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计算机1003班田源(20102711)联系作为一般哲学范畴,通常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

在无限的宇宙中,联系不是个别事物之间暂时的、特殊的关系,而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世界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都体现着普遍的联系。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思想家曾以不同方式探讨过联系的问题。

但总的说来,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曾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明确而完整地阐明了普遍联系原理及其在科学世界观体系中的地位。

它指出,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考察,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关于事物、现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之一。

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普遍联系的原理为人类在总体上和细节上深入地把握世界的辩证本性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在此,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一下现在我们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发展是解决
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结合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实践证明,不改革,就不能发展,就是死路一条,相反,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发展,哪里就有稳定和新气象。

通过20多年的全面改革,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个体制还不完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体制性障碍,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为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体制保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经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要求。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要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的科学发展,才能兼顾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到不同阶层的利益,照顾到各方面的关切。

稳定压倒一切。

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
必要前提,也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

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

与别的任何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

在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搞改革搞建设,没有稳定断不可行。

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稳定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

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当前,只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协调不同阶层的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这个共同的立足点和政策措施的结合点,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发展的全面性、稳定的长期性都将难以实现。

只有抓住这个结合点,三者才能真正成为互为前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彼此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要素彼此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

普遍联系具有多样的形式。

各种形式的联系,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普遍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对于我们理解辩证法的全部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
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从规律的高度揭示现实世界普遍联系的一般形式和本质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是从本质层次上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的。

所以,只有掌握普遍联系的观点,才能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才能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一件工作,必须把它放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放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中,具体分析它的联系形式和特点,才能认识它的性质,发现它的运动发展方向和规律,才能做好工作。

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①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

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性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紧急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