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豉营养成分及研究进展_蔡尤林

豆豉营养成分及研究进展_蔡尤林

图 1 我国豆豉和国外纳豆、天培的生产工艺区别
由图 1 可知,尽管中国豆豉、天培和纳豆三者的主 要生产工序基本相同,但使用的菌种及发酵参数却各 具特色。纳豆的理想原料为圆而小且富含可溶性糖的 黄豆。为了获得更佳的风味,纳豆发酵后应在低温下 ( 4 ~ 5 ℃ ) 后熟 24 h。由于米根霉不能在有壳的整粒 大豆上生长,天培的预处理过程中要去除豆皮。天培 生产时大豆要酸浸或酸煮以抑制细菌等不利于发酵的 微生物生长,传统法采用浸泡产酸,纯种发酵多用 1% 的乳酸溶液浸泡。我国豆豉选用的原料一般为蛋白质 含量较高的黑豆,并经过加盐发酵制得。 2. 3 豆豉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发酵微生物、加工工艺、功能性成分和风味物质等方面,对豆豉近年的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对豆豉
的性成分
中图分类号: TS201. 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0-9973. 2015. 06. 029
目前,对发酵微生物的改造也是研究的一大热点, 通过诱变育种使菌种产生遗传学变异,在较短时间内 获得有价值的 突 变 体。 吴 满 刚[14] 采 用 紫 外 和 亚 硝 基 胍复合诱变对筛选自豆豉的乳杆菌进行诱变处理,获 得了高产酸菌 株。 许 金 光 等[15] 通 过 诱 变 筛 选 得 到 具 有稳定遗传性能的高产纤溶酶的菌株 DCDU7。
目前对纳豆芽孢杆菌的研究比较集中,纳豆芽孢 杆菌( Bacillus natto) 是从纳豆中发现并分离出来的, 也被称为纳豆菌。它不仅具有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的性能,使发酵产品中富含氨基 酸、有机酸、寡聚糖等多种被人体吸收的成分,而且在 纳豆菌发酵纳豆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生理活性物质 而使纳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抗肿瘤、降血压、抗菌、 降血糖等作用,还可预防骨质疏松、提高蛋白质的消化 率、抗氧化等[10 - 13]。另外纳豆芽孢杆菌还可作为益生 菌用于饲料加工。 1. 2 豆豉微生物的优化育种
tur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ouchi is also analyzed and previewed.
Key words: Douchi; fermentation; functional ingredients
豆豉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摊凉、 制曲、发酵等一系列工艺而制成的一种传统调味副食 品。豆豉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加工食 用记载。豆豉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药食同源 的性质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根据发酵时微生物的 不同,可将豆豉分为四大类: 曲霉型豆豉、毛霉型豆豉、 细菌型豆豉和根霉型豆豉,其中曲霉型豆豉在我国分 布最为广泛。根据成品的含水量多少,可分为水豉、湿 豉和干豉; 根据发酵时是否使用食盐,可分为淡豆豉和 咸豆豉。
曲霉生长于大豆表面,产生特定酶类,可以水解蛋 白质和脂肪,形成风味物质。曲霉还能提供厌氧环境, 在发酵表面形成保护层,达到防止脂肪酸氧化和好氧 性腐败菌生长的目的。
细菌: 主要发酵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其代表物 是日本纳豆和四川水豆豉。由于枯草芽孢杆菌产蛋白 酶能力较强,能够将大豆皮降解,提高了人体对营养物
— 120 —
的利用率,并且经过发酵后其维生素和游离脂肪酸含 量显著提 高。 林 榕 姗[9] 对 细 菌 型 豆 豉 发 酵 过 程 成 分 进行了分析,发现水分、脂肪、蛋白质、总糖、还原糖及 粗纤维呈下降趋势灰分、pH 值、总酸、氨基氮、游离氨 基酸等呈上升趋势,表明经过发酵豆豉具有较高的营 养价值。
文章编号: 1000-9973( 2015) 06-0119-05
Research Progress of Douchi and Its Nutrient Components
CAI You-lin1 ,DU Bing1* ,YU Fei2 ,ZHANG Jia-yi1 ,LIN Feng-ying1 ,WANG Chao1
中国调味品
China Condiment
专论综述
型、曲霉型、根霉型和细菌型四种类型[2],见表 1。
表 1 豆豉分类及其代表产品
主要微生物 毛霉型
根霉型
曲霉型
细菌型
代表产品 重庆永川豆豉 印尼丹贝 广东阳江豆豉 日本纳豆
潼川豆豉
湖南浏阳豆豉 四川水豆豉
毛霉: 主要微生物是总状毛霉,毛霉型豆豉的主要 代表是永 川 豆 豉。 韩 佳 冬[3] 研 究 了 永 川 豆 豉 水 解 产 物与黑色 素 形 成 机 理。 钟 燕[4] 通 过 琼 脂 糖 凝 胶 电 泳 对提取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蛋白酶 K-CTAB 法提 取毛霉型豆豉中微生物的宏基因组 DNA 的纯度最好, 质量最高。
在我国,豆豉一般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 和加工,具有加工工艺复杂、生产周期漫长等缺点,并 且加工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自然接种制曲的方法,无 法实现豆豉的大规模生产,也影响了豆豉的进一步推 广。而同样源于我国豆豉的日本纳豆和印度天培的发
展现状和在食品界的影响力已是青出于蓝,究其原因 纳豆和天培早已实现了纯种培养,并且对其生理功能 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工业化水平相对中国豆豉也更高, 其发展势头迅猛也就不足为怪。
由于传统生产豆豉是在自然条件下发酵大豆,制 曲时间长,季节性强,无法常年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生 产成本,严重影响豆豉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供应。为了 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国内对豆豉的生产工艺 做了大量的研究。
张涛等[17]以纤溶酶活性为指标,得到细菌型豆豉 的最优发酵工艺: 100 L 容器中装入含水量为 80% 的 大豆 40 kg,然后添加 2% 葡萄糖,接入 2% 种龄为 24 h 的种子液,33 ℃ 培养 72 h。吴兰芳等[18]以抗氧化活 性为评价指标,运用 Box-Behnken 响应面得到筛选黑 豆制曲的最佳工艺条件: 接种菌种为米曲霉和米根霉 混合菌( 1∶ 1) ,培养温度 25 ℃ ,接种量 0. 8% ,培养时 间 73 h。
( 1. College of Food,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2. Zhongda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Nanyang 473399,China)
Abstract: Douchi,as Chinese traditional fermented soybean food,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because of
却→接种米曲霉→洗曲、添加辅料→后发酵→豆豉干 燥→干豆豉。
根霉型豆豉 ( 丹贝) : 大豆 → 浸泡 ( 室温,12 ~ 15 h) →蒸煮( 0. 8 MPa,20 min) →酸化基质( 加 0. 8% 乳 酸) → 接 种 制 曲 ( 少 孢 根 霉 或 米 根 霉) → 恒 温 发 酵 ( 36 ± 1 ℃ ,30 h) →成熟。
根霉是一种糖化效果相当好的菌种,而少孢根霉 还具有极强的蛋白酶,能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大分子酶 解为小分子肽类,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曲霉: 应用于豆豉发酵较为广泛的曲霉是米曲霉 与埃及曲霉,主要代表为广东阳江豆豉和湖南浏阳豆 豉。钱家亮 等[8] 发 现 曲 霉 型 豆 豉 中 以 细 菌 和 霉 菌 为 主,霉菌中米曲霉占 90% 以上,细菌以微球菌和乳球 菌为主。
综上,豆豉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道工序 是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以便后续微生物的生长,包括 淋洗、蒸煮等。第二道工序是制曲,使微生物迅速生长 繁殖,以产生出各种酶类。第三道工序为后发酵,该阶 段依靠微生物和制曲阶段产生酶的作用将大分子物质 分解成具有风味的小分子,如游离氨基酸和醇类等,提 高豆豉的风味及增强保藏性。 2. 2 我国豆豉和国外纳豆、天培的生产工艺区别
毛霉对温度要求较低,因而制曲时间长,在我国的 很多地方都不适合生产毛霉豆豉。目前通过筛选获得 纯种毛霉,经过耐热( 或耐冷) 驯化,可以在更高( 或更 低) 的温度下生长,这样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5]。
根霉: 通常选用的菌种为少孢根霉或米根霉,印度 的丹贝( 也称为天培) 是根霉型豆豉的典型代表,是深 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人民 喜爱的一种大豆发酵食品,丹贝为白色饼状,口感柔软 粘滑,通常 油 炸 后 食 用,风 味 诱 人。 周 思 静[6] 发 现 与 大豆中脂肪酸相比,丹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 酸中的 亚 油 酸 和 亚 麻 酸 含 量 均 显 著 性 增 加。梁 敬 东[7]为了快 捷、可 靠、无 损 的 自 动 化 判 定 丹 贝 的 发 酵 终点,提出了基于图像分析的判定方法。
第 40 卷 第 6 期 2015 年 6 月
中国调味品
China Condiment
专论综述
豆豉营养成分及研究进展
蔡尤林1 ,杜冰1* ,余飞2 ,张嘉怡1 ,林凤英1 ,王超1
( 1. 华南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广州 510642; 2. 南阳中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河南 南阳 473399)
摘要: 豆豉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大豆发酵食品,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保健功能而备受关注。从豆豉
毛霉型豆豉: 大豆→浸泡→沥干→蒸豆→焖豆→
第 40 卷 第 6 期 2015 年 6 月
中国调味品
China Condiment
专论综述
出甑→冷却→接种→入室→上垫培养→成曲→配料 ( 食盐、白酒、甜酒酿、水) →润料→装坛发酵→成品。
细菌型豆豉: 精选大豆→浸泡( 室温,6 ~ 18 h) → 蒸煮( 0. 15 MPa,30 ~ 40 min) →接种发酵( 40 ℃ ,95% 相对湿度,18 ~ 24 h) →成熟纳豆。
its unique flavor and rich health func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ouchi is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f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