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理学总论
7/29/2018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
% maximal responses % maximal responses
100
100
50
50
0
EC50
C
0
EC50
直方双曲线
log C
对称的S形曲线
量效曲线的意义
2.评价药物作用强度
效能(efficacy)
效价强度(potency)
质反应
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药物
太极而不能太极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绪论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一节
二、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绪论
一、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三、药理学的研究、学习方法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药物
毒物
小量就能对机体原有生理或生化功能过程产生影响的 1.能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 是药三分毒 2.较小剂量对机体产生剧烈的毒性作用。
影响因素
细胞结构的差异是药物的选择性作用的基 础。 机体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结构不同,对药 物的亲和性、反应性、敏感性不同,因而 表现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7/29/2018
(二)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兴奋(excitation)
机体器官原有的功能增强。
抑制(inhibition)
机体器官原有的功能减弱。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一般较严重,危害大,甚至可危及生命 本质上是药理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和延续 肝、肾功能减退时(蓄积)更易发生 可以预知,不应该发生,应尽力避免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由于长期用药,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 使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反跳现象。
0
质反应量效曲线的意义
2. 评价药物安全性
治疗指数 安全范围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指LD50/ED50的比值 其值越大,表示药物越安全 并非绝对安全
安全范围
ED95~LD5之间的距离 其值越大,表示药物越安全
评价药物安全性
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不能预期与剂量无关的过
的作用部位,被称为器官药理学。
20世纪30-50年代,新药发展的黄金时
代,人工合成和半合成的化合物,磺胺
类,喹诺酮类等。 Oswald Schmiedeberg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整体、离体器官功能检测; 生物检定
生物化学方法
形态学方法
电生理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细胞/亚细胞结构及功能检测
人带来痛苦危害大,甚至危及生命。
7/29/2018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特殊毒性(special toxicity)
致突变(mutagenesis)
致畸胎(teratogenesis) 致癌(carcinogenesis)
行为学方法
蛋白质与细胞因子功能检测
免疫学方法/化学分析方法等
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要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 在同类或类似药物中,注意掌握药物的共性 和个性 注意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重视实验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内 容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二、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三、量效关系 四、药物的构效关系 五、药物作用机制 六、药物与受体 七、跨膜信息转导与细胞内信使
药方11000条
7种文字
德国R.Buchheim(1820-1879) 建立了 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写出第一本药理教 科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现代药理学创始人,发展了实验药理学,
开始研究药物的作用部位,被称为器官 药理学。 Rudolf Buchheim 其学生O.Schmiedeberg(1838-1921) 继续发展了实验药理学,开始研究药物
7/29/2018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药理学(pharmacology)
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 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药 物
机 体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药 物
机 体
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 规律。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吸收、分 布、代谢、排泄)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过程、规律。
7/29/2018
(二)药物效应的种类及其量效曲线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7/29/2018
量反应
个体的效应指标以数量的增减或分级
来表示,可用具体数量、或用最大反
应的百分率表示。
药物的效应为连续增减的变量。如血
压、心率或尿量的增加减少等。
如有效/无效,存活/死亡,出现/不出现,惊
厥/不惊厥。
主要指群体的效应。以反应发生的阳性率表
示。必须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进行实
验。
质反应量效曲线的意义
1. 几个特定位点
100
半数有效量(50% effective dose, ED50) 半数致死量(50%lethal dose, LD50) ED99 : 99%有效量; 50 ED95 :95%有效量; LD1:1%致死量; LD5 : 5%致死量。 斜率:反映阳性反应的离散趋势。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一、药理作用与效应
(一)作用与效应的基本概念
(二)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一)基本概念
药物效应(effect)
药物作用 (action)
作用机制(mechanism)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specificity)
药物效应的选择性(selectivity)
(一)基本概念
药物作用 (action) 药物效应(effect)
理)
7/29/2018
三、量效关系
(一)概念
(二)药物的效应种类及量效曲线
(三)量效曲线的意义
7/29/2018
(一)概念
量效关系(dose effect relationship)
药物的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剂量或血药浓 度呈一定关系。
量效曲线(dose effect curve)
以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剂量或血药浓度为 横坐标绘图所得的曲线,表示量效关系。
7/29/2018
(二)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直接作用
药物对接触的部位产生的作用。
间接作用
药物的直接作用经机体的反射调节后产 生的作用。
7/29/2018
(二)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局部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机体组织、器官 所产生的作用。
7/29/2018
副作用(side effect)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 关的作用。 特点:
轻微的不适或痛苦。 可预知而难以避免(有些副作用可采用联 合用药加以纠正)。 药物选择性低是其产生的基础。
7/29/2018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而导致药物 在体内蓄积引起的严重反应,给病
effect
作用机制(mechanism)
是人们用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方法对药物效应所 作的(最新)解释,是药理作用的一部分。 药物的初始反应与效应的因果关系之间还存在 某些步骤,即从action到effect的中间环节。也 就是解释药物效应从哪里产生,如何产生。
是理解和掌握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specificity)
7/29/2018
耐受性(tolerance)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必须增加药物剂量才可保持原有的药效。
快速耐受性
慢性耐受性
7/29/2018
依赖性(dependence)
长期连续应用麻醉药品,使机体产生
了心理和生理的依赖,停药后,主观
上要求继续用药的现象。
精神依赖性(心理)、躯体依赖性(生
敏反应以及特殊类型的慢性毒性发生
应结合其他指标 如:可靠安全系数LD1/ED99
四、药物作用机制
按其作用机制性质不同,分为:
酶的影响
作用离子通道
影响核酸代谢
作用于载体
影响免疫功能
与受体结合
药物与受体
(一)受体 (二)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四)受体与信号转导
替代疗法或补充疗法
7/29/2018
对因与对症治疗
临床用药的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标本 兼治”。 替代疗法和补充疗法,因无法去除病因,
所以与对因治疗还是有区别的。
7/29/2018
(二)不良反应(ADR)
副作用 side effect 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后遗效应 after effect 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耐受性tolerance 依赖性dependence
作用、剂量大小无关,而与病人的特异体
质有关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包括免疫学中的各种免疫反应。
7/29/2018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