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代理实务综合题目例题1:位于市区的某软件生产企业,经批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企业将退还的税款用于扩大再生产),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主要开发和销售动漫软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500万元,其中房产原值4000万元,2009年发生以下业务:(1)销售软件产品给某销售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销售合同约定取得不含税销售额7000万元;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金额合计为3500万元、增值税额595万元。
(2)按上年末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从1月1日起将原值300万元的闲置车间出租给某销售公司,全年取得租金收入120万元。
(3)投资收益共30万元,全部为国债利息收入。
(4)企业全年销售软件产品应扣除的销售成本4000万元(5)全年发生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1200万元,另有按销售收入10%计提并支付给某中介机构的佣金300万元;(6)全年发生管理费用7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用60万元,符合条件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90万元)。
(7)已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费用400万元,实际拨缴的工会经费7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用60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15万元。
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金额为29.4万元。
(8)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持有的原账面价值30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到12月底公允价值下降为210万元(企业以公允价值核算)。
(说明:当地政府确定计算房产税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上年经税务机关核定未弥补亏损金额102.9万元)作为注册税务师审核上述年度纳税事项,发现以下问题(1)审核8月的35号凭证分录如下:借:原材料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贷:资本公积70.2经查为接受捐赠原材料,计入资本公积核算。
企业取得捐赠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金额60万元、增值税额10.2万元,企业已认证抵扣。
(2)企业会计未核算增值税退税金额、房产税及印花税要求,作为注册税务师帮助企业计算企业所得税款,并填列申报表。
1.【正确答案】:(1)应纳增值税=7000×17%-(595+10.2)=584.8(万元)即征即退增值税=(7000×17%-595)-7000×3%=385(万元)(2)应纳营业税=120×5%=6(万元)(3)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84.8+6)×(7%+3%)=59.08(万元)(4)应纳印花税=7000×0.03%=2.1(万元)(5)应纳房产税=(4000-300)×(1-20%)×1.2%+120×12%=49.92(万元)(6)营业收入=7000+120=7120(万元)营业成本=40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9.08+6=65.08(万元)销售费用=1500(万元)管理费用=700+2.1+49.92=752.02(万元)资产减值损失=300-210=90(万元)投资收益=30(万元)营业外收入=(60+10.2)+385=455.2(万元)会计利润=7120+30+455.2-4000-65.08-1500-752.02-90=1198.1(万元)(7) 即征即退增值税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85(万元)国债利息收入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业务招待费:(7000+120)×0.5%=35.6(万元) 60×60%=36(万元)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60-35.6=24.4(万元)广告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1200-(7000+120)×15%=132(万元)佣金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300/10%×(10%-5%)=15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90(万元)新技术研发费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90×50%=-45(万元)工资附加“三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60-400×14%+15-400×2.5%=9(万元)提示:工会经费限额=400×2%=8(万元),实际支付7万元,没有超标,不作调整。
补充养老保险调整所得额=29.4-400×5%=9.4(万元)纳税调整增加额=24.4+132+150+90+9+9.4=414.8(万元)纳税调整减少额=385+30+45=46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198.1+414.8-460-102.9=1050 (万元)(8)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050×25%=262.5(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例题2:(1)基本情况:甲市区内股份有限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实行防伪税控系统管理,主要从事高档防盗门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会计核算健全,生产经营良好。
注册税务师于2009年4月15日受托审核该公司2008年全年的纳税情况。
(2)审核资料:①7月8日,第10号凭证:企业将自产货物用于赠送关联企业,同类产品售价为120000元,成本为70000元,企业账务处理为:借:营业外支出 70000贷:库存商品70000②12月13日,第8号凭证,本月对一仓库进行大修理,支出金额为10万元,该仓库原值18万元,该仓库未提足折旧,该仓库在09年1月4日完成验收,企业账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③该企业2008年12月与附近一商场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一份,合同规定该厂将其暂不使用的一小库房租给商场,租期为2009年一年,年租金2万元,商场应于2008年底前支付全部租金,因商场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推迟至2009年春节后一次性支付租金。
企业未作处理。
④审核“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账户,有贷方余额3.8万元,经核实,其中含逾期包装物押金2.34万元。
⑤审核“管理费用”账户,其中记载有如下事项:A.技术开发费40万元。
B.向一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用10万元。
⑥审核“财务费用”账户,其中记载有如下事项:A.利息支出10万元(系因对外投资向其他企业借款的利息,借款本金为50万元);B.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2万元;C.现金折扣6万元(系购货方按约定时间还款享受的销售折扣)。
⑦审核“投资收益”账户,本年3月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当年取得股息、红利所得10万元;获得 06年直接投资的B公司分得的股息、红利20万元;⑧审核“营业外支出”账户,其中记载有如下事项:A.税收罚款及滞纳金6万元;B代付个人所得税税款3万元。
(3)其他情况说明;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72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6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900万元,管理费用800万元,销售费用600万元,财务费用160万元,投资收益90万元,营业外收入100万元,营业外支出60万元。
②企业所得税税率25%(已按企业计算的会计利润预缴了所得税),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印花税财产租赁合同税率1‰,同类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
③增值税按月缴纳,各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均为贷方余额,并按规定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④题目未涉及的纳税事项,视全部正确。
要求:(1)扼要指出存在的影响纳税的问题,作出跨年度的账务调整分录。
(2)正确计算2008年应补缴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并作出补税的相关分录。
2.【正确答案】 (1)存在的影响纳税的问题及账务调整分录:①自产货物用于赠送,属于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行为,应计算缴纳增值税,因此,此业务应当补计增值税销项税额、相应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由于这是非公益性损赠,应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应纳增值税120000×17%=20400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0400×(7%+3%)=2040元调账会计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20400(非公益性捐赠不得扣除)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税金及附加 2040(营业税金及附加可以税前扣除)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1428-应交教育费附加612②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调账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10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0应当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000元。
③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租赁业务是09年发生的,应在09年确认收入,08年不作账务处理,但税法规定,应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财产租赁合同适用税率为1‰,计税依据为合同载明的租赁金额。
企业应当补缴印花税20000×1‰=20(元)。
提供的租赁业务发生在09年,不在08年计算缴纳营业税,补缴的印花税相应的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调账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贷:其他应付款 20④根据规定,包装物逾期押金应当转入其他业务收入,逾期押金应当补计增值税销项税额、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调账会计分录:借: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 234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40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238 (3400×7%)-应交教育费附加 102 (3400×3%)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因此企业可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按税法规定,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这属于会计与税法口径不同产生的差异,在汇算清缴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⑥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本题目中借款利率为10÷50=20%,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利息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500000×(20%-6%)=70000(元)。
国税函[2008]875号文规定,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属于现金折扣,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