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五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五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相对数种类
率(rate) 构成比(proportion) 相对比(relative ratio)
概念:是指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 能发生该现象的总观察单位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 率大小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 万)、十万分率(/10万)等表示。
第五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统计描述和推断的基本内容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应用
计量资料
频数分布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统计图表
抽样误差、 标准误 t,u 检验 秩和检验 方差分析
正常值范围 可信区间
计数资料
相对数及 其标准化
统计图表
二项分 Poisson 分布
u 2检验 秩和检验
疾病统计 人口统计 寿命表
计算公式: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 察单位总数100%
例如:疾病和死亡顺位等
注意: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某一部分 比重增大,则其它部分相应减少。
例5.1 某医院某月各科室住院病人数及死亡人数
科室 (1)
病人数 病死人数 死亡构成(%) 病死率(‰)
(2)
(3)
(4)
(5)
内科
350
25
外科
650
30
肿瘤科
120
20
妇产科
300
5
皮肤科
56
0
眼科
45
0
小儿科
100
1
合 计 1621
81
30.86 37.04 24.69
6.17 0 0
1.24
100.00
71.43 46.15 166.67 16.67
0 0 10.00
49.97
例5.2 某地1992验
统计图表 方差分析
分类变量资料的频数表
分类变量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属性或 类别分组计数所得的资料,往往表现 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各类别及其相应的观察单位数构成频数 表。
分类变量资料的频数表
主要内容
一、相对数的概念及计算 二、相对数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三、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简介) 四、率的标准化
死 亡率 某 期 同间 (期 因内 平 某)死 均 病亡 人总 口 k数 数
死亡率可按病种、年龄、性别、职业等分类计算死亡 专率,用于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
某地某年四种常见心血管病死亡率
病名
平均人口数
人数
死 亡 率 ( 1/10 万)
高血压
172665
40
23.2
冠心病
172665
11
6.4
恼卒中
172665
253
146.5
风心病
172665
38
22.0
常用的频率指标
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 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病死率 某同 时期 期患 内某 因病 某的 病病 数 死人 亡 10数 人 % 0 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
学历
人数
构成比(%)
本科
99
0.14
大专
1248
1.74
中专
53521
72.65
无学历
18763
25.47
合计
73667
100.00
相对比
概念:相对比是两个有关联指标之比,用以描述两者 的对比水平,例如:性别比、CV、相对危险度(RR)等。 常用R表示。
计算公式:
R=
A指 标 B指 标
注意:1. A、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 A、B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
计算公式:
注意:
率可发能生发某生现某象现的象单 观的 总位 察观 数总 单察 数 K位
比例基数“K”通常依据习惯而定,治愈率、感染率用百分率, 出生率、死亡率用千分率,某些疾病的死亡率用十万分率。
各率相互独立,其之和不为1(如是则属巧合)。
率 (rate)
选择K的要点: 根据习惯用法以便于比较,如治愈率、某病病死
为什么引入相对数
在临床研究的统计资料中,除了前述的计量资料外,还有 阴性和阳性、有效和无效、治愈和未治愈、死亡与未死亡 及各种疾病的分类等。例如某病用A法治疗100人,有效 80人;B法治疗 150人,有效100人。若仅用绝对数80人 和 100人比较会得到B法比A法好的错误结论。
在比较两法的疗效,使计数资料具有可比性,将原始的两 个资料(绝对数)之比所得指标统称为相对数(relative number)。
3. A大于B用倍数表示,A小于B时用百分数表示
相对比的种类
1.两类个体例数之比
R=
A类发生的例数 B类发生的例数
如 我 国 1982 年 人 口 普 查 的 男 性 人 口 数 为 519433369,女性人口数为488741919人,求人 口数的男女比例。
率、人工流产率等用百分率;出生率、婴儿死亡 率等用千分率;恶性肿瘤死亡率用十万分率; 使算得的率至少保留1~2位整数。
常用的频率指标
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 病例出现的频率。用来说明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某病的发病水
平。
发
病率 一
定 期 间 内 某病人新群病中例某数 同 时 期 暴 露 人 口k数
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通常多用于急性传 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要注意可比 性。
构成比 (Proportion)
概念:也叫构成指标,是指一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 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
比,用以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 分布。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以百分比表示。
时 点 患 某 病一 率时该 点时 一患 点 定某 人 人病 口 群新 数 中 旧 k现病
期间患病 某率 观察期 同间 期一 的 现定 平 患人 均 某群 人 病中 口 的数 新 k旧
常用的频率指标
死亡率(mortality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 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是测量 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 个地区人群的死亡危险性大小。常以年为单位。
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患 病时,则应多次计为新发病例数,如流感等。 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对那些不 可能患该病的人,如传染病的非易感者,已接种疫苗的有效者, 不应计入分母内。但实际工作中不易做到,故分母多用同期平均 人口数。
常用的频率指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 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包括新和旧病例) 所占的比例。按观察时间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 时点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