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教案新人教版

24、出师表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学,培养朗读背诵能力和翻译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掌握重点语句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自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理清文章层次脉络,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3、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深切感受诸葛亮形象。

教学重点:1、学生自学,扫除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正确翻译并掌握重点语句的意思,积累文言知识。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文章脉络,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体会诸葛亮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感受诸葛亮形象。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导入: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道来学习第24课《出师表》。

(板书课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①通过自学,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奏表的特点,积累文学常识。

②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③翻译第1-5段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三、落实学习目标:(一)自学指导一:自学要求:快速阅读《全品》听课手册P77-78 “走近作者”、“追溯背景”、“文体知识”,了解作者诸葛亮、“表”的文体知识,圈画并识记重要知识点。

方法指导:快速阅读,抓住关键处圈画、识记知识要点。

自学时间:4分钟。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自学指导二: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本中给下列加色字词注上正确的读音,读准、读顺课文。

自学时间:5分钟。

崩殂(cú)妄自(wàng)菲(fěi)薄忠谏(jiàn)裨补(bì)以遗(wèi)陛下(bì)攸(yōu)咨(zī)阙(quē)陟罚(zhì)臧(zāng)否(pǐ)行(háng)阵倾颓(tuí)苟(gǒu)全猥(wěi)自夙(sù)夜驽(nú)钝攘(rǎng)除诹(zōu)斟酌(zhēn)(zhuó)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的读音。

3、学生齐读课文,老师及时板书正音。

4、当堂训练: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②完成《全品》听课手册78页的“积累篇”1—3题。

时间:4分钟(三)二读课文。

根据语意正确处理停顿,练习朗读,加强文言语感,初感文意。

1、自学指导三自学要求:根据语意正确处理停顿,练习朗读,加强文言语感。

方法指导:根据给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划出的语意停顿有感情地再读课文,处理好文中长句的语意停顿。

自学时间:5分钟。

2、检查自学效果:5分钟后,由中下层学生轮读课文(以段为单位),其他同学和老师边听背,边标出语意停顿不正确之处,随即指出更正。

(四)三读课文,翻译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提出疑难。

1、自学指导四:疏通文意,读通课文。

自学要求:口头翻译课文第1-5段,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知识。

方法指导:(1)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全品》78页“梳理篇”的文言现象资料,口译第1-5段,在字里行间注上重点字词的意思,要求字字、句句直译落实。

(2)标注疑难,可向同学请教,与同学讨论解决,或课堂质疑。

(3)强记课文注释中与第1-5段相关的重点字词义。

自学时间:12分钟学生质疑、答疑,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5分钟必做:完成《基础小练习》76页《出师表》1-5题练习。

选做:熟读背诵1——5段原文、译文,巩固。

四、作业:必做:1、完成《全品》作业手册57-58页1——16题。

2、巩固《出师表》第1-5段原文的背诵,记背课本注释中与第1-5段相关的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意思,加强第1-5段翻译的记背。

选做:自学6-9段,熟读成诵,翻译,记背注释中与之相关的字词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一、导语:同学们,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4课《出师表》。

(板书课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翻译第6-9段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文章层次脉络。

三、落实学习目标:(一)自学指导一:疏通文意,读通课文。

自学要求:口头翻译课文第6-9段,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知识。

方法指导:(1)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全品》78页“梳理篇”的文言现象资料,口译第6-9段,在字里行间注上重点字词的意思,要求字字、句句直译落实。

(2)标注疑难,可向同学请教,与同学讨论解决,或课堂质疑。

(3)强记课文注释中与第6-9段相关的重点字词义。

自学时间:10分钟学生质疑、答疑,教师点拨。

(二)理清文章层次脉络。

自学指导二:自学要求:理清文章层次脉络,方法指导:回顾全文内容,自行概括各自然段的大意,并据此给课文分段,概括各部分的段意,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

自学时间:4分钟明确:方法一(教参):第一部分(1-5):通过分析有利和不利的形势,从当前危急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据此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1段,分析形势,提出建议:广开言路(开张圣听)(要点:“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即劝刘禅要广开言路,继承先帝遗志。

)第2段,针对宫中府中在执法方面,再提建议: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要严明,执法要公平,不可内外有别。

)第3、4、5段,荐贤臣,引教训,提出第三个建议: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第3、4段为并列关系,分别荐宫中之贤臣和军中之贤臣,为第5段的亲贤远小之建议张本,作铺垫。

)第二部分(6-7):追叙自身经历,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大事”指白帝城托孤、兴复汉室之事),明确提出来了出师的战略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并明确划定各方责任,点明全篇的主旨(“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

第四部分(9):临表拜别,结束全文。

(“表”的体例特征)方法二:(仅作参考)第一部分(1-5)分析形势,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四)当堂训练:5分钟必做:完成《基础小练习》77页《出师表》6-11题练习。

要求:红笔校对订正答案。

当堂完成后缴交。

选做:熟读背诵6—9段原文、译文,巩固。

四、课后作业:必做:1、默写《出师表》第1—5段于作业本上。

2、巩固《出师表》第6-9段原文的背诵,记背课本注释中与第6-9段相关的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意思,加强第6-9段翻译的记背。

选做:默写6-9段。

【板书设计】(说明:按实际情况决定板书的内容。

)24 出师表诸葛亮(板书生字词、或重点字词)(板书解疑要点)第三课时一、导题、板题。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4课《出师表》。

(板书课题、作者)二、学习目标:1、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2、感受诸葛亮形象,体会其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

三、落实学习目标(一)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体会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和“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感受诸葛亮形象。

1、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第一部分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三建议,请问,这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方法指导:可从三条建议之间的条件关系来思考。

自学时间:3分钟参考:“亲贤远侫”是最重要的。

因为“亲贤远小”是前两条建议的思想基础,只有做到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在政务及识才方面才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这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所以说亲贤远侫最重要,是三条建议的核心。

(广开言路应是前提,严明赏罚则是关键)2、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思考回答(1)文章第二部分由之前的劝谏转入对自己生平的叙述,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这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请问: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方法指导:可以从诸葛亮和刘禅两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入手进行分析。

自学时间:5分钟【参考答案】(1)首先是自我表白: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和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如:临危受任,二十一年如一日辛苦奔走,为完成先帝“兴复汉室”的遗愿而出师北伐,都是感念先帝之殊遇,欲报先帝知遇之恩而所为;然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刘禅)”,这就表达了对刘氏父子的忠诚。

】其次是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来激励刘禅,以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草庐”的求贤之举来启发和劝谏刘禅要像他的父亲一样亲近贤臣,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好处:以入情入理的真情表白来打动刘禅,容易取得其信任,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从全文来看,作者在议论中融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均意在达到劝谏的目的。

(2)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四、教师就本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同学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由于刘禅昏弱,诸葛亮在出师伐魏之前,甚感忧虑。

于是上奏表文,劝说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

同时,也体会了贯穿表文中的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报先帝”“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深切感受了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理解了这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形象。

全文叙议结合,又寓情于议,寓情于事,可谓情真理足,言辞恳切,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五、再读课文,表情朗读或背诵课文。

六、当堂训练:必做:背诵课文6-9段。

七、课后作业:必做:1、默写《出师表》第6—9段于作业本上。

2、加强记背《出师表》课文注释文言字词句的意思。

选做:复习第六单元。

八、板书设计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三条建议: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三顾茅庐三件往事: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目的: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相关主题