,指全部死亡人 数中,死于某死因者所占的百分比,说明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9
5、统计地图(statistical map)
主要用于表示某种现象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根据不同地方 某种现象的数值大小,采用不同密度的线条或不同颜色绘在地图 上,有助于分析该现象的地理分布特征。
10
(四)小结
u 1、医学中的定性资料可通过频率分布进行全面的统计描述。 u 2、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形来进行描
分母 人口总数 人口总数 15~64 岁人口数
基数 100% 100% 100%
15~64 岁人口数 15~64 岁人口数 ≤14 岁人口数 女性人口数
100% 100% 100% 100%
指标类型 频率型 频率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5
(三)生育和人口死亡的常用指标
1、测量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
n 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 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当死者患有多种疾病和损伤时,必须从中选出一种最重要的致死原因
作为死者的死因,称基本死因(underlying death cause)。
11
(四)小结
1、医学人口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为日常工作记录(报告单、卡、册)、统 计报表和人口调查三个方面。 2、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有人口总数和人口学特征指标(年龄、性 别)。 3、有关生育的常用指标有出生率、生育率和人口再生产指标。 4、常用的死亡统计指标有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等。
7
(3)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数量 例 甲医院治疗某类患者100人,40人有效;
乙医院治疗同类患者5人,2人有效。 有效频率均为40% !
如果资料的总例数过少,计算得到的相对数偏差可能会很大,直 接报告原始数据更为可取:
甲医院有效率 40/100 乙医院有效率 2/5
8
(4)正确计算合计频率
围生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别死亡率 某病病死率 死因构成比
分子 同年内死亡人数 同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 同年<1周岁死亡人数 同年<28天死亡人数 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7天死亡人 数 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同年内某原因死亡人数 同年某病死亡人数 同年某死因死亡数
类型 强度型(近似) 强度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相对比 相对比 强度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8
(1)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
n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CDR), 简称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反映当地居民总的死亡水平。
频率型、强度型和相对比型 u 实践中要注意每个指标的定义和性质, 不可简单地望文生
义。
12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1
n 医学人口统计(medical demography)是从卫生保健的角度研
究和描述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变动及其规律,研究人口与卫生事业发 展的相互关系,是卫生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6
2、测量人口再生育的统计指标
测量人口再生育的情况必须从出生及死亡两方面考虑,常用的统计 指标有自然增长率、粗再生育率和净再生育率。
n 自然增长率(natural increase rate,NIR)是粗出生率(CBR)与粗 死亡率(CDR)之差,即NIR=CBR-CDR。
n 粗再生育率(gross reproduction rate,GRR)是指每个妇女一生平 均生育的女儿数,GRR = 总和生育率×女婴占出生婴儿的比例。
表 3­1 2010 年某地区被访者和慢性病患者按职业分组的频率分布
职业 (1)
被访者
例数
频率 (%)
(2)
(3)
例数 (4)Leabharlann 患者频率(%) (5)
农民
738
53.4
事业职员
348
25.2
企业工人
180
13.1
146
51.4
71
25.0
36
12.7
商业人员
115
8.3
31
10.9
合计
1381
100.0
例 甲医院治疗某类患者150人,治愈30人,治愈率为20%;
乙医院治疗同类患者100人,治愈30人,治愈率30%; 两医院合计治愈率为:
治愈率 = 30 + 30 ´100% = 24% 150 + 100
不可将两个频率相加除以2: 治愈率 ¹(20% + 30%)2 = 25%
9
(5)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强度
=
发生某事件的观察单位数
å(可能发生某事件的单位数 ´ 观察时长)´
K
其中,K可以是100%、1000/1000、105/105等。
3
例 :某企业2003年有2839名职工,该企业每年都对职工进
行体检,这一年新发生高血压病人5例,2003年的高血压 发病率为
新发生高血压病人数
å 可能发生高血压的人数´1年 ´1000 /1000
6
2、百分条图(percent bar chart)
用于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比重或所占比例。
7
3、圆图(pie chart)
圆图的用途与百分条图相同。它用圆的面积表示事物 的全部,用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
8
4、线图(line char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