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 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 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 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 民为根本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 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 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胡锦涛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 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 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 和指导方针;认识和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 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 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 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方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问题。 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预见到“随 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 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 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 民族出现于世界。”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 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 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 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 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 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 同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四有”是现代条件下衡量人的素 质综合性的科学标准。
理想是目标 道德是实现理想的基础 纪律是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的表 现,也是理想和道德的保证。 文化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 文化素质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理想是人们的 前进动力和精 神支柱
第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 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二,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 族人民 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 重要标志。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在当今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 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 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 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
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 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 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 义荣辱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进入新时期,邓小平指 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 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江泽民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 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上,而且表现在 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 的精神文明上。
既要学习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又要 抵御外来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袭和 渗透,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努力维护和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
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站在世界文化 发展的前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 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对广大青年提 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要求,走 “又红又专”的道路,坚持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教育方针,把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 展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 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 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 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公民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全部实力的总和,一般由经济实力、政治实力
、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的力量
组成。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知识体系、
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
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文化力的表现: 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 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 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 艺术熏陶力。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 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 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 果、精神成果。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 及其成果,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 方面的内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火箭冲向九霄
文化是指人类社 会生活中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三,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 果。
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样也 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必须坚持 洋为中用,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借鉴和 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把它熔铸于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 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 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 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 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 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是挫败西方敌对势力搞“和平演 变”、“西化”、“分化”图谋的 重要战略措施。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在当今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文化以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继承发扬中华民族 “和”“合”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世界优 秀的文明成果,立足当代实践,体现时代 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 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 价值取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 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 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 是党和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的理 论基础,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