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型槽施工方案

U型槽施工方案

中铁十二局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09 标下穿框架地道(桥)U 型槽专项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1)2.2 U 型槽技术数据及标准 (1)2.3 U 型槽示意图 (1)3.施工组织机构 (4)3.1项目分部管理层设置 (4)3.2架子队人员配置 (4)4.施工方案 (5)4.1定位放线 (5)4.2基坑开挖 (5)4.3碎石垫层及混凝土基础 (5)4.4底板施工 (5)4.5边墙施工 (5)4.6钢筋工程 (5)4.7混凝土施工 (8)5.施工安排 (9)5.1材料供应 (9)5.2机械配置 (9)5.3劳力组织 (10)5.4工期安排 (10)6.质量保证措施 (10)7.1 安全目标 (12)7.2 安全保证措施 (12)8 . 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4)8.1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4)8.2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6)9. 施工环保措施 (18)9.1 环境保护目标 (18)9.2 环境保护保组织机构 (18)93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19)9.4 水环境保护 (19)中铁十二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09 标四分部下穿框架地道(桥)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 编制依据《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3-200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2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 ZNTJ-14 标 K44+000~K70+000段下穿地道(桥) U型槽钢筋混凝土施工。

2.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K44+000~K70+000 段下穿框架地道(桥)共计12 座,其中 1-4.0m 的有9 座,分别为 K46+175/K46+575/K47+980/K48+530/K50+880/K57+510/K5 8+005/K65+360/K69+300;1-6.0m 的有 2 座,分别为 K46+875/K58+619;1-12.0m 的有 1 座,里程为 K61+183。

2.2 U 型槽技术数据及标准U型槽为 C35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台阶和坡道两种,台阶式的坡度不大于 50%,坡道式的坡度不大于6%。

2.3 U 型槽示意图台阶式 U型槽横断面标准示意图5504205注: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中铁十二局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09 标下穿框架地道(桥)U 型槽专项施工方案图意示准标面断纵槽型U 式阶台墙道侧坡口口入入出出槽型台U平口入出阶台步踏口入出槽型U身箱体主阶台步踏口入出台槽型平U口道入出坡墙口侧入口出槽入出型U284618451518461842计米厘以均寸尺图本:注坡度式 U型槽横断面标准示意图C35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C25混凝土垫层厚 0.2m碎石垫层厚 0.5m1/2 断面(底板无外延)1/2 断面(底板有外延)说明:1、本图尺寸均以米计。

2、L- 引道宽度 ( 箱体孔径) b- 边墙顶宽( 0.8m),H-边墙高(随坡率), h-底板厚度(岁坡率), n- 边墙背坡坡率( 0.05 )。

图意示准标面断纵槽型U式度坡线心中缝面线路缩顶伸板底槽型U线线顶底墙板边底槽槽型U型U#3+n线体面地主桥道地#2+n#1+n缝缩伸#n线顶#板底3槽型线 U#底板2底线槽#型心U1中面路坡反3.施工组织机构3.1 项目分部管理层设置项目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郭继明为组长,副经理周恒太、项目总工任维为副组长,各部室主管、技术主管、施工队队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期、安全、质量。

项目经理:郭继明副经理:周恒太刘永钦总工程师:任维工安预财物试综程全算务资验合管质合部设分办理量同备室公部环部部分室保部室架子队3.2 架子队人员配置项目部下设三个架子队,以架子队长为组长,主管本队的安全生产;副队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主管本队的安全、技术工作;施工员、安全员、防护员、技术员、技术工人为成员,分管本队的安全、质量、技术工作,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

第一架子队:郝建生(队长)、王红喜(副队长)、吴小强(技术负责第二架子队:舒军(队长)、陈希亮(副队长)、吴平(技术负责人)第三架子队:王希营 ( 队长) 、张长征(副队长)、房冬(技术负责人)4.施工方案临近既有线侧,第一节 U 型槽采用土袋防护路基。

模板系统采用竹胶板支护。

施工工序如下:定位放线→基坑挖→地基处理→ U型槽底板浇筑→ U型槽边墙浇筑→雨棚施工(坡道式 U型槽)。

4.1 定位放线根据已完工框架箱体纵横轴线,引出 U型槽纵横轴线,打设护桩。

4.2 基坑开挖根据定位桩,撒出开挖边线,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 1:1 放坡防护,基底预留 30cm采用人工清理。

4.3 碎石垫层及混凝土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碎石垫层施工,当基底处理完毕并报验合格后,采用人工铺筑分层夯实,夯实机械采用蛙夯,要求碎石垫层密实均匀;基础混凝土模板采用竹胶板,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搅拌供应,混凝土罐车运输,溜槽溜送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法。

4.4 底板施工当砼基础验收合格后,恢复 U型槽中线进行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

4.5 边墙施工边墙钢筋绑扎完毕后,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支护模板。

模板支护完成后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4.6 钢筋工程⑴.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时应遵循的注意事项:①、钢筋的调直和除锈a.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用砂布或钢刷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b.钢筋保证平直,无局部弯折,盘圆钢筋用调直机调直。

②、钢筋的切断a.严格按照技术交底中各类钢筋的长度进行下料。

b.钢筋切割时,切口保证平直。

垂直于钢筋轴线。

③、钢筋的连接a、一般钢筋接头宜采用电焊焊接,主筋采用闪光对焊为主,其余焊接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焊接。

b、钢筋焊接前,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正式施焊。

焊工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c、对焊前,钢筋调直,无局部弯折,钢筋表面的铁锈、油污、浮皮等要清除干净。

钢筋和焊条的品种、规格、性能和质量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后钢筋无削弱钢筋截面的现象。

d、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的钢筋接头均采用焊接连接接头。

e、墩柱钢筋笼和桩基钢筋笼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两钢筋搭接短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结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接的长度不短于5d, 接头单面焊接的接头不短于10d。

④、钢筋的弯制a、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依据规范要求按标准弯钩处理。

b、弯曲机的心轴应根据弯心半径的不同及时更换,对不同直径的钢筋不采用同一心轴进行加工。

c、加工不同直径的钢筋时使用偏心套。

d、钢筋弯曲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角度、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e、头一根钢筋加工完后,应认真检查各部分的尺寸,如出现太大偏差,要及时调整工作台的放标尺寸,再加工一根复测,直到合格为止,注意接头距起弯点不得小于10d。

⑵.钢筋的绑扎及安装①、施工前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是否正确。

②、骨架的焊接及拼装a、钢筋骨架拼装时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b、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

c、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检查每根钢筋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d、施焊顺序由中到边对称的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

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的对称跳焊。

③、加工好的钢筋妥善存放于固定地点,保证骨架稳定;④、绑扎松口、缺口数量不得超过应绑扎数量的10%,不集中在一块;⑤、钢筋安放时,严格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切实做到不漏筋,不错位。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 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钢筋位置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mm两排以上排距±5柱、梁、肋±10受力钢筋间同基础、锚锭、墩台、±20距排柱灌注桩±20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10长±10钢筋骨架尺寸±5宽、高或直径弯起钢筋位置±20柱、梁、拱肋±5基础、锚锭、±10保护层厚度墩台板±3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 m)项允许偏差( mm)网的长、宽±10骨架的宽及高± 5网眼的尺寸±10骨架的长±10网眼的对线角10箍筋间距0,-20差4.7 混凝土施工⑴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布置及预埋件进行检查、修整及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具体如下:模板的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构件外置及其截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符合;构件的预留拱度是否正确。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基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 2 处置梁、柱、板、墙、拱52表面平整度52 m 靠尺和塞尺不少于 3 处3高程基础± 20测量梁、柱、板、墙、拱±5模板的柱h/1 000 (h 为柱高)4侧梁、板、墙l/1 500 (l 为梁、板跨拉线尺量向弯曲度)5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10尺量不少于 3 处侧宽度- 56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所装设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柱的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

钢筋直径、数量、弯曲尺寸、安装位置及间距等是否与设计符合。

灌注混凝土前,模板中的泥污及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并将模板润湿。

但模板中不得存水,可在模板底部开设小孔,将积水排除干净;排净之后,再将小孔堵塞 , 模板安装后如仍存在有缝隙,应仔细堵塞。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当倾落高度超过 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

⑵混凝土采用本分部拌和站集中供应,采用混凝土输送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边墙与底板混凝土衔接处必须凿毛,清洗干净,先涂纯水泥浆再浇筑上部混凝土。

⑶混凝土浇注完后及时进行草袋覆盖养生。

⑷当新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 1.2Mpa 以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人或架设上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5.施工安排5.1 材料供应所有进场材料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

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采购地料堆放于拌和站的储料仓内,钢筋集中堆放于钢筋加工厂内。

5.2 机械配置根据工程特点,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及操作人员,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主要工程设备使用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台23钢筋弯曲机台14钢筋截断机台15交流电焊机台36吊车台25.3劳力组织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表项目2012 年2013 年吊车司机22挖机司机22装载机司机22钢筋工2530砼工5(每工班)5(每工班)模板工8(每工班)8(每工班)电焊工510普工3(每工班)3(每工班)5.4工期安排根据征拆进展和地方协调情况安排U 型槽施工, 1-4.0m U 型槽施工周期为 40 天, 1-6.0m U 型槽施工周期为50 天, 1-12.0m U 型槽施工周期为60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