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型槽施工方案.doc

U型槽施工方案.doc

第一章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1.1 U型槽施工图1.1.2标准及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市政基础设施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1.1.3国家及河南省相关部门与本工程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和法规1.2 编制原则1.2.1 满足业主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要求。

1.2.2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严格管理、合理组织,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部位重点控制,在平面、空间、时间方面统筹安排,交叉流水作业、均衡施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1.2.3 围绕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持续改进并不断优化管理要素、优化资源实现节约,以追求精品工程。

第二章施工工艺2.1 工程简介平原路东延线由下方穿越京港澳高速分离式立交桥,此段为挖方路段,设置 U型槽,本 U 型槽涉及平原路段落 K1+060— K1+510,其中下穿京港澳段落宽度 46.9m。

U 型槽壁厚 80cm,抗拔桩与 U型槽连接。

2.2 项目控制目标1质量目标确保本项目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 100%;分项工程优良率达到 90%。

2工期目标开工日期为 2012 年 3 月 1 日,完工时间为2012 年 8 月 5 日。

3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目标确保施工期间,地方交叉道路的行车安全;杜绝重大工伤、死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一般事故率控制在3‰以内。

2.3 施工准备1测量内容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同时粗略定出结构物的位置。

结合图纸确定该结构物是否与原设计意图一致。

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导线复测1)原测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对本合同导线点。

各控制点作为永久控制桩保护,测量结果经平差后,整理成册,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导线复测采用DTM530E全站仪。

仪器使用前已经进行检验、校正,检定结果合格。

3)为使施工测量放样方便和提高精度,根据施工要求对导线点进行加密,保证在施工的全进程中,相邻导线点间互相通视。

4)导线起讫点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5)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固定方法采用交点法。

所设护桩牢固可靠,桩位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并设在施工范围以外。

其它控制点均参考此法固定。

3中线复测1)开工前全面复核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

2)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道路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

4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1)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2)水准点设置在结构物附近、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增设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水准点闭合。

3)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4)增设的水准点设在观测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入土中至少 1m深的砼桩上。

2.4 U型槽施工U型槽工程数量一览表项目名称单每米总合计位数量长C30砼m 49.8 4 22433.9U型槽Φ20 K 6617 4 2977965Φ16 K 589. 4 265410φ12 K 153. 4 68895φ10 K 462 4 207900C15素砼m 6.22 4 2799碎石垫m 6.22 4 2799防水层m 79.9 4 35962.7Φ20 K 29.4 2 68270.6抗拔桩φ10K 8.84 2 20529.7C25砼m 0.78 2 1822.1 1)基坑开挖工程所在地地下水丰富,开挖基坑前在基坑两侧布置轻型井点,井点降水深度要求达到底板下1m。

按照设计断面对 U 型槽基坑进行开挖,开挖方向由起始桩号 K1+060 处向东开挖。

开挖基底高程高出设计基底高程 20cm,进行人工开挖整平。

施工的原则:分段开挖,分段支护,分段施工,从高往低,从简单到复杂的施工过程。

U型槽断面图如下:2)基底垫层施工对U型槽进行放样,每10m测量高程,标记出碎石垫层高度、C15素混凝土高度。

人工配合机械摊铺整平,基底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

然后浇注10cm厚C15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配合插入式捣固棒振捣密实。

3)U 型钢筋施工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尺寸进行下料、成型,钢筋安装时控制好间距、位置及数量。

要求绑扎的要绑扎牢固,要求焊接的钢筋,可事先焊接的应提前成批次焊接,以提高工效。

焊缝长度、饱满度等方面应满足规范要求。

4)砼浇筑承台砼采用商砼站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至施工现场,采用溜槽入模。

砼浇筑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不得积水。

浇筑时,检查砼和易性与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处理;浇筑砼由一端角开始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 300mm,应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上层砼,每一段必须一次性作业完成,并随机取样制作试块两组。

使用 50 型插入式捣振器配合平板式震动器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与侧模保持 5-10cm 距离。

振捣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有气泡冒出,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最后,在砼初凝后、终凝前,对混凝土上表面收光2~3 遍。

5)养护砼终凝后,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上表面进行养护,根据温湿度情况进行洒水养护。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混凝土的检查项目进行验收。

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底板,侧墙分层支模分层浇注,每层控制在2—3m。

U型槽施工工艺如下图:测量放样井点降U 型槽土方开挖碎石垫层施工素砼垫层施工钢筋绑扎U 型槽基础砼施工制作混凝土U 型槽边坡砼施试块、养生工6)防水要求进入下一循环施工1.在 U型槽变形缝处,为防止地面水渗入变形缝,须用嵌缝胶将其顶部变形缝防水层收口,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外贴式止水带或专用收口铁件缝隙封闭。

2.变形缝中部采用带注浆花管的中置式橡胶止水带,侧墙内侧必须安设接水槽。

所引的少量渗水有组织的接入排水系统。

3. 满粘于主体结构的预铺式防水层固定在基层上,预铺式防水层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

型槽断面防水示意图原地面线C30防水砼底板满粘于主题结构的两层 1.5 mm厚EA防水卷材C15素砼垫层材面抹卷浆水砂防构墙构E 结侧结厚护体m砼圈m水主 5.防于 10 粘层满两CC15砼垫层7)注意事项1.U 型槽采用全包辅助外防水层。

变形缝每22.5 米布一道,设置时避开抗拔桩。

2. 施工缝均采用二道遇水膨胀止水胶加预留注浆管的方法进行防水处理,施工缝间距不大于12m;3.施工缝在施作后浇段前整平、清洗,表面拉毛并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进行接缝处理,接浆厚度 15— 30mm。

2.4 井点降水井点降水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管道施工的进度、质量及安全性,因此,井点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水文地质条件, U型槽四周降水为大型环圈二级井点降水,中间降水设预制砼管井配合降水。

中间降水预制砼管需在 U型槽槽底现浇前将管底高程控制在 U型槽结构下 1m处左右。

原地面高程 71.00排水沟1: 1降水高程 68.1. 54351: 150 二级降水高程 65.1 二级降水高程 65.120092原地面高程 71.00降水高程 68.1 1:1. 50 43591. 5 2002 1 :1: 212580 580200 200二级降水横断面细部图降水井点布置在基坑外围,沿基坑外边侧环状布置,在不影响其它工种作业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井位距基坑边沿尽可能的近,其作用:第一起到阻断周围的水不再涌入基坑内的作用;第二起到基坑周边局部降水的作用。

降水井布置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场地情况进行调整。

坡顶两侧设置坡度为 0.1%的砼排水沟,把降水所产生水向西排入孟姜女河,向东排入小新线雨水管道。

排水沟过临时便道时做砼预制盖板,所发生工程量据实列报。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部、工程施工队、班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质检工程师、专业工程师、队长、工班组成的质量领导小组,对全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1.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由项目经理部分别同施工队负责人、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签订质量目标责任制书。

使参战的主要人员牢记“质量责任重如泰山” ,树立“创精品工程”的强烈意识,工作中分工明确,职责到人,严格质量、把好质量关。

对本合同工程质量,项目经理为施工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为技术第一责任人。

2.实行定期检查制度。

施工期间,每月定期由质检领导小组对本合同段所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按项目规定给予现金奖励;对评比质量相对较差,则给予罚款;若连续两次评比无起色,除罚款之外,并调离工作岗位。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物资供安全生质量检工程技施工工程施工队现场施3.工程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常灵强(项目负责人)副组长:刘贞东(执行经理)副组长:钱学波(总工程师)组员:郭迎新赵其杰徐春雷陶晓伟马海涛3.1质量控制三原则施工质量分三个阶段控制,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其中:事前控制是质量保证的前提和基础,事中控制工程质量成果的关键,事后控制是工程安全运行的保证。

1.事前控制:主要为材质指标、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施工的人、材、机的控制。

具体控制办法是:每一项工程开工,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实行审批制度。

进行审批的项目主要为工程的开工报告、工程的施工技术组织设计、材质的进场计划及材质指标、安全及质量控制方法;按设计要求的标准备料,保证料源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的人、材、机的控制,其是否到位,能否承担本工程的施工。

2.事中控制:即施工工艺、施工环节、施工参数等控制。

具体控制办法是:(1)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对工序质量不合格因素能作出有效的预防、控制作用,包括必须控制的重点工序、关键部位、薄弱环节。

本工程的主要质量控制点设置如下:a.开挖部位的位置、轮廓尺寸、高程;开挖后的基面;渗水的处理。

b.土料:主要对土料的粘粒含量、含水量、砾质土的粗粒含量、最大粒径、级配、坚硬度等进行检测监控。

填筑体的位置、轮廓尺寸、铺土厚度、铺填边线、土层接面处理、土料碾压、压实干密度进行检测监控。

c.砼浇筑:砂石料的采购,混凝土的拌和,模板安装的平整度、稳定性及刚度,浇筑时平仓、振捣、养护等。

3.事后控制:即在施工完成后,采用的取样检测,对不合格部位进行处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